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一、宏观分析2015年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宏观经济继续面临下行压力,风险有增加与蔓延态势。把握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动态平衡,实现7%的GDP增长目标,既十分重要又面临挑战。房地产是中国宏观经济与社会民生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处在下行的周期中,同时面临着去库存、去泡沫与防风险、防崩盘的任务。通过及时的战略调整、相机的制度创新与适宜的政策操作,确保房地产积极调整和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是中央决策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房地产市场基本面仍处亢奋后的疲弱期,开始于2014年初的本次房地产市场调整,是长、中和短三个周期重合的调整。这使本轮调整的时间更长、程度更深,也导致调整后的房地产市场未来的状况及预期将发生重要变化。具体情况分析如下。悲观预期将对量价产生收缩性影响。随着住房告别短缺时代、不动产登记条例实施、房产税征收试点以及反腐力度的加大,2015年的房地产市场将延续谨慎和悲观的预期,对房地产投资产生负面影响。货币政策对量价的积极影响将打折。在松紧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下,金融当局也将对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实施宽松的窗口指导,土地开发融资、住房抵押贷款和开发融资将有所改善。但受到整体预期的影响,金融机构资金供应会持续谨慎,住房抵押贷款的优惠有限,开发放贷标准宽松有限。供给方失去了涨价的主导权。尽管开发企业掌握着房地产定价权,但在买方市场下难以有所作为。第一,新增住房库存过多。商品住房施工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已从2001年的2.9上升到2014年的4.2。35个大中城市多数去库存化周期仍在警戒线的15个月以上,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去库存周期时间更长。第二,存量住房空置严重。2013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3平方米,城镇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占总家庭之比达到21%,二手房市场供给将激增。第三,多数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压力。尤其中小房企不会因货币政策调整,而减弱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总体上,以价换量仍是多数房企的销售策略,资金松紧影响着开发商的定价起伏。需求方失去狂购的潜能与热情。买方市场下,需求者决定房地产销售量,但是,第一,刚性需求有恢复增长的潜力。2015年的城市婚龄人口和农村转移人口是稳定的需求因素,但经济下行将使收入增长放缓,保障房供给及棚户区改造将减少和分流部分需求。受预期影响,刚性需求存在部分提前或推迟释放的不确定性,2015年预计在8亿—10亿平方米之间。第二,投资与投机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不大。首先,即便有积极的金融和税收政策,中等收入家庭群体前期透支严重,加上预期影响,改善性投资需求增长有限。其次,一些国家的经济与住房市场复苏,导致部分资本及房地产投资向海外转移。再次,金融改革、资本市场的扩容、股市复苏,将导致游资向股市转移。在市场分化的背景下,一、二线及部分三线城市仍有一些投资机会,包括周边区域投资人口及全国投资人口的投资需求释放。2015年异地刚性需求预计在2亿—3亿平方米之间。房地产市场将呈震荡性调整和多层次分化,201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将使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震荡性调整和多层次分化。从供给面看,商品房价格总体月度环比微升而同比微降。为加快资金周转或者减少亏损避免破产,多数开发商将继续实施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与2014年相比较,销售价格整体将略微下降。从需求面看,商品房销售量总体小幅增长。刚性需求将同比增加,异地购房的投资需求将部分释放。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估计在10万平方米左右,与2014年相比,销售将略上升3%左右。从时间上看,商品房量价将呈现降中趋稳的态势。2015年,随着间歇性刺激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将产生阵阵涟漪,每次政策出台都将有一些短暂和轻微的反弹,但政策作用有限,市场随后将继续转入下行态势。总体看,上半年将震荡回落,下半年将盘整反复。分城市来看,商品房市场将呈现多层分化的趋势。首先,一线城市总体有望复苏。其前期库存较少,2014年调整较大,潜在需求旺盛。2015年上半年实现环比增长,下半年可以实现同比增长。其次,二、三线城市总体分化明显。2015年,少部分城市呈现回升,大部分城市还需一年以上的调整(预计至2016年下半年)。再次,四线及以下城市总体空置与库存多,需求潜力小,需要调整的时间长。2015年将继续去库存,量价均处在下降状态。四线及以下城市具体分为三种情况:(1)小部分人口增量大、产业发展好的城市,将出现量价齐升;(2)大部分中等城市,将至2016年甚至2017年才能调整完成;(3)部分人口规模小且绝对外流的城市,房地产将长期处在疲弱或衰退状态。从风险来看,局部地区房地产问题将集中暴露。由于结构性、区域性严重供给过剩得不到消化,部分大型房企和绝大多数中小房企资金短缺加剧。即便货币政策有所宽松,中小房企资金也难改观。2015年,将有相当数量的房企被兼并重组或破产倒闭,从而导致楼盘停工和烂尾、民工下岗、工资拖欠、交房违约和债务违约。中小房企的资金多来自民间借贷包括高利贷,区域金融风险有可能扩展和蔓延。房地产市场轻微变化会通过多个渠道汇总,对宏观经济的增长、就业和税收与物价等产生重大影响,值得高度关注。其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综合性。根据投入产出分析诸多经验的结论,假定:中国房地产投资对总产出的拉动系数为2.5,中国房地产服务业对总产出的拉动系数为1.5。二、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预测分析近日,著名证券研究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率先发布了对2016年及以后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报告。报告对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销售价格、销售量均进行了预测,认为: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整体较为平淡,分化的走势还将继续;改善型住房和存量房交易将成为市场争夺的主要对象。以下为报告主要观点。一、二线城市:预计销量将持平,而销售均价将上涨10%。我们预计,2016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销售均价将上涨10%,而销量将持平,主要由于:1)供应有限将推升销售均价,同时导致销量受限;2)货币政策宽松将抵消宏观经济放缓的负面影响,刺激销售均价和销量;3)土地成本较高的新增供应入市将结构性推升销售均价。1、库存水平下降和新增供应减少会推升销售均价,同时限制销量的增长空间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库存去化周期已经分别下降50%和25%至7个月和13个月,分别处于偏低和健康水平。随着新增供应下降,未来库存去化周期很可能会进一步缩短,考虑到1)2014年土地购置面积下降27%,今年前9个月继续下滑5%。我们认为,库存水平的下降将支撑销售均价向上,而总可售资源的减少将令销量受限。2、货币政策的显著宽松将抵消宏观经济放缓的影响,刺激销售均价上涨,并支持销量本轮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的力度前所未见(不到12个月的时间累计降息165个基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300个基点)。我们预计,未来货币政策还将进一步放松(预计2016年降息25个基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600个基点),从而支持一二线城市的销售均价持续上涨。虽然宏观经济放缓可能降低需求,但在一二线城市流动性效应将抵消该影响而有余。因此,我们认为一二线城市销量的下降空间有限。3、土地成本较高的新增供应入市将推高销售均价2013年以来,一、二线城市的平均土地成本已经大幅上升。我们预计,新项目普遍会瞄准高端市场,制定较高的价格以弥补土地成本的大幅上升,从而推动销售均价结构性上涨。(1)三四线城市:去库存阶段将拖累销量和销售均价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高库存和弱需求,尤其当前宏观经济低迷,我们预计2016年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量将下降10%,销售均价将下跌5%。(2)哪些城市有可能表现更好?2016年,深圳、苏州、南京、合肥、南昌、杭州、上海、北京和广州最有可能表现更好。我们预计,到2015年底29个样本城市的库存去化后期平均将同比下降30%,而上面提到的九个城市的总可售资源大多将会减少(除深圳将增加4%以外),我们认为这些城市将供不应求,最可能有突出表现。(3)中期前景不悲观,但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化将加剧虽然2016年新房市场整体很可能将不温不火,但我们对中期前景并不悲观。根据我们的估计,从现在到2020年销售面积应该会维持在每年10亿平方米左右。五大都市区和高铁沿线中心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将受益于产业升级和人口流入,继续有优于其他城市的表现。我们筛选出20个城市,包括14个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杭州、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厦门、郑州、武汉和长沙)和6个卫星城市(东莞、佛山、惠州、苏州、保定和廊坊)。(4)从现在到2020年真实房地产需求将维持在每年10亿平方米左右白银时代将持续到2020年。最近十年新建住房占比是住房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较新住房的占比通常达到40%-50%,之后逐渐下降。我们预计,最近十年新建住房占比将从2010年底的43%下降至2020年底的29%。根据国际经验,虽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但我们正处于需求稳定的白银时代。(5)看好五大都市区的20个城市随着人口不断聚集,中国正在形成五大都市区。我们认为,这五大都市区的中心城市和部分充满活力的卫星城市最有可能跑赢白银时代整体稳定的房地产市场。预计五大都市区的需求保持稳健我们看好中国高铁沿线的中心城市。中国的高铁网络极大地缩短了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或称为“经济距离”),因此位于高铁干线交叉点的城市将有可能成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其房地产市场也将具备坚实的基础,有望表现得比其他城市更好。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起来的各大都市区初具规模。位于中心城市周围的二三线城市有望承接产业转移,拥有巨大的潜力,无论城市建设规模还是人口增长都将相当可观。我们预计,到2040年,五大都市区的人口将较2010年增加70%,至4.6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6)看好的城市——中心城市及其卫星城市中心城市的情况比其他一二线城市要好。从长期来看,由于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推动了经济的升级和人口的流入,为房地产需求和价格提供了持续的支持,中心城市的房地产需求通常比较稳健。我们此处所指的中心城市位于高铁网络的连接点上,并且是大都市区的经济中心,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杭州、南京、深圳、广州、成都、重庆、厦门、郑州、武汉和长沙。大都市区的三线城市较普遍低迷的三四线市场更看好。2009年至2014年,传统大都市区(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三线人口流入最为强劲。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市人口流入较强。各大都市区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均是该地区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在珠三角地区,东莞和惠州是深圳的后院,而佛山与广州几乎连为一体。苏州靠近上海,而廊坊和保定毗邻北京。长期来看,人口流入和中心城市溢出的经济活动将为这些卫星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在三线城市中,我们看好作为卫星城市的东莞、佛山、惠州、苏州、保定和廊坊。(7)改善性住房需求份额持续增加2016年,一、二线城市的改善型住房需求有望占主导地位。首先,现有的住房普遍户型较小(平均面积80平米,三居或以上的户型占比不到40%),20%左右的住房质量很差。加上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我们预计,2016年一、二线城市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表现强劲。约有45%的住房存量是1999年以前建造的,当时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商业化,这些住房的居住者很有可能还从未购买过住房,因此将有更强的动力去改善居住条件。此外,已拥有一套住房的改善型购房者的住房负担能力要比首次购房者高得多。其次,与改善型住房需求相比,其他的两类住房需求(首次置业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正趋于弱势。结婚首次购房的人数正在小幅下降。首次购房者的一大群体是正要或刚刚结婚的年轻夫妇。随着美男新婚夫妇数量增速持续放缓,结婚购房的高峰期将会过去。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