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障碍成因及矫治对策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障碍成因及矫治对策研究定海区廷佐小学周余波【内容摘要】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终生阅读能力的基础性工程。如果不重视该阶段学生阅读障碍的排除,一方面必将导致他们的学业不良,致使其失去学习信心;另一方面,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及影响到成年后的生活。小学三、四年级,正是一个由低段向中段过渡的阶段,是一个由低段的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到逐步转变为培养阅读表达能力为重点的转移地带。中段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就是力求从教育实践层面帮助学生最大可能地清除语文阅读学习的障碍,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一)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障碍的现状调查。(二)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三)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障碍的矫治对策。(四)检测和激励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阅读障碍生的学习风貌有明显改善,学业成绩有明显提高(二)阅读障碍生好读书,会读书,善读书,在校阅读节中积极报名参加早读活动,课外自主读书已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参与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理论研究能力也有所增加。【关键词】阅读障碍现状调查成因分析教学对策一、研究背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各种学习能力中,阅读能力居于首要的地位。学生如果不能完善地掌握阅读这个工具,就不可能顺利地学习。“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是这样来定义“阅读素养”的:以开发知识、潜能和参与社会生活为目的,对阅读材料(或文本)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据统计,在我国,三年级儿童中17%的人没有达到阅读的最低要求,四年级有40%的人阅读不好。到了中学阶段,这个比率还有上升的趋势。由于阅读困难具有固定性和连续性,74%的三年级时具有阅读障碍的儿童九年级时仍然具有阅读困难。阅读障碍(又称阅读困难)是学习不良的一种类型。国外特别是英语国家对此比较重视,它成为了西方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美国政府甚至直接加以干预,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近年来,国内心理学界及教育界对此也越来越予以关注,对汉语阅读障碍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21世纪是一个阅读的时代,信息爆炸导致知识骤增,对阅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终生阅读能力的基础性工程。如果不重视该阶段学生阅读障碍的排除,一方面必将导致他们的学业不良,致使其失去学习信心;另一方面,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及影响到成年后的生活,使其在激烈的社会竟争中丧失发展优势。小学三、四年级,正是一个由低段向中段过渡的阶段,是一个由低段的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到逐步转变为培养阅读表达能力为重点的转移地带。这个阶段开始,阅读的量相应增大,阅读课文的篇幅相应变长,问题也相应复杂。中段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常常无视阅读障碍儿童的学习困难,把这些儿童认定为“智力低下”或“不知上进”,使他们受了莫大的委屈。本课题就是力求从教育实践层面帮助学生最大可能地清除语文阅读学习的障碍,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二、课题界定[阅读障碍]: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与发展性阅读障碍。前者是指后天脑损伤造成的阅读困难,后者是指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性损伤、智力正常儿童的阅读水平显著落后于相应的智力水平或年龄。后者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语文阅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特定组织的教学材料,对材料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从而掌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规律以及学会运用的过程。[语文阅读学习障碍]:泛指语文阅读学习中并非由于智力原因引起的阅读水平明显落后的困难学生。三、理论依据1.现代图式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的认知心理组织结构的理论,是一种记忆结构;是一个人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以等级层次的形式按不同的分类,有条不紊地长期储存在记忆中的相互作用的认知结构,是相互关联的知识结构的完整信息系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首先在图书里接受信息,从而引起下一级的图式活动,这些下一级的图式又可能激发上一级的图式活动。与此同时,在上一级的图式的驱动下,又可把下一级尚未被激活的图式也激活起来,去完成对文章含义的揣摩和对文章意义的再建构。所以,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促进小学生头脑中相关图式建构过程,并激发相关图式的活跃,参与到意义建构过程中。2.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我们对小学中段学生阅读学习的障碍矫治就要把握他们的最近发展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为此,教师应该为语文阅读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提供或创造适当的外部环境来达到矫治的目的。4.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所谓元认知就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意识(即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实质上是个体以自身认知活动为对象的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监控。阅读过程是一个输入信息、存储信息、提取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元认知监控,就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存在语文阅读学习障碍的学生同样缺乏元认知的技能和策略,因此教师应重视提高语文阅读学习障碍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加强学生元认知技能的训练。四、研究目标通过调查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及形成这些障碍的原因,对各影响要素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索障碍的矫治对策。将这些障碍的矫治对策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探索总结出有效解决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障碍的策略和方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促进实验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成长。1.探究小学中段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及形成这些障碍的原因。2.探索完善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障碍的有效矫治策略和方法。3.提高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学习品质。4.促进实验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成长。五、研究过程(一)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障碍的现状调查美国心理学家E.J.Gibson认为:阅读障碍是指对阅读技能的掌握落后于年龄常模,而落后的原因又不是智力落后、重大的脑损伤或严重的情绪不稳定。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一种。在小学中段学生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智力正常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却不够理想,与其智商不相符合。从我校的三、四年级学生来看,大约有30%的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经调查分析,语文阅读学习障碍学生显现出一些共有的特性:1.阅读习惯不良,朗读能力差,易出现错读,如跳行、省略、替换、歪曲、添加或颠倒字词等情况。有很多学生朗读时,摇头晃脑,情绪不安,有些还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的习惯,读着读着不知读到何处,或是有口无心的跟小和尚念经似的等。2、语文学习基础差,对于常用的字词经常写错、读错,甚至还有不能够根据拼音读出汉字的。3、上课不能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主动回答问题。老师点名回答也是不知所云。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还表现在平时的与老师、同学、家长的交流上。即使对简单的问题,也不能给出完整的答案。4、缺乏分析理解的能力,只能对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一旦需要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就有困难。5、基本没有课外阅读习惯,只是对课本知识的简单学习,不会主动的利用课余的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6、能够完成作业,但是只限于简单的抄写,一旦遇到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束手无策。(二)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小学生的学习障碍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偏差的重要原因。在语文教学中的学习障碍表现为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或者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个人因素。(1)、认知因素的原因:一是基础知识差。由于基础知识差,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差,上课听不懂,笔记记不上,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成绩自然上不去。二是相关的知识不足或知识结构不合理。这类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扩充知识的需求,仅仅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而大多靠死记硬背。三是不会学习,出现学习方法障碍。表现为不会学和不能了解、掌握与调节自我的学习策略,即元认知能力缺陷。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检查和自我督促的良好习惯,同时,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策略缺少自我感受的意识和有效的监控技巧,这也是造成其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2)、非认知因素: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困难或障碍的主要原因还来自于非认知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消极的自我效能感,缺乏成就动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往往认为学习任务是难以完成的,自己没有完成任务的相应能力。二是消极的情绪体验,产生对老师、学习的逆反、对抗心理。学习困难学生由于经常得到教师过低的评价或态度不良,因而心情抑郁,大脑很难形成学习上的优势兴奋中心。久而久之,对学习丧失信心,成绩下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专门与老师作对。三是意志薄弱,懒于学习。表现为认识不到学习的价值,觉得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知难而退,缺乏坚持学习的毅力,学习被动,作业应付,不会的就抄别人,很少独立思考和钻研。2、教师因素。个别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理论修养不够,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没能较好地把握教育时机,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不尊重体谅。调查显示,18.8%学习困难生认为自己不太喜欢某门功课的原因是不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31.1%的学习困难生认为班主任会责骂自己。以上调查说明,对学习困难生尊重不够、关心不够、爱护不够,教育手段简单、生硬、不科学,是导致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3、家庭因素。有些“语文学困生”在婴幼儿时期的语言水平发展较慢,其原因是:有的由于父母无暇照顾孩子,很少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孩子形成了不善言辞,不善与人交往的习惯;有的因父母本身不注重语言表达的正确性,不喜欢阅读,孩子从小缺少这方面的熏陶和引导,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善吸纳与自主建构自身语言的习惯。当然,也有些“语文学困生”与此情况刚好相反,在婴幼儿时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语言发展良好,但进了小学之后,父母的关心帮助少了,孩子受到了各方面消极因素的干扰,不能自然跨越“拼音关”、“识字关”、“说话关”、“阅读关”、“写作关”,逐渐产生畏难情绪,自暴自弃。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也被磨平了。4、社会因素。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也是天生的阅读者。目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网络、电视、漫画……各种快餐文化充斥着文化市场,孩子拥有越来越宽松的阅读条件,但同时却失去了沉静阅读的氛围,外部环境的急躁带给学生的是内心的躁动不安。(三)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障碍的矫治对策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不只是简单的信息输入,重要的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使之与阅读者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相互联系和重新组织。也就是说,阅读事实上是一种吸收和转换信息的心理过程,必须采取主动性的阅读心态才能完成。研究表明,由于阅读障碍的可矫正性和大脑的可塑性,尽早发现有利于及早纠治。阅读障碍发现得越早,矫治效果越好,对儿童发展的不良影响也越小。根据小学中段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值得我们深思,也迫使我们不断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个性的矫治策略。1、重视基础阅读,扩大词汇量积累。词汇量的过度贫乏,使阅读障碍学生不能将词汇组成一定的思维单位,所以也就不能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