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植与续写——2005年至2007年度广州市第二中学团委工作总结2005年9月4日,对于广州二中来说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坐落在苏元山下的科学城校区就在这一天开学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何建设好新校区,成为二中人全新的课题。二中人一直在思考和讨论着一个问题:二中精神是什么?这对于拥有75年沧桑历史的广州二中来说,无疑是一个宏大的问题。面对着古树参天,幽趣横生的应元路老校区而言,所有答案仿佛都沉淀在泥土中。在这里工作和读书的师生们,心中都会油然而生出一些关于二中精神的诠释。但当你置身于充满着时代感,由一个巨型的、恢宏的高大建筑群组成的新校区时,二中精神仿佛顷刻被瓦解了,你根本无法根据印象和经验描述所了解的关于二中过去的一切。如何重建认知,回归昔日的熟悉,是关于“如何建设好新校区”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要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移植,抑或续写二中的传统、精神,达到一种新、老校区的人文共融。我们认为,重建认知,离不开校区文化的建设。而团委恰恰就像一个为校园文化默默耕耘的园丁,它主要通过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校产生“归属感”。二中有很多传统的极具特色的活动,比如义卖、“创音”、艺术节等,几乎每个二中学生都对这些活动抱有强烈的期待感和参与热情。这是一种难得的“归属感”,这也是所谓的“二中精神”的微观部分。如何经营好“微观”,是团委工作的重心所在。以上提到的重建认知与文化建设,移植与续写传统,成为了05年以来团委工作的重要前提,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围绕此而展开的。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在艰辛的工作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多项活动也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一、移植与续写传统为基本工作思路,扩大以爱心义卖为代表的二中传统活动的影响,进一步凸显“爱心援助委员会”的特色和优势。1、为爱委会的宣传开辟新路径。顺利出版了一本纪念爱委成立的纪念会刊。纪念会刊的制作、发行、销售完全由学生完成,印刷费从爱委基金专项拨出,整个执行流程极具专业化水平,会刊也因此获得校内外一致的认同与赞扬。2、办好爱心节,鼓励各团支部采用多种创新的形式参与义卖,希望以此提高同学们献爱心的热情,并强有力地促进爱心文化在校园的传播。新校区举行的“拾爱——情牵拾载,心连四海”爱委成立十周年义卖为历年最为盛大的。活动得到了广州主要新闻媒体的关注,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均以第一时间报道活动信息,这对爱委会在广州同业中树立品牌形象带来深远的意义。3、年年募捐善款屡创新高,06年义卖筹得善款超过两万元,07年义卖超过四万元。爱委会基金继续专款专用,财政透明,除了小部分用于爱委会2的建设与爱心文化的推广工作外,全部用于资助有需要帮助的人。从05年到现在,校内外共有20位师生获得资助。4、继续打造一支机制完善、年级分布合理、有实干精神的义工队伍,以此来加强爱委会的根基建设,并积极做好各服务点的联系和义工培训工作,继续为义工服务创造良好的口碑。2007年,爱委会在志愿服务点拓展及志愿者队伍建设上更上一层楼。志愿服务正式命名为“爱的根基计划”,其囊括四个服务项目——绿苗工程、阳光工程、长青工程、“showshow苏元”工程。我们的志愿服务还计划与新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寻求发展的更大机遇。5、继续参加广州市内的各种重要的义工及志愿者组织评比活动,通过社会评价,打响品牌。2007月10月,爱委会参加了团中央志工处对广州志愿服务情况的调研会。在会上,团中央的领导认真地听取了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汇报,并对我们进行了高度地赞扬。这也是对我们工作莫大的关怀于支持!2007年12月,爱委会再次得到来自团市委的肯定与鼓励!爱委会在广州市志愿服务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中荣获了由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发的2006年“雷锋号”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称号。第十届会长郑嘉茵同学更是凭着自己对爱心事业的执着与努力,成为了“广州市十大青年志愿者”,并获广东省志愿服务铜奖(个人)。通过继承良好传统,不断开拓进取,爱委会已经成为一个拥有600多义工的队伍壮大、制度完善、运营规范、荣誉满载的学生团体,它不但是二中的骄傲,而且也是广州市中学生志愿者队伍中的一个典范代表。二、根据自身环境和文化特色,注重活动文化的多层次,兼顾传统与创新、高雅与通俗、团队与个体的关系,组织好团委学生会的大型品牌活动,让更多的青年参加团活动,从中接受教育。从2005年,广州二中科学城校区落成之日起,教导处、团委便以适应二中的跨越式发展为前提,以建设和谐大二中为目标,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发扬二中光荣传统,努力打造了一批精品活动。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拥有了数个的大型品牌活动。品牌活动一览表:月份活动一月(寒假期间)干部培训二月(元宵节)元宵焰火晚会三月——四月科技文化节三月(中下旬)1、晨曦文学社社庆32、宿舍文化节五月社团文化展演三月——五月高一篮球比赛,高二羽毛球比赛六月万米接力跑七月(暑假期间)学生交流团赴外游学八月高一新生军训九月1、高一拔河比赛2、高二学农十月(中秋节)“红白篮”卡拉OK大赛十月(中旬)校田径游泳运动会十一月1、高三成人宣誓、献血2、足球比赛3、赴清远扶贫十一月(第三个周末)校庆纪念活动十二月1、爱心义卖2、创作人音乐会3、校艺术节初赛、决赛汇演其中,极富二中新校区特色的活动有:1、文娱部每年都在举办的创作人音乐会。音乐会鼓励同学们创作健康、清新、淳朴的音乐。活动跨度长达两个多月,从筹备、包装、宣传、报名、筛选到最后的决赛工作,都充分显现了二中学子的音乐才华。学生们还用高清摄像机为活动作全程记录,制作成DVD在校内义卖,受到同学们的追捧,为活动“影像化”提供了成功的借鉴,值得推广。2、体育部组织了多场大型比赛。形式多样,参与性强,包括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排球比赛等。充分利用新校区广阔的活动场地,鼓励同学们锻炼身体,发扬文明竞赛的精神。并积极创设新的竞赛方式,成功举办“万米跑接力”活动。注重比赛的反馈,如即时球评的推出就大受欢迎。3、宿委会组织多届宿舍文化节,其形式的新鲜,内容的别致,吸引了不少眼球。本届文化节主要由“真人漫画”、“人体飞行棋”、“宿舍室内设计”等几项比赛组成,参与面广,趣味性强。特别要提到的是,“宿舍室内设计”大赛尤其能发挥学生的大胆想象,锻练其充分运用资源的能力,把设计进行到底!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未来需要育人”的学校办学理念,抓好社团建设,鼓励其多元化发展。近三年来,我们成立了10多个社团,包括艺术团、文学社、心翼社、街舞社、动漫社、跆拳道社等。其中艺术团获2007年广州中学艺术展演一4等奖,街舞社在12月举行的2006年广州市中学生健康舞蹈大赛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佳绩。心翼社作为一个富有特色的心理社团,在多次上级部门对学校心理工作的检查中,屡获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团委与语文科合作组织的广州二中文学社。在短短的几年里,我们把团委宣传阵地团刊——《摘星》与已有二十四年的晨曦文学社,进行资源重新整合,两社合并为“广州市第二中学文学社”,发行刊物两本,上学期为《摘星》,下学期为《晨曦》。《摘星》侧重于宣传团委活动,《晨曦》侧重于文学创作。在这两个学年里,经过两届社员的努力,文学社硕果累累。在2007年6月被广东省作家协会校园创作委员会评为“广州市十佳文学社”的称号。首任文学社社长麦静以《呼吸于字里行间》荣获广东省南国书香节读书征文比赛二等奖、广州市中学生读书节征文比赛一等奖;其他的文学社干事同样优秀——李千蔚同学荣获广州市科技节征文比赛一等奖;周密获广州市地理征文一等奖……如今,新的刊物又在策划之中。文学社的成功无疑成为我校社团建设的主要亮点,在刊物的编辑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协作性。四、团委主要获奖情况。2005学年2004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2004年度广州市教育局系统先进团委广州市第二中学团委2004年度广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团干欧阳芬老师2004年度广州市教育局系统团队突出贡献奖2005年度“五四”校园文化月局属学校校园特色文化活动VCD评比一等奖广州市第二中学团委2005年度“五四”校园文化月局属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成果巡展评比二等奖2005年度“五四”校园文化月局校园文艺节目评比三等奖“智力才艺百分百”知识竞赛(局属学校普通高中组)第一名广州市第二中学“雷锋号”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广州市第二中学团委爱心援助委员会52006学年2006年度广州市教育局系统先进团委广州市第二中学团委2006年度广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团干梁粱老师2006年度“五四”校园文化月局校园文艺节目评比三等奖广州市第二中学团委2006年广州市第二届优秀义工奖崔晓雯同学(高三)广州市亚运校园宣传画比赛组织奖广州市第二中学团委广州市“亚运有我,我为亚运”征文比赛组织奖广州市第二中学团委广州市十佳文学社广州二中文学社广州市中小学生书信节高中组二等奖楼韵诗同学(高一)广东省南国书香节读书征文比赛二等奖麦静同学(高二)广州市中学生读书节征文比赛一等奖广州市中学生健康舞蹈大赛第二名街舞社广东省中学生奇思妙想大赛一等奖广州市第二中学粤港澳普通话大赛广东赛区五强,入围最后决赛李崧同学(高一)2007学年2006年“雷锋号”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称号爱心援助委员会2006年广州市十大青年志愿者郑嘉茵同学(高三)2006年广东省志愿服务铜奖(个人)。2006年“雷锋式”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称号赖珊玲同学(高三)2006年“雷锋式”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称号郑毅同学(高三)广东省中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麦静同学(高三)“我是亚运小主人”征文比赛一二等奖(共三人)广州二中文学社广东省中小学生书信节高中组二等奖楼韵诗同学(高一)广州市中学生艺术团展演一等奖校艺术团三星智力快车月赛冠军、全国赛入围谭樊马克同学(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