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具体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导语:苏轼在他的绝命诗中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飘泊一生。乌台诗案是一场政治迫害,他被贬黄州。从政治上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生命的低谷;从文学创作来看,黄州是他的“洞天福地”、生命的巅峰。余秋雨说:“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可能射向天际。”在黄州,留下了他的旷世之作,最富盛名的是“赤壁三咏”——二赋加一词。除此还有一首谪居黄州时所作之词不能不提——《定风波》定风波苏轼定风波写作背景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沙湖:在黄冈东三十里处。狼狈:进退都感觉困难。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时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已第三年。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词来,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被贬黄州后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乌台诗案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激进的变法主张,自请外任,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职。1079年(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以苏轼在诗文中讥讽时政,毁谤朝廷的罪名逮捕了苏轼,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含冤103天后终被赦,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与黄州•苏轼贬居黄州四年有余,虽遭宦途风雨,但他能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脱出来。这段时期,苏东坡作词约五十首。苏东坡与黄州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余秋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道中遇雨,同行狼狈,雨点穿林,打叶有声,可见雨势不小。•但苏东坡是怎样的神态?•朗读时该注意什么?吟啸:吟咏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心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问: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写的?明确:雨骤风狂。2.“吟啸”且“徐行”表现坦然自在、从容不迫的心境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不同凡响的惊人之笔!从字面上看,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怕什么呢?我的一生就是顶笠披蓑,在烟雨中穿行的,对此,我早习以为常了。面对人生风雨,不如任其自然,泰然处之。”“谁怕?”反问,语速短促,坚定。后句要读出苏公饱经风雨,但超然达观的气度和胸襟。语气高昂,情态自然,精神乐观。请从“以小见大”的角度来赏析“一蓑烟雨任平生”。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表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并且由眼前的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不畏坎坷、淡泊超然的情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真义——退隐江湖!上片写途中遇雨时的情景,穿林打叶,风雨来袭,何等声势!但从沙湖道上现身的词人,却“竹杖芒鞋”、吟啸而来,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表现着闲庭信步的潇洒。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莫听”“何妨”的映衬,显得气度从容。上片总结“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料峭春风:带几分寒意的春风。“斜照相迎”:透露着喜悦的情绪。自然风雨人生风雨宦途风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句中的“风雨”有何深意?“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萧瑟处:指遇雨的处所。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忧乐两忘、乐观豁达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明确:是一个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定风波》一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这个特定时期的自我画像。这个在风雨中处变不惊、“吟啸徐行”的形象,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处困境而安之若素,把失意置之度外的精神面貌和阔大心胸。苏轼是如何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的?这场沙湖春雨给了他怎样的启发?明确:风也好,雨也好;阴也好,晴也好;沉也好,浮也好,人生看得几清明。•苏公以豁达乐观、平静的气度,视风雨为无物,阴晴如一;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正可一并泯灭。小结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归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达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艺术手法1、若即若离,隐喻寄托2、以小见大,言外无穷3、运用象征手法:用自然界的风雨象征政治风雨从这首词中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1.阳光总在风雨后,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打击只会让我们坚强!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5.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6.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曲笔”写“胸臆”•对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清代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中有以“曲笔”写“胸臆”的评语,你如何理解这个评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曲笔”-----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定风波》写“三月七日”沙湖遇雨,这并不是东坡本意。“曲笔”写“胸臆”有什么好处?•途中遇雨,借题发挥,巧妙地把自然界的风雨和政治变化中的风风雨雨联系起来,把沉挚深永的人生哲理寄寓生活常事,起笔随意,结句高妙,引人深思,大大增强了词的韵味。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