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植果树覆盖地膜效果佳新栽果树实行地膜覆盖,并在部分地块设置对照(常规栽植,不盖地膜)。据试验,盖地膜比不盖地膜的成活率提高6个百分点,平均每株树上30厘米以上的新梢数量多1.2枝,秋后平均干径增粗0.2厘米。而每株盖地膜1平方米,费用不足0.1元。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定植后,浇透水,待水渗下后,盖一层细土,并将以树苗为中心的1平方米地表整平(中心可略低一点儿,以使雨水或人工浇的水能渗漏下去);随后定干,将树苗根据技术要求剪留60~70厘米;把农用地膜裁成1米见方大小,中间用手指或树棍戳一个手指粗的洞,从树苗顶部套下来,平展在地表,四周用土压好,中间可适当压几个小土块,以减轻刮风时地膜的抖动。如果株距较小,或计划在株间地膜中栽种瓜类等间作物,也可以顺行通长盖膜。方法是,果树栽后,整理地表,统一定干,将卷好的地膜从树行的一头开始铺放,遇到树苗,则在地膜的相应位置戳一个洞,将树苗小心地从洞中伸出,再将地膜平展在地表,铺一段距离后,用土将地膜两边压好,中间也适当压一些小土块。定植时浇透水后,春季一般不需补水。如果根际干旱,可以从地膜上浇水,使水从树干处的洞漏下去;或从地膜两侧开沟浇灌。(潘继兰)采取栽植后地膜覆盖,由于保墒增温,使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95%,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今年,龙江县果树经济林栽植面积为5000亩,为确保今年果树造林一次成活,他们在荒山荒坡营造果树经济林上,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济心河乡今春已经营造的3000亩果树经济林全部采取了地膜覆盖,不仅控制了土壤水份蒸发,提高了土壤温度,保持了湿度,而且增加了有效积温,促进了苗木生长,确保了造林成活率,同时还防止了杂草丛生,节省了对新植林的抚育,大大降低了造林投入。据测算,每棵树一块地膜仅0.1元,新植林仅造林时浇一遍水,以后不用再浇水。而土壤裸露的林地,后期要补水3次以上,每次一棵树浇水费为0.5元,3次浇水,一棵树投入就达1.5元。0.1元的地膜费和1.5元的后期浇水费相比,投入大大减少,节约了造林资金。果树抗旱栽培技术一、因地制宜选种在气候干旱区域或无灌溉条件的地块,选择深根性且抗旱能力较强的果树,如杏、梨、柿、枣等,如果能选对品种,也会有高效益。二、改善果树立地土壤条件粘重的土壤,雨水不易渗入,特别是坡地,雨水径流而去。粘土掺粉煤灰、沙、有机质等使其疏松,不仅有利于雨水下渗,还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条件,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根系生长及对养分的吸收。有机质应施入地面以下一米左右,诱导更多的根系深扎,吸收深层水分,有利果树抗旱。一些新的土壤调理松土剂也可疏松土壤表层一尺多,应用效果也很好。另外,还可以在树盘上挖几个直径17厘米左右、67厘米左右深的洞,用草拌土填塞,也会渗入大量水。三、地面覆盖对栽植在坡地上的果树,雨季刨树盘(直径大于2米)表土,雨后或灌水后,树盘盖土保墒。树盘覆盖草、树叶,并用土压盖防风吹跑,不但保水效果好,还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随着水电费的上涨,果园的灌水费用也在增加,浇一次水费用就在百元左右。如果果园地面进行全膜覆盖,或留着人行道不覆,或全园覆膜其上垫土成为人行道,可减少一次浇水。注意覆膜的地面不要十分平整,要留有坑穴,薄膜火烧小孔,可使雨水渗入。覆膜选择黑色,还可以杀灭杂草,省去几十元的除草费用。四、收集雨水在坡地上开挖鱼鳞坑(水簸箕)壕沟、反坡梯田等都是很好的保水措施,特别是荒坡地栽培的柿、杏、梨、枣等果树,修建水平树盘,在其上修喇叭口土埂,以收集上坡雨水,可提高果树产量和质量。在坡地路边,地坎下方或壕沟、梯田两端等挖土窖,内衬塑料袋,雨水流入塑料袋,不渗漏、不蒸发,天旱时灌树和供喷农药、叶面肥用水,这种“软”水窖造价低、易操作,值得推广。为根系提供足够的水分,近几年试行的树酯类保水剂,在新栽树或幼树期施于根系附近,在根际土壤缺少水分时,逐渐供给果树根系。一两千年前,在干旱地区,古人用瓦罐装水,埋在果树根系附近,可保证栽植树木成活率。现时,也可收集废弃饮料瓶装水,栽树时,将一条根系插入瓶内,较长期为果树提供水分,使其度过夏季,也可大大提高果树成活率。五、减少枝干水分蒸发新栽无杈幼树,套塑料袋可减少水分蒸发。树叶落后,在干旱、风多的地方,枝干喷几次羧甲荃纤维素(刷墙涂料常用)几百倍液,可有效减少枝干水分蒸发。喷较浓的石灰水、石硫合剂也有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秦州区林业局康爱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