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才子--乔冠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走近政治名家报告会由学入仕立志报国,身即中华力震国威--外交才子乔冠华团队名称:无涯团队成员:熊梅芳谭福洁陈静雯宁瑜2目录目录...................................................................................................2一:名士风流,外交才子—乔冠华简介............................................4(一)人物生平...............................................................................4(二)主要论著...............................................................................4(三)性情中人...............................................................................5二:以中华之名,践爱国之行—乔冠华的外交生涯.........................5(一)板门店协议............................................................................5(二)基乔会谈”............................................................................5(三)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6三:几番荣辱,尘埃落定—乔冠华的评价........................................6(一)晚年浮沉...............................................................................6(二)人物评价...............................................................................7(三)团队评价...............................................................................8四: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团队感言...................错误!未定义书签。3由学入仕立志报国,身即中华力震国威1940年6月9日,香港。在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聚集了一大群中外记者,忧心忡忡的看着报纸上的最新消息“德军向法国马奇诺防线发起全面进攻。”咖啡馆内人声嘈杂,这群信息世界的年轻人纷纷表达对自己的看法。有说欧洲第一强国法国顶得住的,有说英国支援将给纳粹德国迎头痛击的,然而角落里有个年轻人始终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他盯着报纸突然大口吸了几口烟,起身挥手打断众人话语,说:“6月9日是法军最黑暗的一日。刚才听了诸位的许多高见,似乎还抱着很大的希望,实在大局已定……我可以告诉大家,三天以后,巴黎将不战而降!”一语惊四座!爱泼斯坦、根塞斯坦、罗吟圃等名记者摇摇头,不以为然,“决战正在进行,胜负未见分晓……”有的人则忿怒地质问:“你乔冠华凭什么能这样说?!”乔冠华掐灭烟头,自信地说:“这不是一句话可以回答的,诸位请看以后的报纸好了。”四天后,法国投降,德军开入巴黎。乔冠华名声大震。十数年后,毛泽东说,“乔的每篇国际评论,顶两个坦克师。”4一:名士风流,外交才子—乔冠华简介(一)人物生平1913年3月8日出生于江苏盐城县,乔冠华自由聪颖,过目成诵,先在私塾求学,积累了一定的国学功底,随后进入中学,多次跳级插班。1929年年仅16岁的他考入清华哲学系,成为最年轻的清华学子,踏上了民国大师风流的末班车。1933年乔冠华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继续攻读哲学,因为参与革命活动被驱逐出出境,随后转入德国留学,于23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因为国际战火不断,乔冠华毫不闭门造车,他积极研究战争形势,为以后能写出顶两个坦克师的国际评论奠定坚实基础。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心系国家的哲学博士乔冠华毅然放弃学术深造,辗转回国参与革命,投身抗日救国运动1939年由著名共产党人廖承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利用留学日德,精通多国语言的深厚知识背景,在重要国际港口香港创办中国通讯社,向国际传达中国声音。1942年秋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初随周恩来到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1976年后,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1983年9月22日上午10时40分病逝,享年70岁。(二)主要论著著作:《争民主的浪潮——1939年的国际》、《形势比人强》、《向着宽阔光明的地方》、《从战争到和平》、《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文章:《历史的报复》、《报复的历史》、《斯大林的大手笔》、《站在胜利的门前》、《沉寂不是和平》、《时代终究是变了》、《马德里的陷落》、《论生活态度与现实主义》、《方生末死之间》《法国的崩溃》。5(三)性情中人乔冠华的政论文章尖锐泼辣,却又在恢宏的气势中夹杂着诙谐幽默,正如他本人,真性情,真热血。他是真狂士,常常深夜伏案写作,边吸烟边喝酒,第二天文章便见于报端,他的工作生活无规律可言,衣着随便,头发长至二寸,朋友戏称他“怒发冲冠”,青年如此,晚年亦不改风流,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联合国26届代表大会大上,乔冠华除了留下那张开怀大笑的著名照片,更是在另一个议题上驳斥了苏联代表的议案,当苏联代表马克里上台为自己做无力的辩解时,“乔老爷”竟面对自己的对手放声大笑,马克里只能在讲台上目瞪口呆。二:以中华之名,践爱国之行—乔冠华的外交生涯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从党的笔杆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家。乔冠华的外交生涯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最困难的一段时期,正是因为前由周恩来陈毅后有伍修权乔冠华这般不卑不亢的外交人才,才使四面受敌的新中国在群狼环饲下挺直腰杆。1950年,乔冠华作为主要顾问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控诉美国对中国台湾的武装侵略(一)板门店协议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分析美国是否回到朝鲜板门店的谈判桌上来,乔冠华于2月19日提出动不如静,要把局面拖下去。拖到美国愿意妥协并且主动采取行动的方案。毛周采取了乔冠华的方案。仅在方案提出3天后,2月22日,美军致函中方,提出先行交换战俘。1953年7月27日,乔冠华作为代表团主要顾问助手,前往朝鲜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时年仅39岁。(二)基乔会谈”1972年2月21日,中国外交又迎来了尼克松访华这一重大事件。尼克松访华进程中的会谈分三个层次进行。乔冠华与基辛格起草联合公报的会谈,是最为艰巨的会谈。毛泽东主席自始至终密切掌握着谈判的整个进程。61972年2月22日,基乔会谈的第一天,他两人逐句审查公报草案,首先肯定已经达成协议的部分;然后双方各自阐述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1972年2月24日,双方开始了关于台湾问题的实质性谈判。1972年11月24日下午,乔冠华向周恩来汇报,基辛格向尼克松汇报后,双方都做了让步,提出了新方案,基乔会谈已取得突破,这时周恩来进来参加最后定稿的谈判。到第五天凌晨两点,公报文本基本落实。后来,周将文本报请毛泽东和政治局批准,这就是引起强烈反响意义深远的上海中美联合公报。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中,乔冠华又一次用他的丰富知识充分完成了任务(三)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1971年10月2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一生名士风流的巅峰。毛泽东说,派一个代表团去联大,让乔老爷做团长,在机场,政治局全体成员全部到机场欢送。“乔老爷”也不负众望,新中国代表第一次正式登上联大讲台的乔冠华在讲坛上站定后,全场从静默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在发言中抨击了连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谴责了美国、日本图谋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在才俊问题上坚定的维护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乔冠华的发言,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22年来在国际问题上的一次总结,一次畅快淋漓的倾泻,乔冠华用他自身出色的能力,给中国在国际舞台的第一次正式亮相做了华丽的收尾。1971年至1976年,乔冠华连续6次出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了第26、27、28、29、30、31届“联大”,均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历届联合国大会。三:几番荣辱,尘埃落定—乔冠华的评价(一)晚年浮沉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心浮动的时代,乔冠华不可避免的被打倒,为了生命安全,乔冠华也迷失在文革的浪潮中,跟风参与批判周恩来总理。乔冠华利用一次见外宾的机会,对1973年底发生的对周总理不公正的批评,当面向总理表示当时自己的发言也是错误的,对不起总理,请他原谅。周总理非常宽容地说:“那怎么能怪你呢?那是总的形势,大家都讲了嘛,你在我身边工作几十年,又管美国这一摊,怎么能不讲呢?再说,我也有失误,也不能说不能批评我。”周总理则安慰他说:“不要这样想。这不是你们能左右的事。71982年12月22日下午,仲勋同志对乔冠华说:“过去的事情一风吹了,一笔勾销。你是党内老同志,受点委屈要想得开。”文革结束后,乔冠华身身体情况江河日下,他不再从政,半个世纪后重新变回当年那个年纪轻轻的哲学博士,安心整理自己的著作。1984年乔冠华病故。(二)人物评价乔冠华的一生和中国的外交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历史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决定的,但是某一个特殊的人,就好像是铁轨的扳道工,一次小小的动作,就可能改变历史的的走向。乔冠华其人,一生为国之脸面,立国之脊梁,各人评价不同,但斯人已逝,一切荣辱功过任由后人评判。毛主席:乔冠华的文章可以顶得上几个坦克师。美国国务院:把于兆力(乔冠华笔名)的重要文章编印成蓝皮书。基辛格说:乔冠华这个人很有才华,不好对付。惠特曼说:他是一个和蔼、友好的人,我来了以后从来没有见过他皱眉头。茅盾:三个半国际问题专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半是金仲华、张铁生和张友渔)。徐迟:他是我们时代的最杰出的人物,岂仅是一般的新闻记者、社论记者,他实在、终究将是这个世界的新闻人物、政治风云里的凤毛麟角,山鹰中之山鹰。冯亦代:我每天读着《时事晚报》,老乔用‘乔木’这一笔名写的政论。每读一文,心头如饮一瓢清泉,不仅彻凉,而且眼睛也跟着亮起来。秉情旷达,恃才傲物,当初不求闻达,而闻达自至,盖时势使然;不期蹭蹬,而蹭蹬及身,亦时势使然,可悲也夫!诚然,可悲也夫!胡风:在我的印象上,他是一个恃才傲物,地位观念重,有些浮华的共产党文化领导人。但现在个别接触后,发现他对工作有责任心,而且是有做组织工作经验和才干的,这和过去关于他的看法好像有些矛盾了。胡乔木:惊悉冠华同志于今日逝世,不胜痛悼。冠华同志投身革命近半个世纪,对党和8国家的贡献不可磨灭。晚年遭遇坎坷,方庆重新工作,得以博学英才,再为人民服务,不幸被病魔夺取生命。这固然是党的一大损失,也使我个人痛失一良友。惜因在外地,未能作最后诀别,实深憾恨.....(三)团队评价乔冠华的一生紧紧围绕着外交,人无完人,虽其曾犯错,但这并不能抹杀他对我国外交事业的贡献,更不能否认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在21世纪,国际环境比之20世纪已经天翻地覆,中国的外交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回过头来,看看乔冠华那一代外交家我们更能领会其不易,对他们也多了几分肃然起敬。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参考资料1.乔冠华《口述自传》见《那随风飘去的岁月》第12页,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版2.章含之:《风雨情》第262-26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版3.罗银胜:《乔冠华全传》4.毛泽东与乔冠华.人民网[引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