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翻译理论方面,除了教材前几页的相关论述,请关注以下几点:西方的翻译理论1.英国翻译家泰特勒(AlexanderF.Tytler)提出三原则:1.Thatthetranslationshouldgiveacompletetranscriptoftheideasoftheoriginalwork.2.Thatthestyleandmannerofwritingshouldbeofthesamecharacterwiththatoftheoriginal.3.Thatthetranslationshouldhavealltheeaseoforiginalcomposition.(一、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三、译作应具备原创作品的通顺。)“三原则”要求译文从三方面忠实于原作:一是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二是忠实地展示原作的风格,三是忠实地体现原创作品的通顺。2.美国翻译理论家尤今·奈达(EuqeneNide)的翻译概念:Translatingconsistsinreproducinginthereceptorlanguage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ofthesourcelanguagemessage,firstintermsofmeaning,andsecondlyintermsofstyle.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是文体上。他提出翻译的等值理论3.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Newmark)提出文本类型说。他将文本分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严复“信达雅”;傅雷“神似”;钱钟书“化境”以及教材中提到的其它相关论述。1.“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见于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1898)2.傅雷:“神似”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该象临画一样,所求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高老头》重译本序)3.钱钟书“化境”:文学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了。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中国翻译史上一直存在“文质”之争,简单而言,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翻译方法之争。若要进一步了解,请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翻译的标准。翻译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一、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保存原作的风姿”(鲁迅),“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茅盾),“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钱钟书);二、完成这根本任务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力求其易解”(鲁迅),“纯粹的祖国的语言”(茅盾),“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钱钟书)。即解决“忠实”和“通顺”的问题。所以,我们把“忠实而通顺”视为翻译的基本标准;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充分传达出原作的神韵,则可视为翻译的最高标准。1.“忠实”指1)忠实原作的思想内容:通常指作品中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叙述、说明、描写的过程中所反映的立场观点,所流露的思想感情。2)保持原作的风格:包括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以及作者个人的风格。2.“通顺”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合乎规范。“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傅雷)译文的通顺度还要注意与原文的通顺度相一致,即不要损害原文的异国情调。3.“忠实”与“通顺”的关系: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重视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或者看不下去,忠实便失去意义,实际上就是不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读者倒可以看下去,但却是被歪曲的信息,其危害比忠实而不通顺还要严重。忠实与通顺二者一定要兼顾,,并且要把握好分寸。忠实是翻译的首要问题,因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翻译中首先要解决好。晚清两位最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和林纾两位都是福建人,其中严复翻译了很多社科作品,最著名的是《天演论》,而林纾不懂英文,但通过与曾留学海外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80余部西洋小说,它们牢固地确立了林纾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至此,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山祖师及译界的泰斗,并留下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佳话。英汉语言的特点和对比这部分已在课堂上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翻译实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自己再去回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