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两篇(真题+模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5新课标I)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朱东润自传一八九六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县一位失业店员的家庭,因此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二十一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二十三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教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做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没这事是三百年前的砍伐,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起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根本不是传记文学。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转。别转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认识后人认为有别与正史,因此成为“别转”,有些简单一些,也可成为转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部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可以,由于作者处处显出“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有删改)相关链接: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②朱先生确实是有儒学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定开展传记文学研究。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C.朱东润固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转》作为写作范本。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记文学”的说法更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该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答案及解析:1.BE(A选项错在不是“所有的大学”,原文第三段中说“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C选项错在“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原文第九段中说“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D选项主要是一句相关链接②来判断的,相关链接②并没有说“关注现实是一贯原则”“态度上有保留”也不全对,表达有误)2.【参考答案】:①受中国古代经典史家和文人作品的启发帮助,取其精华。②吸取别传作品写作方法中的精华,没有阿谀奉承之词。③从国外名作中吸收模仿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④自己开始尝试创作和归纳总结。【试题解析】:这道题实际上就是在问朱东润观点形成的过程、背景。根据文章划分层次,文章1-3自然段是一层,是对人物、事件的背景介绍;4-5自然段是一层,讲述的是古代文学作品对近代传记文学的影响;6自然段是一层,讲述别传对传记文学的影响;7-9自然段是一层,讲述国外传记文学对中国传记文学的影响;10-11自然段是一层,讲述的是传主自己对传记文本的认识体会和创作。也就是说10-11自然段是作者观点形成的阶段,那么4-9段就是形成的过程了,一共三层,所以可以归纳概括出三点内容:1.受中国古代经典传记作品的启发帮助,2.吸取别传作品写作方法中的精华,3.从国外名作中吸收模仿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然后可以答上第四点,作为保障,4.自己开始尝试创作和归纳总结。3.【参考答案】:①以学术观点为主,思想深刻分析透彻。②按照顺序介绍自己学术思想观点的发展。③自传使文本更有真实性、概括性,体现了人物思想变化的经历,使传记更有时间感。④文本有叙传结合,即有传有评,叙议结合,说理更透彻,互相交错,连贯畅通。【试题解析】:答题关键点,首先是学术性的,其次是自传。学术性的传记,自然以学术观点为主,思想深刻,分析透彻;传记的顺序也是一介绍自己学术观点的形成发展为线索的;自传的特点具有真实性、概括性,体现了人物思想变化的经历,更有时间感。其最后要结合相关链接①对文本特点的阐述,糅合起来。4.【参考答案】:我同意他的观点:①要在一本书中把对传主评价全都交代。②应该没有阿谀奉承之辞,要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全部奉陈。③刻画传主要生动,进行入情入理细致的分析,但是不要太过琐碎。④着墨不要太多,要有韵味,要勇于创新。⑤要亲自动手尝试创作,结合生活经验去挑选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要有尊崇的气节与品格,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关切现实,拯救危亡。⑥刻画和评价传主要相结合,叙议结合,从客观的角度给出公正的评价。只有这样,传记类文本才能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概括性、典型性和历史性。【试题解析】:这道题实际上就是在考查归纳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那么把全文包括相关链接综合起来,找到作者心理活动或者观点态度的话,进行归纳总结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圣雄”甘地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他一有空就纺起纱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他回印度之前,他就决定要像穷人那样生活,决不占有财富。他在印度旅行时,坐的是硬座,从不预订座位,而是跟农民和其它普通百姓在一起。在城市里,他拒绝乘坐人力车——一种由赤脚男人拉着的两轮车。他吃得很简单,从不吃肉。他早晨起得很早,然后坐在纺车旁纺棉线。他认为工作上从领袖到最穷的农民人人都应该准备干重活。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出身于印度一个古老的家族。在印度这个等级森严、种姓界限分明的社会,这种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教育使甘地认清了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现实。他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还在国外时,他就开始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大学毕业后他在南非作律师。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胆识和坚强的意志使甘地不仅成了一名出色的律师,还成了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的领导人。印度是一个有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十分深广。这两种宗教教义繁复,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它们都反对任何暴力,主张以忍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甘地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笃信教义,因此,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争取印度民族独立解放的方式,叫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o“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率先在哈里发运动中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与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为全民反帝斗争形式。不买英国货,不穿英式服装,自己纺纱织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了高潮。这一年,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了食盐专营法,垄断食盐生产,任意抬高盐税和盐价,引起了当地人民强烈不满。甘地号召印度人民用海水煮盐,自制食盐,以此抵制当局的食盐专营法。甘地和他的信徒们在海边坚持了三个星期,直到被捕入狱。印度各报对甘地的“食盐进军”进行了广泛报道口沿海各地纷纷响应甘地的号召,自制食盐。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斗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请愿,运动一浪高过--浪。不参加殖民政府的任何集会;不接受英国教育,以自设的私立学校代替英国统治者的公立学校。殖民当局十分惊恐,他们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其他领导人,并下令取缔国大党。英国殖民当局吓坏了,他们想起甘地的“非暴力”主张,便改变了策略01931年1月,殖民当局释放了甘地,撤销了取缔国大党的禁令。随后,与甘地达成了协议:甘地改变不合作态度,停止不合作运动,而当局则释放政治犯,允许沿海人民煮盐。这就是《甘地--艾尔文协定。《甘地一艾尔文协定》只是满足了印度人民部分要求,印度依然没有获得独立。以后,他又发动了几次“个人不合作运动”,继续为印度独立而奋斗。他多次被捕入狱,多次绝食祈祷。在他和其他一些志士的努力下,印度民族独立的运动依然进行着。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也为了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他周游全国,到处进行演讲,常常为此而绝食。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位身体消瘦、神情疲倦而坚毅的老人冒着生命危险,调解两个教派的争端。功夫不负苦心人01947年6月,印度半岛建立了两个独立的主权国: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经过长期的斗争,印度人民终于获得了独立。在成立印度联邦制宪会议上,甘地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o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则称他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摘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圣雄甘地苦行僧的形象更贴近了印度下层的民众,更容易与下层的民众交流,所以他到哪里都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B.圣雄甘地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也使他认清了印度的屈辱现实.并率先在印度展开反对种族歧视斗争。C.圣雄甘地创造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以忍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