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抄书(自动保存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章道路1011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P11、城镇道路按地位分:快速、主干、次干、支路;城镇道路按作用分:全市性、区域性、环路、放射路、过境路2、路面按结构强度分:高级路面(快、主,公)、次高级路面(次、支);力学特性分:刚性路面(破坏取决极限弯拉强度)、柔性路面(弯沉变形大、抗弯强度小,破坏取决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3、路面年限:水泥混凝土30年;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天然石材15年;沥青灌入式10年;沥青表面处置8年1012沥青路面结构特点P21、城镇沥青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路基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2、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因而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材料回弹模量要求:路面面层、基层(0.3),土路基(0.08-0.4)。3、路基、路面材料的选择考虑因素:使用要求、受力状况、路基承载能力、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路基、路面结构类型和厚度考虑因素:与交通量相适应。4、基层的结构类型:1、柔性基层(级配砂砾、级配砾石);2、半刚性基层(铺设面层需考虑反射裂缝,方法:1加厚面层、2采取其他措施【铺设土工织物等】)5、路基分类:土方、石方、特殊土路基。路基断面:路基、路堑、半填半挖6、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含有机质的细粒土,不适做路基填料。如条件限制必须采用,应掺加石灰、水泥等结合料加以改善。7、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的顶面标高。如设计标高受限制,应选用粗粒土、低剂量的石灰、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还应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等措施。8、岩石、填石路基顶面铺设整平层厚度100-150mm。9、基层是沥青路面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至路基。10、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11、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黏土质砂、级配不良砂(承受特种、重交通)、细粒土(中等交通)、,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材料选择: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二灰稳定粒料。12、半刚性基层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石灰稳定粒料、水泥稳定粒料、二灰稳定砂砾、二灰钢渣稳定粒料)粉煤灰、钢渣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13、柔性基层:级配砂砾、级配砾石基层,用于城市次干路及支路。天然砂砾要求:1质地坚硬2含泥量不大于砂质量的10%;3砾石颗粒中细长扁平颗粒的含量20%。级配砾石最大粒径:底基层(53mm),基层(37.5mm)14、高级沥青路面面层划分:磨耗层、上面层、下面层;或者上、中、下面层。按面层类型分:(1)热拌沥青混合料(HMA):SMA、OGFC;(2)冷拌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支路及以下道路表面层,以及各种沥青路面的基层、连接层、整平层。冷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坑槽冷补。(3)稳拌沥青混合料:拌制过程添加了合成沸石,拌合温度要求120-130℃,适用范围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4)沥青贯入式面层:可用次支路及以下道路表面层,厚度依据碎石粒径,不宜超过100mm。(5)沥青表面处治面层作用:防水、防滑、磨耗、改善碎砾石路面,集料最大粒径应和处置厚度相匹配?15、路基:道路的支撑结构,应稳定、结实、均匀,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变形。路基性能指标:整体稳定性、变形量控制。(整、变)16、基层性能指标:满足结构强度、扩散荷载、水稳定性、抗冻性、不透水性。(强、扩、水、冻、水)17、沥青路面面层使用指标:承、平、温、滑、水、声。承载能力:足够的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能力。温度稳定性:较低的稳度、湿度敏感性;降噪排水路面的面层结构组合:上面层(磨耗层)OGFC,中面层、下面层密级配沥青混合料。1013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P51、在温度、湿度不良的环境下,水泥混凝土道路应设置垫层,垫层的宽度与路基宽度相同,最小厚度为150mm。(1)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在道路结构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根据路基干湿类型和路基填料特点设置垫层,差值为垫层厚度。防冻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2)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在路基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排水垫层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2(3)路基可能产生不均衡沉降、变形,设置半刚性垫层。采用低剂量的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2、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作用:(1)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的病害;(2)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者减少由于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影响;(3)为混凝土面层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基础,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3、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特重(贫砼、碾砼、沥青砼),重交通(水泥稳定粒料、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水泥稳定粒料、二灰稳定粒料,级配砾石);4、湿润多雨、繁重交通宜用排水基层,排水基层下应设置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5、基层的宽度根据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小型机具(每侧宽300mm),轨模(每侧宽500mm),滑模(650mm)6、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7、面层混凝土分为:普通(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我国多采用普通混凝土。8、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强度、耐久性(抗冻)、表面抗滑、耐磨、平整。9、混凝土面层接缝:(1)相邻接缝对齐,不错缝。每块板长由面层类型、厚度,并由应力计算确定。(2)纵向接缝:由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米,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3)横向接缝:分为胀缝、缩缝、施工缝;施工缝应尽量设置在胀缝、缩缝处。快速路、主干路,横向缩缝应设置传力杆;特重、重交通的横向胀缝、缩缝均应设置传力杆。胀缝设置在临近桥梁、构筑物、板厚改变、小半径平曲处。(4)在自由边处、繁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小于90°的面层角隅、下穿市政管线路段以及雨水口,地下检查井周围,应配筋补强。(5)抗滑构造:刻槽、压槽、拉槽、拉毛。10、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重交通以上等级的道路、快速路、主干路,应使用42.5级以上道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它道路可使用32.5级以上的矿渣水泥。(2)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粗骨料使用人工级配,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26.5)、碎石(31.5)、砾石(19);钢纤维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19mm).(3)细骨料:质地坚硬、洁净、细度模数2.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中、粗砂。机制砂,砂浆磨光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差的水磨岩类机制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淡化海砂,只能用于支路及以下。(4)外加剂:应经掺配试验;传力杆、拉杆、滑动套材质、规格应符合规定。(5)胀缝板宜用厚度20mm,水稳定性好,具有一定柔度的板材制作,应经过防腐处理。填缝材料: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树脂类材料,且应加入耐老化剂。(橡树改聚+老)(6)钢筋的品种、规格、成分,应符合设计及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试(含见证取样)合格。钢筋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刻痕等缺陷。1014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P7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由粗骨料、细骨料、矿粉、沥青、聚合物及木纤维素拌合而成。2、沥青混合料结构:沥青结构、矿物骨架结构、沥青--矿粉分散系统结构的概念的总和。3、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由,矿物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和嵌挤力,以及沥青胶结料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组成4、分类(1)材料组成及结构:连续级配、间断级配;(2)矿物级配组成、空隙大小: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3)粒径大小:特粗(37.5)、粗(26.5或31.5)中粒(16或19)细粒(9.5或13.2)、砂粒(4.75);(4)工艺分:热拌、冷拌、再生沥青混合料。5、结构类型:分嵌挤原则构成、按密实级配构成两大结构类型。按级配原则构成:悬浮密实[AC]、骨架空隙[OGFC、AN[、骨架密实[SMA])。6、城镇道路面层:优先使用A级沥青,不宜使用煤沥青(粘结、感温、耐久、塑性、安全)(1)粘结性粘度:指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粒子产生相互位移,抵抗变形的能力;沥青60℃动力粘度(绝对粘度)作为道路沥青的选择性指标。夏季高温持续长、重载交通、车速慢、荷载剪应力大的路段选用稠度大(针入度小)的沥青;冬季寒冷地区、交通量小选用稠度小(针入度大)的沥青;优先考虑高温性能。(2)感温性沥青材料随温度变化的感应性。表征指标软化点;日温差、年温差大的选针入度小的沥青,高温、重载、慢速路段选软化点高的沥青。(3)耐久性:即抗老化性能;薄膜烘箱加热试验测老化后沥青的质量变化、残留针入度、残留延度反映其抗老化3性。水煮法试验:测定沥青和骨料的粘附性,反映其抗水害的能力。(4)塑性:外力作用下沥青材料发生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即沥青抵抗开裂的能力。指标是10℃或15℃的延度;低温延度越大,抗开裂性能越好。(5)安全性:闪点试验测定,沥青加热点闪火的温度即闪点。沥青越软(标号高),闪点越小。沥青标号110号到160号,闪点不小于230℃;标号90号不小于245℃。7、粗集料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城镇快速路、主干路要求较小的压碎值(26%)、吸水性(2%),磨光值PSV不小于36---42,粘附性(快速、主干路大于等于4级),支干路及以下大于等于3级。8、矿粉憎水性材料磨成,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9、纤维稳定剂不宜使用石棉纤维,纤维稳定剂应在250℃高温条件下不变质。10、改性沥青混合料指掺加了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外掺剂(改性剂)的混合料。改性沥青料比普通AC料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较高的耐磨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11、SMA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5mm以上的粗骨料70%-80%,矿粉7%-13%沥青用量多6.5-7%,且选用沥青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12、改性SMA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水稳定性好构造深度大、抗滑、耐老化、耐久性都有较大提高1015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与应用P111、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关键在于沥青的再生。2、再生胶采用低粘度石油系矿物油,或润滑油、机油、重油的废料,再生胶要求富含芳香酚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3、再生沥青的配合比设计:考虑旧路面材料的品质,即回收沥青的老化程度,旧料中沥青的含量和骨料级配,必须在旧料配合比,骨料级配,再生沥青性能方面调配平衡。4、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旧料含量如直接用于面层交通量大,旧料含量30-40%;交通量小50-80%。5、再生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制时旧料含量应小于30%,采用滚筒式拌合机拌合旧料含量可达40-80%6、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马歇尔试验7、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指标:(宝马流空间)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矿料间隙率。8、再生沥青混合料检测项目:(残车冻)残留马歇尔稳定度、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冻融霹雳抗拉强度1016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P131、挡土墙:现浇混凝土结构挡土墙、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土墙、砌体结构挡土墙、加筋挡土墙。按结构形式和特点分: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柱板式、锚杆式、自力式、加筋土(1)重力式:依靠自重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多用料石、混凝土预制块砌筑,也可混凝土浇筑,常用。(2)衡重式:上下墙之间设衡重台,衡重台上填土,墙重心后移,增加墙体稳定性。降低墙高,减少基础开挖(3)悬臂式: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直墙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墙结构的稳定,墙高时配筋多不经济(4)扶壁式:由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直墙和扶壁构成,主要依靠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土墙结构的稳定,比悬臂式受力条件好,高墙时比悬臂式经济(5)带卸荷板的柱板式:借卸荷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