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考试范围填空题1、《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欧洲古代文学中的最杰出的两部荷马史诗。2、《神曲》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但丁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3、《堂吉诃德》的作者是塞万提斯。4、剧作家本﹒琼森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他指的是莎士比亚。5、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科学家”的是雪莱。6、《拉辛与莎士比亚》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7、巴尔扎克以“人间喜剧”来命名他的小说总集,是受了但丁《神曲》的影响。8、《恶之花》的作者是夏尔·波德莱尔。9、《草叶集》的作者是惠特曼。10、、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艾丽斯﹒芒罗。11、第一次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是歌德。12、《雪国》作者是川端康成。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构成,相传由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两部史诗都取材于早期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有关事件。《伊利亚特》叙述的是特洛伊战争第十章的情景;《奥德赛》则叙说了在特洛伊战争胜利后,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历尽艰险重返家园的故事。史诗语言优美、清新流畅,风格朴素自然,比喻丰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作品。2.心理辩证法: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揭示人物内心矛盾,并把这种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充分展示出来;通过人物心理变化来反映人的性格思想变化,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转变成另外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这就是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一个手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3.社会问题剧:易卜生写的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4.冰山原则: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简答题1.简述司汤达《红与黑》中A.于连的人物形象B.心理描写A于连的性格是复杂的,多侧面的。他是一个自尊、勇敢、真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混合体,这导致他在个人奋斗的路上进退维谷,犹豫不定。于连是平民知识青年个人奋斗的典型,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个人奋斗者形象。在他身上,既体现了大革命过后英雄主义尚存的法国社会时代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司汤达自身的人生体验和心里欲望。B于连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他最敬慕的人是拿破仑,却害怕别人知道而对之闭口不提;他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却装出一副虔诚的面孔;把全部《圣经》看作谎言,却将整部拉丁文《圣经》背诵如流。为了实现他伟大的梦想,保护虚弱的自我,于连淹没了内心真正的声音,戴上了沉重的“人格面具”。2.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书名的含义。小说叙述的是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放弃学习,离开大学。他谋生了一个邪恶的做典当生意的老太婆,并误杀了老太婆的妹妹,一个善良虔诚的宗教徒,后来他为杀人特别是为杀死后者备受内心的折磨,投案自首厚被流放西伯利亚,小说结束时他将幡然醒悟,开始新的生活,并用受苦受难来赎罪。故名罪与罚。3.简述《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性。1.广阔的史诗画面2.精巧的艺术结构3.浓厚的民族特色4.多音调合奏曲色彩的语言4.简述《百年孤独》的魔幻性特征。《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充分表现了“魔幻性”的特征。首先,小说通过描写人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表现出魔幻性的特征。其次,小说通过对生活中的许多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事物的描写,显示出魔幻性特征。第三,小说在神话传说的引用中,突出了魔幻性特征。第四,独特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加重了小说的魔幻色彩。论述分析题1.论述分析“物哀”的含义及《源氏物语》是如何体现“物哀”思想的。(一)“物哀”有双重含义:一是凝视对象(物)而产生悲欢,有“感动”之意,心物交融,情景相映,引起某种感触。“物哀”的另一重含义在于它的情绪基调:“哀”。有人把“物哀”解释为“对人生不如意的哀感”。(二)《源氏物语》充满了人道主义的“物哀”的文学传统。首先,作品注意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达到凸显人物的鲜明个性。其次,作者善于运用将人物映衬于自然景物的人物描写方法,使人物淡淡的哀愁与自然美交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悲美交融的话抒情气氛。第三,作品运用当时的口语写成,通俗优美,缠绵细致,体现了日本语言温柔典雅的特色。2.卡夫卡的《变形记》是如何以喜剧的形式去表现悲剧内容的?《变形记》具有极度夸张、变形与抽象结合的艺术特征。《变形记》是悲剧性的,但卡夫卡采用喜剧方式去表现。其一、用荒诞因素消解悲剧冲突。格里高尔厌倦了推销员这种恼人的工作,但作为生活中肢体和思维健全的人,作为家庭经济责任的承担者,不去工作是难于想象的,甚至一时的耽误也是不被容许的。这种矛盾构成了自我意志与社会意志冲突的可能性。但是卡夫卡将主人公变成了一只甲虫,冲突在将至之际悄然消解了。其二、把人物推入悲惨境遇与表层心理认知的巨大反差之中。人变为虫是超出常人心理承受能力的灭顶之灾,但格里高尔的反应却超乎想象的平静,他没有惊恐万状,也没有痛不欲生,也根本不去揣想虫身意味着什么,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主人公可怕变灾的事实与心理知觉之间形成巨大落差,接近于黑色幽默,这是反讽。3.论述分析艾略特的《荒原》中什么是荒原意识?有什么象征性含义?《荒原》中“荒原意识”既是诗人对20世纪西方文明哀微的深切忧虑,也是他作为一位哲人对整个人类存在的忧患性的探问。他继承了近代人文宗教对价值意义的追求精神,并立足于意义精神角度质问历史现实,将现实意义的缺席归结为原始欲望的泛滥,深刻地表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空虚、幻灭情绪和精神危机。象征性意义:4.结合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试述苔丝的悲剧。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通过德伯一家的生活,表现资本主义入侵后,农村生活的破败,农民的悲剧命运。通过苔丝的遭遇,表现个体生命与强大命运,美善与邪恶,美好爱情与世俗观念之间的冲突。苔丝的毁灭,说明个人在强大异己力量面前的无能为力。苔丝:(1)、完美的女神形象:美丽、纯洁、善良、自尊、坚韧、反抗。(2)、无辜受难的典型。3)、灵与肉的二元统一的形象特征。苔丝悲剧的原因:(1)、社会悲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破坏了英国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破产,无以为生,苔丝去亚雷家认亲,打工,是为生计所迫。(2)、性格悲剧:其一,苔丝很迷信,迷信神秘力量,使苔丝丧失主观意念,放弃自己对命运的主宰。其二,苔丝作茧自缚,以世俗观念自戕,认为自己有罪,自愿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和良心债,默认命运的不公正,因此剥削了自主性和反抗力量。(3)、命运悲剧:哈代具有浓厚的宿命观念,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更为强大的异己力量主宰着芸芸众生,使之劫数难逃,直至生命结束。5.论述分析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中的心理描写特征。《安娜卡列尼娜》小说平行写了两个人物的传记,城市贵族妇女安娜和外省地主列文的故事。安娜和列文这两条线索互相交错和对照,展示了俄国生活的完整图画,托尔斯泰对小说的双线结构很满意,他称为“拱顶结构”。安娜形象:是一个坚定地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旺盛),她的悲剧是她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安娜·卡列尼娜》心理描写:第一,小说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体现出“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点。第二,小说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一个笑言,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第三,小说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