完善机制++打造品牌+整合资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完善机制打造品牌整合资源武汉大学团委全方位推进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近年来,武汉大学团委围绕学校“创造、创新、创业”育人目标,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共青团组织融入青年、走进青年的切入点,作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突破口,作为各级团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就业创业教育和实践中突出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为促进大学就业创业,武汉大学团委打造旨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启航工程”,创新载体,搭建平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全程服务。“启航工程”整合资源,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积极性,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引创业,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局面。在就业方面保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创业方面涌现了武汉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吴斌等创业标兵。武汉大学团委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一、完善组织机制,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全程服务1、以“启航工程”为项目主体,成立校院班三级服务组织机构2008年,武汉大学整合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整合学校各个机构的力量,打造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大平台“启航工程”,在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校团委、招生就业工作处、统战部等部门联动,组成的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启航工程”领导小组,下设由校内知名教授和知名企业家、社会热心人士组成的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对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工程进行统筹规划和强力推动,形成全校有计划、分步骤、定任务的联动服务机制。在“启航工程”项目组的策划推动下,对07年成立的校团委直接领导的校级学生组织“武汉大学青年发展咨询与服务中心”进行改组,该校级学生组织负责就业创业教育活动的策划、执行和监督,统一协调管理各校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和中心下设的各院系级机构所开展的关于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项工作。在2009年3月底前,将组建各院系创业就业服务组织的联席会,形成全校性的联动机制。高年级班级团支部通过志愿结对的形式组织党员、团干、顺利就业的同学和就业存在困难的同学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在宿舍楼开设就业志愿服务岗,为同学们提供就业信息搜集、整理、发布、咨询等服务。低年级班级团支部在全校范围内实行班级导师和班主任制度,主要通过团会、班级活动等形式开展各内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设计指导等活动,班级导师主要为专业老师,为学生在成长和专业学习上提供指导,班主任为大四优秀学生,辅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各级团学组织在校团委和“青年发展咨询与服务中心”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到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开展了“行走中华.寻访名企”、“湖北省大学生模拟职场挑战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2、分层分类推进就业创业服务,强化学生就业创业全程服务武汉大学团委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通过“启航工程”领导小组的指导和下设委员会的支持,在青年发展咨询与服务中心下设三大学院:对一年级新生,青年发展咨询与服务中心开设“珞珈英才导航学院”,重点开展“新起点、新目标、新发展——三新”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确立人生方向和目标,促使大学生对今后的就业创业早思考、早规划、早准备;在大学生二、三年级的阶段,根据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意愿、发展意向等,构建职业设计导航和就业素质评价体系,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素质训练内容,引导促进大学生在素质拓展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提高就业素质,增强创业能力通过“启航职业发展学院”,以“就业见习计划”为龙头,推动大学生参加岗位见习、实习,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积累求职经验,树立良好的求职心态,为自己赢取时间、赢得主动。在大学生创业方面,青年发展咨询与服务中心开设“启航创业发展学院”,专门负责组织大学生创业专题指导和服务工作。同时,注重结合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的情况和变化中的社会需求,重点做好服务经济困难大学生、女大学生、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就业创业工作,努力实现培养一批、推荐一批、带动一批的工作目标。3、建设“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第二课堂”作为能力素质训练的课外教育课堂,是对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和深化。2008年底,武汉大学团委在“校园文化活动超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超市”等活动项目化模式的基础上,总体策划、组织和推动,协调各方面的教育资源,科学设计并实施武汉大学大学生“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在院系团委、基层团支部运行网上认证系统。根据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分类,以成熟的活动项目为主要课程内容,以定时定点的活动设置对应第一课堂的课程学时,以活动和班级团支部的评议对应第一课堂的考试,以编印选课指南手册、课程介绍展览、团支部记录评议选课情况、网上记录评议情况等方式初步架构“第二课堂”有形化、可考核、可评估的课程体系,争取“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对接,努力把“第二课堂”科学体系全面纳入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第二课堂”的培养和“第一课堂”的对接,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意识,较强的创新精神,较好的创业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从质上提升武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至2009年3月份,学校由团委牵头、教务部等相关部门参与,成立了“第二课堂项目部”,办公室设在团委,统筹全校“第二课堂体系”建设工作,创建的网站拟在09年上学年在全校范围内抽取学院试点实施。二、开展品牌活动,锻炼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实战能力1、社会实践激活武汉大学团委注重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把“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方式、载体与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大学生融入社会的适应性和实践能力。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新农村计划、西部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选调生计划等工作,动员组织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百校千村”行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自2008年初以来,通过深化每年两期的“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推介会”,提供3000个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和昆山、赤壁等政府联合组织了硕博士生暑期实践活动;开展了“行走中华,寻访名企”大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100名志同道合者组成的大型团队拜访考察了87家知名企业,签订30个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校企合作协议,促进企事业单位与学校对接。近年来还建立了一批确实能够提供岗位的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例如学校在武汉、宁波、柳州、赤壁等社会实践基地在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同时,也正逐步成为学生就业创业的孵化平台。2007年1月8日的《中国教育报》头版重点报道了武汉大学团委与武昌区团委合作开展的“社区挂职锻炼”活动。2、大型比赛推动武汉大学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学校,积极推行“创造、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创新实践学分,开设KAB、SYB、“创业学”等多门创业课程。同时,在第二课堂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各种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和创业计划竞赛,已经渗透到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个环节,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在2008年,武汉大学不但夺得了湖北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的挑战杯,而且罗子雄团队获得了“武汉市大学生科技创业挑战赛“亚军,下属公司武汉卓映科技获得政府投资。其中,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湖北省大学生模拟职场精英挑战赛”在2008年的比赛中,邀请到《赢在中国》栏目组成员刘海梅等担任大赛顾问,最终来自全身4个市20多所高校的4000多名学子报名参加比赛,丝宝市场部经理等企业高管走进大赛,担任评委,指导选手。通过比赛提升选手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丝宝、新长江置业地产等优秀企业为选手后期职业发展提供培训经费20余万元,提供实习和工作岗位50个。以商业案例分析为中心内容的康腾案例分析大赛已经成功举办14届,并于2006年办成面向全国大学生的邀请赛,在2008年的比赛中,来自大陆、香港的30多所高校的200多支队伍参加了比赛,通过比赛,提升了选手了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赛选手获得了马应龙药业等上市公司的追捧。3、重点对象培养2007年以来,团委自筹就业创业教育活动经费超近20万元,与中欧国际商学院、南富士管理学院和IPMP国际组织等开展各类培训、辅导活动200余场次,参加学生超过5万人次,在开展培训过程中,重点、免费向贫困生开展。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团委联合学校“妇女研究中心”开展了心理帮扶和就业指导活动。对大部分同学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外,针对少数有市场前景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有干劲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武汉大学团委实施大学生创业导师计划,联系企业家一对一辅导拟创业大学生,组织拟创业大学生到导师所在企业实习。通过“师徒”结对子,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针对当前最流行的“时尚文化”,2009年武汉大学团委将与珞珈创意园合作,对有志于文化创意产业创业的同学进行实质性孵化,注册公司并进行实战运作,免费提供运营场地。通过校内外网站、广播电视和报刊,在学生中积极宣传学校在校学生自主创业典型,包括“全国三好学生标兵”、“挑战杯”金奖得主、珈华公司总经理李华,“挑战杯”金奖得主、武汉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斌等。其中由我校研究生吴斌等人成立的创业公司在省委和学校政策支持下,获得了1000万风险投资,其开发的医用敷料2008年5月成功上市,“汶川地震”期间,公司为灾区捐赠了价值50元的药品。一、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的有形化1、依托各种服务平台,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从2004年起武汉大学团委以“校园文化活动超市”为平台,实施项目化运作机制,固定时间和地点每周举办一期人生规划与职业导航,并定期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就业招聘会和面试辅导等活动,还通过社会实践和文化超市项目化运行模式来落实相关经费,使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有可依托的平台。先后邀请杨元庆、王石、李开复、武克钢等企业家来校参加“创业就业导航月”、“企业家论坛”、“大学生创业高级论坛”等活动。在硬件平台搭建方面,为深化大学生创业孵化行动,武汉大学团委与珞珈创意园共建“武汉大学学生创意创业孵化器”,该孵化器面积达550余平米,可以容纳数十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为同学们的创业项目顺利通过种子期孵化提供为期一到两年的无偿服务。在软件方面,武汉大学团委通过与武汉市工商联共建“大学生创业辅导站”,聘请五类“青年成长导师”,即知名青年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知名学者、杰出校友和在校大学生创业典型定期到校园开展各类创业就业辅导活动,给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小额贷款咨询等。同时武汉大学积极联系媒体,报道创业企业,打造企业品牌。2、以“一站式服务”为目标,重点成立“武汉大学青年互助服务中心”武汉大学团委积极创新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方式方法,提出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按照“一站式服务”工作目标,整合学校共青团组织志愿服务、就业创业服务、社会实践等功能,将工学部大学生活动中心除多功能厅以外的部分建设成为“武汉大学青年互助服务中心”,面向全校大学生或相关学生组织设立就业见习、职业规划、创业孵化、社会实践、爱心仓储、未来二手、志愿服务等咨询服务窗口,分别承担就业见习岗位申请、职业规划参考报告提供、创业环境提供、社会实践组团申请和信息提供、爱心物品的提供与申请、二手物品交易的信息登记、志愿服务岗位申请和志愿者注册等功能,并设立互助服务中心热线,规范中心业务流程,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就业创业提供有形化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既是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一项光荣任务,也是共青团组织大有作为的工作领域。武汉大学团委将继续探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为进一步增强学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率先实现“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探索新的有效途径。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