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我们的社区教学目标: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教学准备: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板书课题)2、什么叫社区?(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二、新授。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交流,指名描述)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学生描述)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三、学生作业。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教学后记: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学生们都是比较熟悉的,只是还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这堂课上的任务就是去引导学生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并创造美。把同村的学生分为一小组描绘自己社区的生活,他们都显得十分乐意,作业效果也很出色。第二课、恐龙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教学重点: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教具准备:师:范作生: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1、你参观才恐龙的展览吗?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庞然大物--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恐龙世界三、讲授新课:1、出示范作。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都有哪些种类?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你最喜欢哪头恐龙?(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3、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化。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A、头部B、身躯C、腿部D、尾部5、布置作业:按自己的喜好与兴趣捏制一头恐龙。6、音乐、教师巡回辅导。7、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四、课堂小结:五、课后延伸:课后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第三课、画中的线条教材分析: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教学目标:1、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2.隐性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教学难点: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教学材料:铅笔、彩色笔教学设计:一、导入活动: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2、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三、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课题:4、会动的线条教材分析: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目标:1、显性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3、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教学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教学准备:画纸、水彩笔,彩带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敦煌壁画《飞天》。你们看了这幅壁画,有什么感觉?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他们在飞,在动呢?仔细观察一下里面的线条变化?(学生讨论总结,画中含有多处波浪线,让人感觉里面的神仙在飞,里面的东西在动。)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线条。二、新授1、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跟着音乐起舞,让其他同学把他们的舞蹈用线条表示出来。2、分析用线条的方法(波浪型的线条具有动感,平直的线条比较呆板。)3、欣赏观察另两张图片分析其线条的动感和添加其他线条的表现作用。(1)分别说说作品中都表现了什么。(2)线条的排列以及疏密关系哪张处理得比较好?(3)你认为哪一张动感最强?为什么?4、小结:艺术品中的线条是富于变化的,是会动的。三、学生作业作业要求:在纸上用线条绘画出你认为具有动感的风景或人物以及动作等,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四、作业展评(画面上的东西在动吗?是怎么动的?你觉得好看吗?)五、课堂总结教学后记: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重要要素,而线条的波动能带给人不同的运动感受,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感受具有动感的线条的表现方式和视觉冲击,体验线条造型的美感。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线条运动的规律,画面上的事物能够用会动的线条来表现。但由于养成的绘画习惯,动感还不够强,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多强调,多练习。课题5、卵石动物造型教学目标:1、认识有趣的卵石造型游戏,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造型能力。3、丰富学生的绘画经验,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难点:动物形象饱满生动。教学准备:卵石、记号笔、颜料、毛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出示卵石: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板书:卵石)2、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铺路、装饰鱼缸等)3、今天,我们还要让卵石来发挥一个更有趣的作用,你们有兴趣知道吗?二、新授1、出示一鼠身形的卵石,看一看,它像什么?换个方向看一看,它又想什么?2、再出示多种形状的卵石,学生大胆想象。3、师语:很多小朋友和大家一样,看到了各种形状的卵石,也产生了很多丰富的想象,并且把自己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动物造型。在我们的课本里就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4、欣赏,认知。(1)打开书本,学生观赏卵石动物作品,自由交流。(2)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利用卵石形状创作的?创作的动物形象在姿态上有什么特点?(除了动物头像与鱼类外,动物的姿态大多是静止的团身形象。)5、了解创作过程:(1)根据卵石形状进行合理想象;(2)用记号笔在卵石上勾勒动物形象细节;(注意:此时,这块卵石就是动物的身体,就像是它的剪影。)(3)用干笔蘸上颜料进行美化。(注意:不要用水)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人手一个,先构思,再涂色。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1、学生作业展示,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师总结:今天,通过大家丰富的想象与灵巧的双手,一块块色彩暗淡、毫无生气的卵石变活了,变漂亮了,真了不起。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让我们美化的东西,只要你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定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教学后记: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学习过程中始终表现得很积极,很投入。对于在卵石上进行动物造型也掌握得比较好,只是由于第一次尝试的缘故,学生的经验还不够足,底稿画得不错,在上色时,好多学生内有处理好,导致形象稍模糊了些。我觉得只要让他们多操作几次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得到了体验,得到了收获,得到了快乐。课题6、威武的盾牌一、教学目标:1、了解在冷兵器时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2、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3、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起心中的盾牌。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盾牌外形及图案的特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2、难点:让学生感受威武的含义并能做出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威武的盾牌。三、教学准备:彩色卡纸、蜡光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及大锅盖、雨伞等。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盾牌,问是什么?2、教师左手握住盾牌,用力往前伸,让学生配上声音。3、导出课题。(二)、欣赏盾牌图片课件显示盾牌图片(8幅),着重介绍北约和平之盾,让学生在视觉上初步接触盾牌,并有简单了解。(三)、探究式学习1、你知道盾牌的用途吗?2、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形状?A、左右对称。B、请四位同学上前设计盾牌形状,其他同学在白纸上画,比一比谁画的又多又好。3、盾牌的图案设计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A、学生回答盾牌图案设计的特点,并谈感受。B、你能例举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威武的形象?(欣赏课件显示生活中威武的形象:石狮子、铺首、青铜器、面具。)C、看了那么多威武的形象,你能选一选这幅图片中的三个形象哪个最威武吗?为什么?D、你认为要显得威武,关键是抓住哪个部位的变化?E、你能不能上来做一下威武的样子?F、课件显示两只不同形象的老虎,问:哪只更适合做盾牌?(四)艺术实践1、小组讨论、分配每位同学的具体工作任务。2、课件显示作业要求:A、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B、用动物头的图案来设计盾牌。C、装饰盾牌的色彩要对比强烈。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五)评价1、展示学生作品。2、做游戏。(六)课的延伸师:在古代,人们遇到危险时用盾牌来保护自己。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险,将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呢?课题7、会变的盒子教学目标: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纸家具。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教学准备:样品、范作、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会变的盒子二、启发探究教师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2.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选材、设计加工、组合。)3.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