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复习提纲考试要求:单选题15*1判断题9*1名词解释4*4(总分100)辨析题5*2简答题5*5论述题12+13第一编古代文明与教育一.史前教育的“成年礼”(P24)1.《通过仪式》认为是“伴随着地点、状态、社会地位、年龄的每一变化而实施的礼仪”。并划分为分离、过渡、聚合三个阶段。2.成年礼特征:a.少年领受成年礼的年龄极不一致。b.成年礼不是一个短暂的仪式,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c.接受成年礼的少年要经历各种严酷的锻炼和考验。d.许多部落还用各种恐怖、服药等方法。f.在接受成年礼期间,少年还恪守斋戒和各种禁忌,并接受各种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g.割礼f.成年礼一般都伴有各种宗教仪式。3.“成年礼”的制度性要素:a.“成年礼”活动的举行对教育对象有一定条件的要求。b.“成年礼”活动的举行需要一定特殊的有隔离作用的场所。c.“成年礼”活动的举行需要斤斤计较接受特殊的学习和教育。d.“成年礼”活动的举行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负责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教育者。4.史前教育的特点:生活性、宗教性、保守性、平等性、仪式性。5.公共教育机构:一种是捷尔普切卡拉,它是给予儿童一般训练的“青年之家”;一种是卡尔梅卡克,是专门培养担任僧侣和领袖职务的人的学校。6.沙巴耶娃认为“青年之家”是最早的教育机构。二.学校的产生(P39)1.三大发现:一是乌鲁克古城发现泥板文书,在距今至少5500年前,两河流域出现了学校教育;二是苏路帕克古城发现泥板学生课本等词汇和作业,约在公元前2500年,也是两河流域;三是马里城,泥板石,锲形文字教学的学校,也是公认最古老的学校。2.学校产生的原因:a.生产力的发展b.奴隶制国家的出现c.文字的出现和科学知识的丰富。三.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P80)1.教育作用:认为教育是发展人的才能,使人道德高尚的必须途径。因而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造就道德高尚、才能卓越的治国人才。2.教育任务: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道德培养。因此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智慧(知识)即道德。3.教育内容:从培养德才兼备的治国者的教育目的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广博的教育内容。4苏格拉底的教学法: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学法,后人称之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并由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三个步骤组成,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人的认知规律,能使人更加深刻地发现真理、理解教育内容,促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因此至今仍是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5.教育活动:无处不在,无人不教,义务教师。6.“助产术”特点:师生平等、强调无知、独立思考、启发探索、追求真理。7.评价:a.一种追求师生平等、共同追求知识的意义的学习和教育方法。b.对话(辩证法)是西方文明的根本。c.对话带来的是由迷惘而入思的氛围。8.局限性:不是万能的教育方法,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适度的范围内运用。a.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b.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问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事实和知识。c.方法不能机械地搬运于幼年儿童。四.西塞罗的教育思想(P107)1.教育思想:a.培养具备雄辩能力的优秀政治家是西塞罗教育的最高目的,或者说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能言善辩、具有良好的、多方面素养的雄辩家。因此,雄辩家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b.雄辩家的根本品质:着眼于人道,亦即为人之道。而为人之道就要求不仅彰显人的本性和特点,而且在人际关系上也应具备仁爱、同情和礼让,同时还需要具备必要的文化需养。简言之。道德品质的养成是雄辩家教育的首要任务。c.其次雄辩家还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文化修养。d.西塞罗所说的自由艺术主要是指古代希腊所形成的自由学科,亦即文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而他所说的知识却是指政治、法律、军事、哲学、雄辩术以及伦理学。e.雄辩家还应进行修辞学科目的专门训练从而具备特殊的演说素养。最后,雄辩家还应该具有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2.评价:西塞罗生活在罗马由传统社会向希腊化社会过渡时期,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因而他的教育主张是罗马的民族特点和希腊文化深刻印象相结合的结果,也是罗马未来教育和教育思想发展的趋势。五.帝国时期的教育理论之昆体良(P114)1.教育思想:a.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善良的、精于雄辩的人”,亦即道德高尚的、在雄辩术上达到完美境地的雄辩家。b.雄辩家的素质:知识广博。c.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昆体良认为,雄辩家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而是天赋和学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d.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雄辩术学校。e.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师素养:①.极力主张实行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②.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意愿。③.教师的素质:德才兼备、言行一致、知识渊博、娴于教学、熟练运用教学方法等。2.罗马教育思想特点:轻理论重实践(实用主义);在西方教学史上提出了教学论的雏形。3.评价: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既是对自己长期以来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古罗马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梳理,是古代罗马教育理论的最高成就。他的教育思想中强调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结合,为文法学校制定的课程体系以及对文法学校的深刻见解,对教学理论的真知灼见等,对后世欧洲中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历史功绩:继承传播希腊文化,拓展丰富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与希腊教育共同构成西方教育思想的历史基础,开创了一种新的传统教育。六.骑士教育(P143)1.骑士教育:是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无特设机构,无专职教育人员,是家庭教育),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产物。a.作为封建制度的组成部分。b.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c.一种个人的行为方式、荣辱观和道德准则。2.培养目标:彪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3.教育的实施: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到七岁——家庭教育阶段,教育内容主要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7、8岁之后进入第二个阶段——侍童阶段,接受礼文教育;14-21岁为第三个阶段——侍从阶段。主要学习各种军事技能和生活方式,重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直到21岁通过隆重仪式授予骑士称号。4.骑士教育特点:宗教氛围浓厚,封建气息强烈,世俗特点明显。5.“骑士精神”: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彬彬有礼等。七.中世纪大学的组织与特权(P151)1.中世纪大学的领导体制:一类是以波隆大学为代表的“学生大学”,同乡会是最先出现的学生社团组织;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法国公立大学,是西欧中世纪成立焦躁的一所大学。特色:在主教学校基础上发展的以民主著称的大学)为代表的“先生大学”,教师则按照学科专业组成教授会。2.中世纪大学特权的来源:一是教皇的训令,二是皇室和国王的赦令,三是大学特许状。3.中世纪大学的特权:a.居住权b.司法自治权c.罢教权和迁徙权d.颁发教学许可证的特权f.免税、免役权第二编现代教育的历史基础一.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之维多利诺(P163)1.维多利诺:继承了弗吉里奥的教育思想,其建立的“快乐之家”宫廷学校是当时欧洲最好的,是欧洲大陆人文学校的典范,被认为是人文主义学校的发源地。2.“快乐之家”的教育实践体现了维多利诺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倡导自由教育,培养全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即“受过良好教育的完全公民”。3.“快乐之家”实施体育、德育、智育并重的方针,并重视体育,主张学习骑士教育中的优点。4.变化:教育内容、教育职能、教育价值观发生变化;复兴了古典的教育文化。5.自由教育:a.自由教育又称博雅教育,被认为是唯一适合于自由公民的教育。b.基本条件:闲暇和自由,这是进行高级思辨活动的前提。c.内容:不受任何功利目的影响的自由学科,教学以七艺为基础核心(文法、修辞、辩证法、音乐、几何、算术、天文)。d.教育目的:自由教育反对机械化和专业化的训练,反对片面的卓越以及专业的技能,因此它的教育目的是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人的理性和完美的才能。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之拉伯雷(P170)1.拉伯雷的《巨人传》揭露和抨击了经院主义教育的腐朽黑暗,热情歌颂了人文主义教育,充分反映了拉伯雷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2.教学方法:批判强迫儿童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主张采用直观原则,发展儿童的独立思考和主动精神。第一步注意激发学习热情,第二步是以观察实际事物或活动作为学习知识的基础。此外,还十分重视运用谈话、游戏和游学等方法进行教学。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异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教育性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1.注重对古典科目的学习和研究。2.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3.反对经院哲学,强调个性解放。4.重视古典语言。5.后期出现了形式主义。意大利注重个人前面发展注重人文美育强调培养城市公民北欧注重社会道德的前面进步,具有较强的宗教性注重宗教和道德教育强调培养君主和朝臣三.马丁路德论国民义务教育(P186)1.源起:其倡导的宗教平等的理念逐步转化为教育平等的理念,并通过宗教的语言表达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2.普及义务教育的目的:一方面,以教育促进新教理念的传播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希望借助世俗政权的力量建立起普及的教育体系,进行社会控制,首先世俗社会与精神社会的稳定和安宁。3.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其阐释了国家有建立学校并在必要时强制入学的责任,认为强迫儿童入学的权利是基于构架有权保护自己并促进其福利的需要。4.建立公共教育制度:强调国家或市政当局必须建立起公共的学校教育体系,并一律享有平等、免费的入学机会,这种公共的学校教育还是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的结合,即培养虔诚的信徒与培养合格的公民同样重要。5.评价: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在借助宗教改革的推动下得到了许多封建君主以及接受路德的学者的热烈而迅速的反应,在行政当局和宗教界以及知识界的合作下,教育的重建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四.宗教改革时期的中等教育之耶稣会的中等教育改革(P209)1.简介:耶稣会是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由1534年创办。目的是反对异教,增进天主教会的利益,加强教皇的权威,在1773年解散,又在1814年恢复。2.教育改革:将兴办教育视为实现其宗教和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其创办的学校统称为学院,并一般分成初级部和高级部。学院采用全日制、寄宿制和分班级教学。耶稣会教育最具特色的是其严格的师资训练,这是耶稣会学院取得高质量教学的基本保障。3.特征:a.家教权威色彩b.实行全日制寄宿制免费教育c.中央集权管理制度,等级森严e.规章制度统一严格f.具备监督制度4.评价:教育工作获得巨大成功。学校的规范运作为后世的教育实践提供了丰富经验。但是,这些成就却无法改变耶稣会本身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性质,即回复教皇和天主教对欧洲的统治,对抗民族国家的形成。5.意义和影响:a.教育组织化b.学校制度化c.教学规范化d.中学教育典范e.教师教育典范五.实在论教育学说之人文实在论(P231)1.主要观点:a.七点古典人文知识并与科学知识相结合b.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c.强调学以致用,适应现实生活2.产生背景:近代科学的兴起带给教育思想界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后期,古典人文主义教育衰败;宗教改革影响下的传统经院教育变得僵化保守,最终使整个教育呈现出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并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3.评价:依旧坚持把古典语言、古典著作及《圣经》的学习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但同时有倡导拓展教育内容,尤其强调要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到儿童教育之中,并极力发对古典人文主义教育的文字主义、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主张文以载道即学习经典文献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帮助适应现实生活。4.代表人物之拉伯雷:抨击了经院主义教育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热情歌颂人文主义教育。拉伯雷崇尚古典并认为知识的学习要与日常生活的见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学习主动性并以此适应现实生活。5.代表人物之弥尔顿: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1644年撰述的《论教育》中。他设想的“学园”兼具中学和大学的双重性质,课程按照实用原则设置,包括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神学及军事训练五部分。其教育计划中可以看到的人文实在论教育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