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内科学(名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名解1.痧症:是以突然头晕、头痛,脘腹胀闷、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四肢挛急,甚则昏厥,唇甲青紫,或于肘窝、腘窝、颈前两旁常见青紫痧筋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内科急症。2.控脑砂:即鼻渊,是指鼻窍时流浊涕,经年累月不止,如淌泉水,甚则涕出腥臭的一种疾病。3.脑渗:即鼻渊。4.脑漏:即鼻渊。5.脑寒:即重症鼻渊。6.多寐: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的病证。其发生原因主要由于阳气不足或脾虚湿盛所致。7.白虎病:即历节病,以遍历关节疼痛,肿大变形,以至僵硬不得屈伸为其临床特点。8.历节风:痹证的一种。又名历节病、白虎风,白虎历节、痛风。余同上。9.缓风:即脚气,是以两脚软弱无力,脚胫肿满强直,或虽不肿满而缓弱麻木,甚至心胸筑筑悸动,进而危及生命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因其两足缓纵不随而名“缓风”。10.脚弱:病证名。1即脚气;2指脚膝软弱之证。11.雪口:即鹅口疮,是口腔溃烂或满口烂如糜粥状的一种病证,因其色白如雪片,故名12.心嘈:又名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可单独出现,又常与胃痛、吞酸兼见。13.桑叶黄:即钩虫病。民间又称为懒黄病、粑黄病。是由于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因其主要症状为善食易饥、倦怠乏力、皮色萎黄,面肢浮肿,所以中医文献中又称为黄胖病、黄肿病、疳黄、饕餮黄。14.黄胖:病名。又名食劳疳黄,黄肿、脱力黄,本病以全肌肤萎黄,面浮足肿,神疲乏力为主症,多见钩虫病。(另:黄胖病是因钩虫匿伏肠中,日久耗伤气血而引起面部肿胖色黄,全身皮肤色黄带白的病证。但无目黄、小便黄,可作鉴别。)15.湿阻: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闷满,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疾病。16.振掉:又称颤振、震颤、颤证。是指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尚能坚持工作和自理生活;重者头部震摇大动,甚至有痉挛扭转样动作,两手及上下肢颤动不止,或兼有项强,四肢拘急。17.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而成。18.寝汗:即盗汗,睡时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19.呷嗽:即咳嗽。《诸病源候论*呷嗽候》中论述:“呷嗽者,犹是咳嗽也,其胸膈痰饮多者,嗽者气动于痰,上搏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谓之呷嗽。”20.干血痨:虚劳的一种,由于虚劳日久不愈,使经络的营养和气血运行者受到影响,因而产生瘀血内停,日久而成“干血”痨。21.漩浊:指小便浑浊。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即便浊。22.结阴:古病名,即便血,又名血便、下血、泻血等。凡血自大便而下,或血便夹杂而下,或在大便前后下血,均称为便血。多因脾胃虚寒或胃肠积热,胃肠脉络受损,血液溢入肠道所致。(结阳: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是四肢浮肿的病理之一。)23.肠风:凡血自大便而下,或血便夹杂而下,或大便前后下血,或单纯下血,均称为便血,其中血色鲜明者又名肠风。24.蜘蛛蛊:即鼓胀,又名水蛊、蛊胀、膨(月亨)、单腹胀、臌胀。臌胀是因腹部胀大如鼓而命名,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则腹皮青筋暴露、四肢不肿或微肿为特征。225.真心痛: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细或结代等危重证候。26.黄瘅:即黄疸,是以面、目、身肤熏黄,小溲黄赤为特征的疾患。27.阴水:病证名。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凡饮食劳倦,房劳过度,损伤正气,证见里,虚、寒的水肿。28.阳水:病证名。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凡属实证、热证的水肿。若见恶风,脉浮,身半以上肿甚,此为风水,;若四肢肿甚,水气在皮肤中,此为皮水;29.消瘅:即消渴,见于《内经》,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消渴”“膈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是因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等引起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其病理变化主要是阴虚燥热。30.大瘕泄:即痢疾,又叫肠辟。由于气血邪毒凝聚于肠腑脂膜,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赤沃:即痢疾,又叫滞下。由于……为主症的病证31.鼻洪:鼻衄严重者。32.痿(辟足:上下):即痿证。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33.走哺:是以呕吐伴有大小便不通利为主证,很相似于关格。29434.萎黄:证名。指身黄而色不润泽,但两目并不发黄,多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或兼有食滞、虫积所致。(萎黄病多因大失血或大病之后,气血亏耗,致使身面皮肤呈萎黄的病证,病机重在血虚。)35.金实不鸣: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常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邪闭清窍所致。36.六极:指六种极度虚损的病证。即:气极、血极、筋极、肌极、精极。37.食亦:古病名。又称食(亻亦)。其症多食而形体消瘦。由于肠胃和胆有燥热所致。38.五痿:指皮痿、肌痿、筋痿、肉痿、肌痿。39.面色黧黑:证名。黧,黑色。面部呈现黑色。因饮邪久滞胸膈,少阴气绝,血脉不流及肾虚水枯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难经·二十四难》:“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黑如黧。”《医学纲目》:“肾外证,面黑。”)40.怔忡:怔忡是以阵发性,或持续发作为特点,病人自觉心中剧烈跳动的一种急性病证。甚于惊悸,发则心动悸跃不能自主。41.奔豚气:奔豚气是一种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发作性疾病,其气攻冲、如豚之奔状、发作后即如常人。42.重痛:指疼痛并有沉重之感。多因湿邪困阻气机而致。43.时行感冒:指感冒病情较重,并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作时行感冒。发病呈流行性之感冒病证。44.肺胀:是因咳嗽、哮喘等证,日久不愈,肺脾肾虚损,气道滞塞不利,出现以胸中胀满,痰涎壅盛,上气咳喘,动后尤显,甚则面色晦暗,唇舌发绀,颜面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难愈为特征的疾病。45.厥证: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46.脘:胃的内部:胃~(中医指胃内部的空腔)。47.五泄:病名。五种泄泻的总称。1)指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2)飧泄、溏泄、鹜泄、濡泄、滑泄。现在一般指后一种。48.瘛疭:瘛,筋脉拘急而缩;疭,筋脉缓纵而伸。又称抽搐,搐搦,抽风,常见于外感热3病、痫、破伤风等病证。49.瘰疬:是指多发生在颈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结核累累如贯珠之状,故名。其特点是多见于体弱儿童或青年,好发于颈部及耳后,病程进展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不痛不红,缓缓增大,融合成串,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样物,此愈彼溃,经久难敛,形成窦道,愈后形成凹陷性疤痕。多由肺肾阴虚,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结于颈部,或外感风火时毒,挟痰结于颈部所致。50.噎膈:指饮食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的病证。噎,指吞咽时梗噎不顺;膈,指饮食格拒不入,或食入即吐。西医食道癌。51.风丹:又名瘾疹、风隐疹。是皮肤出现红赤色或白色的疹块,以突然发作,痒而不痛,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多由于营卫虚疏,外邪入侵,或饮食不当,脾胃湿热,或七情内伤,气血亏虚等因素所致。如发生于眼睑、口唇等处,水肿特别明显,则称“游风”“赤白游风”。(即荨麻疹,中医又称为瘾疹、发风丹。荨麻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52.皮痹:皮痹是以局部或全身皮肤硬化为主症的疾病,严重者可累及脏腑。西医硬皮病。53.转筋:指肌肉痉挛。54.五瘅:即黄疸、谷疸、酒疸、女痨疸、黑疸。55.瘅疟:即疟疾,又称寒疟,温疟、风疟。指由于疟邪、瘴毒或风寒暑湿之气,侵袭人体,伏于少阳,出入营卫,正邪相争,表现出以毛孔栗起,寒颤鼓颔,寒罢则一身壮热,体若燔炭,头痛,烦渴,而后汗出,热退身凉,如此寒热往来,反复发作,间日一发,或一日一发,或三日一发为临床特征的疾病。56.仆击:指卒中昏迷期间。亦称“大厥”“薄厥”。57.葡萄疫:即紫斑,是以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呈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为临床特征,并常伴有齿衄的一种疾病。多由于热毒炽盛、阴盛为旺或气虚不摄所导致。58.痱证:又名风痱,是一种中风后遗症。主症见肢体瘫痪,身无痛,或有意识障碍。以手足痿废而不收引,故名。571痱风:指半身不遂。亦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等称。偏枯:亦称半身不遂,多由营卫俱虚,真气不能充于全身,或兼邪气侵袭,因而发病。病见一侧上下肢偏废不用,或兼疼痛,久则患肌肉枯瘦,神志无异常变化。《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不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59.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口呙)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60.风懿:病证名。又称风癔。指猝然昏不知人,伴见舌强不能言,喉中有窒塞感,甚则噫噫有声等症。属于中风病风中脏腑的范围。61.影袋:即瘿病,亦名瘿气。多系久居同区,常饮山水,或七情内郁,气结痰凝,聚结于颈前,逐渐肿大,结而成块。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所引起的,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62.伏梁:又名积聚,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多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所致。63.(鼻句)喘:又名哮喘,是一种突然发作以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痰浊内伏是宿根,常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而诱发。64.绝汗:发生于病情危笃之时,病人可见全身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有肢冷,脉微,呼吸低弱,甚至神识不清等证,古人称为绝汗。65.传尸骨蒸:又名肺痨,是由于痨虫侵蚀肺叶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衰弱性疾病,4临床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胸痛、消瘦为特征。传尸:即肺痨,古称“传尸”“疰”(同上)。尸疰:病名。即肺痨、劳瘵。历代书中又称“劳疰”“虫疰”“毒疰”“鬼疰”“热疰”“冷疰”以及“劳嗽”“急痨”“疳痨”“传尸骨蒸”等等,皆肺痨之别称。66.羊角风:即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因气机逆乱,元神失控而致精神恍惚,甚至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后如常人的一类病证。67.脑风:即头痛,是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一种病证。68.痃癖:即积聚,是指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于腹,引发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69.上盛下虚:70.逆流挽洲:治法。出自《医门法律·痢疾门》。对外感挟湿型痢疾的治法。本证除有痢疾症状外,仍见有表证。此种痢疾为外邪从表陷里所致,用败毒散疏散表邪,使内陷之表邪从外而散,其痢自愈,(即前人所谓从表陷者仍当由里出表,如逆水挽船上行之意,故称。)如在逆水中挽舟,不使其顺流而下,故称逆流挽舟。71.忌刚用柔:“忌刚用柔”的原则:辛香燥烈的药物应予以避免,易耗阴劫液,轻则延缓愈期,重则易引起出血。72.提壶揭盖:治疗法则之一。指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是朱丹溪创制之法,是“以升为降”之意。常用于气虚升降失司,小便不通之证。药用人参、白术补益中气,升麻升提气机;服后再取吐,使气机通畅,以下小便73.治痿独取阳明:①指导痿证的针灸治疗。“治痿独取阳明”是强调在痿证治疗中,针刺取穴应以阳明经穴为主。痿证多由阳明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而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刺阳明出气血”(《灵枢·九针》),即刺阳明可以产生气血、补益气血,气血充足,筋脉得养,痿证则缓。②指导痿证的药物治疗。由于痿证多由精气津液亏虚,或湿热蕴结,筋脉失养所致。胃为水谷之海,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亏虚,化源不足,常致痿证。因此,临床对于痿证,多以补益脾胃、增其化源,或清热利湿、养阴生津之法治之。74.久病入络:是古代医家提出的一种病机理论,外感六淫或者七情内伤入侵人体,久而不治,邪气从表而及里,由皮毛而及脏腑,自气血而达经络,于经络之间产生血瘀,而至久而不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