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79531159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金融学ECONOMICSOFMONEYANDFINANCE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总目录•第一篇范畴•第二篇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第三篇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四篇宏观均衡•第五篇金融监管•第六篇专论——几个金融理论问题金融学第一篇范畴第一篇目录•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二章信用•第三章金融•第四章利息和利率•第五章外汇与汇率第一篇范畴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章目录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第二节货币的起源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第四节货币的职能第五节货币的界说第六节货币制度第七节国际货币体系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第一章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Money与Currency的异同——•2.现代市场经济中,极难找出与货币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和地方。第一章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货币流通•个人有货币收支,经营单位有货币收支,财政、机关、团体有货币收支,金融机构有货币收支,有对内的货币收支,有对外的货币收支。这些货币收支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现实的货币收支。•这些收支紧密连结在一起,此收彼支,此支彼收,由此及彼,连绵不断。•这个连绵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流,称之为货币流通。第一章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一切外国的货币都是“外汇”(foreignexchange,exchange)。––对于外国人来说,人民币RMB是他们国家的“外汇”。第一章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货币的权势•1.为什么“钱能通神”?•只要货币存在,货币的权势就是客观必然!•2.道德的、法律的约束,会把货币的权势约束在社会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但约束并不可能使之消除;必然存在的只能是约束与反约束的持续较量。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二节货币的起源第一章第二节货币的起源古往今来对货币起源的论证•1.主流观点:肯定物品交易的发展,导致货币的出现。•也多有人强调,货币是由睿智的统治者制定的。但这样的论点也并不否定交换发展的背景。•2.物物交易为什么必然演进到通过货币的交易?对此,有种种论证:第一章第二节货币的起源古往今来对货币起源的论证•3.在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对货币问题作了系统的理论阐明。•基础理论:劳动价值学说;•具体推导: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货币形式第一章第二节货币的起源古往今来对货币起源的论证•4.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从交易社会成本角度的论证:出发点不是物物交易的困难,而是交易成本高的必然趋向交易成本低的规律。•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交易中的交易价格数量或者交易网点(设n指商品数量):Cn2:n第一章第二节货币的起源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离开货币•1.一切企图取消货币的行为,都在碰得头破血流之后而被迫放弃。•2.20世纪,以扬弃商品、市场为目标的计划经济,实际上也把取消货币的任务推至“遥远”的将来!第一章第二节货币的起源货币范畴是不是永恒的存在?•有生就有死。•货币有“生”——它并非古已有之;那是否就可认定:它必将有“死”——消亡?•这个问题涉及基本的货币理论,可以思考,但无需急于予以回答——这需要足够的理论准备。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第一章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形态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第一章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1.种种实物货币——货币最古老的形态:•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古书有“夏后以玄贝”的说法,考古屡有证实。•世界其他地区也多有使用贝的。荷马史诗中,经常用牛标示物品的价值;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中国吐蕃地区用盐块作货币。第一章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作为货币的商品要求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二是易于分割;三是易于保存;四是便于携带。•2.金属货币•最初是以块状金属流通的——很不方便•金属铸币流通了几千年,直到上世纪中,在世界上才基本成为货币的历史形态。•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所谓国家的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第一章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中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铜铸币——刀布、五铢、开元通宝第一章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中国的银元外国的银元第一章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称量货币:中国的元宝。••劣币驱逐良币律:•西汉贾谊:“奸钱日繁,正钱日亡”,从而“法钱不立”。第一章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3.用纸做的货币:•⑴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一章三节有说明);•⑵国库发行的纸币;•⑶两者之间的区分。•⑷始于南宋的大规模纸币流通——世界最早。第一章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历史上的货币形态•始于南宋的大规模纸币流通——世界最早。第一章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当代货币的种种形态1.不兑现的银行券及硬辅币。2.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定期存款。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第一章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外汇存在的种种形态•1.比较确切地说,外汇不仅是指外国的货币(外国的钞票和硬币,外币的存款),而且还包括:⑴用外币标示的有价证券;⑵限定用于国际支付的本国货币……•2.更精确的定义见于IMF和各国有关外汇法规的释义,属专业从业人员需掌握的知识。第一章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电子计算机与无现金社会首先,电子计算机运用于银行的业务经营,使很多种类的银行卡取代现钞和支票。是否它们终将取代现金,并出现无现金的社会?同时,由于互联网迅速覆盖全世界,是否有可能使得处于电磁信号形态上的货币成为货币的主要形态?这样的趋势将使货币本身乃至市场经济的运作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一章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思考这一问题,有两点提示;或许应该说,思考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忽视这两点。–1.效率;–2.节约(社会费用,交易成本……)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四节货币的职能第一章第四节货币的职能最基本的职能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3.作为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第一章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1.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对象多种多样,但都有价格。•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人们无不承认交易对象都有价值,但什么是价值,则有种种理论解释;而对价格如何表现价值,也即价格形成的规律,同样有种种理论解释。第一章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3.价值、价格,这是经济学里面的一大门学问。就本教程来说,是以经济学课程已有的讨论作为给定的前提;本教程所关注的,只是货币度量价格的种种有关问题第一章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货币单位–1.任何价格,都是货币单位的倍数;没有货币单位,谈不上货币的度量。–2.抽象想来,度量单位越稳定越理想;但能够保持稳定的,相对说来,只是货币单位的名称;而货币的“值”,不论人们做出怎样的努力,自古及今,却总是不停地波动。第一章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货币单位的“名”–1.世界上林林总总的货币名称:–一般规律:(国名)+(货币单位名)–2.中国货币的特殊叫法:“法”币;“人民”币。–3.货币单位的名称大多与衡制的单位名称有渊源关系,如中国的“两”,英国的“镑”。第一章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货币单位的“值”–1.金属铸币时的“值”“重如其文”;文重分离——“七钱二”;英镑(重1镑的金=金币46.725镑——1816)–2.没有金流通的“金平价”:US$1=0.888671g——1934–3.黄金非货币化之后的货币“值”:a.购买力;b.汇率第一章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货币购买力–1.货币购买力基本是指对商品、服务的“购买力”。–2.货币购买力与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互为倒数。–3.“货币购买力”这个词的不同用法。关于货币购买力高低的波动,是本教程的核心问题之一第一章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二、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这两者构成货币的核心第一章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二、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手段——支付手段•经济生活中对货币的需求首先就是指对正在流通着的货币的需求:•MD=PQ/V•货币流通速度V,实际是一个比值:PQ:MD第一章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三、保存价值的手段•1.积累和保存价值,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必然要求;货币是实现要求的必然手段之一。•2.保存价值的贵金属形态;保存价值的现代货币形态。它们的异同•3.积累和保存价值必须以现实的货币进行,用于这方面的货币构成货币需求的另一部分。•4.但它们是不流通的货币。第一章第四节货币的职能四、世界货币职能•在国与国之间充当一般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富的手段•金属货币制度下,铸币以脱去“本国制服”而以贵金属本身的价值发挥作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职能的发挥以身着国别的制服——“硬货币”为必要条件第一章第四节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图示•赋予价格形态观念的货币•货币用于购买支付流通•现实的货币•用于积累保存不流通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五节货币的界说第一章第五节货币的界说任何界说,都不可能是绝对全面的•任何概念、范畴的界说,都不可能是惟一的、绝对全面的;从而不可能彻底地“排他”。•对于像货币这样的经济范畴,如果不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深度来认识其性质,那不可能对之有多少全面的、基本的理解第一章第五节货币的界说什么是货币?•1.从职能视角的货币界说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2.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世界中排他性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在现代货币形势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不是某种商品,而是某种等价“形态”第一章第五节货币的界说什么是货币?•3.货币与流动性“流动性”多被当成货币的同义语。从作为购买、支付手段的界说,一般等价物的界说,均可逻辑地引申出此判断。•4.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这是从货币在“看不见的手”或我们习惯说的“价值规律”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所给出的界说。第一章第五节货币的界说什么是货币?•5.货币与财富货币就是财富,而且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即财富界说的典型代表;将二者完全等同或把部分夸大为整体并且变成“唯一的”,是荒谬的。•6.货币与法即把法作为货币界说、货币定义的决定性的要素;把法视为货币本质的要素是只看到其表象第一章第五节货币的界说什么是货币?•7.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通过对货币的控制实现对整个经济进程的干预和调节,便有货币统计问题。通常从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角度出发来确定界限。M1、M2、M3,……系列•M1=现金(cash)+支票存款(demanddeposit可转账存款,又称活期存款)=C+Dd——狭义货币(基本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支付能力,能对商品市场造成直接压力)•M2=M1+储蓄存款(savingdeposit)+定期存款(timedeposit)=M1+Ds+Dt——广义货币(储蓄存款不可开支票,不能作为支付手段,但可随时提取,所以构成潜在购买力)•M3=M2+Dn(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non-bankdeposit)•M4=M3+L(银行与其他金融中介机构以外的短期流动资产)第一章第五节货币的界说什么是货币?•8.生产关系的体现货币是商品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这对于指导我们认识货币有着最为本质的意义•货币是商品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货币的存在、货币的特征、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作用、对货币的偶像崇拜等等,总之,所有货币之谜,均可由商品经济这个根子得到解释。•商品经济的根本原则是等价原则:在这条原则的基础上,货币具备转化为任何商品的能力。国家必须保护货币的这个根本特性。不过,由于某种需要,如反“洗钱”、反毒品交易、反国际恐怖主义等,国家也应作必要的限制。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六节货币制度第一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