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英语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专题汇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专题汇报冯英华2005.12.6培训课程教育电视节目创作教育技术导论教学系统设计现代远程教育教育软件资源分析教育软件设计方法多媒体素材处理精品课程建设一、教育技术导论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内涵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及其开发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西尔斯与里奇的提法美国教育技术的萌芽与发展我国教育技术的兴起与发展西尔斯与里奇的提法1999年,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齐在为他们的专著《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译本所作的序中指出:“从历史上看,教学技术领域的重点几经迁移:从强调资源,到强调教学,然后强调学习。很可能下一个定义会指向绩效,而不是学习”。美国教育技术的萌芽与发展发展阶段持续时间领域名称领域重点介入的媒体萌芽与起步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听觉教育强调媒体幻灯、无声电影媒体发展阶段20世纪30至60年代视听教育电影、录音、电视、程序教学、计算机系统发展阶段20世纪70至80年代教育技术强调教学闭路电视、卫星电视、录音、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强调学习多媒体系统、计算机网络我国教育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起步于20世纪20~30年代,1937年有了“电化教育”的称谓。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电化教育于20世纪70年代末重新起步,并建立了全国性的电化教育组织,在学科发展、远程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学校教育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经历了一场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名称之争。目前,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内涵南国农先生关于电化教育的定义教育技术的AECT2005定义教育技术学及其学科属性我国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名称之争美国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南国农李运林先生1998年的定义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作者认为:⑴要取得成功的电化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两者的真正融合;⑵成功的电化教育必须包含四个要素:①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②正确使用现代教育媒体;③恰当运用媒传教学法;④进行教学设计。AECT1994年的定义表述1: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表述2: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为了促进学习过程和资源——研究对象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工作范畴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AECT2005定义Educationaltechnologyisthestudyandethicalpracticeoffacilitatinglearningandimprovingperformancebycrea-ting,using,andmanagingappropriatetechnologicalproces-sesandresources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教育技术学及其学科属性教育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学科目标在于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我国的学科目录中将其定位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教育研究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分析、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研究“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即在教育现场分析问题、提出诊断、开出处方。方法论性质的学科运用系统方法,为更有效的学习开发出有效的手段、方法、技术和系统。我国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名称之争主张保留电化教育称谓的学者认为:从电化教育名称的来源、目前电教设备及应用、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状态等决度看,保留电化教育的称谓符合中国国情。主张更名为教育技术的学者认为:为了与国际学术界接轨、适应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适应社会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发展等,领域的名称应更名为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它有哪些规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几种典型的数字化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协作性”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教学结构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教学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何克抗何克抗教授认为,长期统治我国学校课堂教学的,是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也存在片面性;因而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提出创建。“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以“教”为中心教学结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自主学习的教学框架与环节自查小结尝试练习学习目标自学协商讨论教师重点点拨教师引导、启发、个别化与集体化的辅导第一环第二环第三环第四环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主题体验问题情景讨论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主题环境之一:情景资源展示环境实践验证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处理资料形成初步成果环境之二:协作学习环境展示交流形成书面报告展示研究报告交流研究成果环境之三:发布与交流环境开题评价中期评价结题评价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环境进行分组接受任务协作学习成果展示成果评价实施分组阐明任务指导支持组织点评总结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资源支持分组策略协作任务学习材料学习成果评价标准“协作性”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及其开发利用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教学媒体装载信息的物理载体。例如录音给与录音带、录像机(电视机)与录相带、幻灯机与幻灯片、计算机与存储介质等信息的直接载体(符号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概念的界定李克东的定义何克抗的定义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大力提高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要求“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根本目标。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L-fromIT)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接近真实的情景,以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可以创设的情景——社会、文化、自然情境;问题情景;虚拟现实情景。利用所创设的情景,指导学生通过对情景的观察、思考和操作,完成意义建构。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L-withIT)通过社会调查确定专题,利用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小组协作,远程协商的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环境,通过诸如多媒体作品创作、网站开发等途径学习。二、教育电视节目创作第一节教育电视节目特点与分类一.教育电视节目的特点二.教育电视节目的分类第二节教育电视节目基本创作方法一.教育电视节目创作形式二.教育电视节目创作原则三.教育电视节目创作方法1.选题确定2.撰稿3.分镜头4.前期拍摄5.后期编辑6.后期合成7.终审定稿三、教学系统设计为何学习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历史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示例总结什么情况下需要开展教学系统设计?WhyISD?学校教学质量需要得到提高,要进行教学改革。企业培训效益差,要提升员工时间的经济价值。大批学员(新员工)需要培训,提供标准化的培训(规模经济)。大部分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达不到岗位要求,致使绩效不佳。一套教学(培训)方案将长期使用(如精品课程建设)。组织文化高度重视人才开发,以主动应对新的挑战。学习教学系统设计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Learntobecreativeandtoexplore.培养系统思考的习惯,学会解决问题Developthesystemsthinking,andlearnhowtosolveproblems.在教学(培训)方案开发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LearnhowtoworkwithpeopleintheIDprocess.学会传播(沟通)的技能Developcommunicationskills.培养项目管理的能力Learnhowtomanageaproject.为谋求新职业(发展)做准备Prepareforanewcareer.教学的系统化设计(迪克与凯丽的模型,2001年)评估需要明确目标开展教学分析分析学习者与教学背景编写行为(绩效)目标开发评估工具开发教学策略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设计与开展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设计与开展总结性评价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总结任何教学模型都不是在所有场合、时间都适用的,要结合教学、培训的具体情况。四、现代远程教育一、远程教育及其发展二、远程教育的教与学三、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交互四、远程教育中的教师五、远程教育的设计与开发五、教学软件资源分析教学软件资源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多媒体CAI软件评析网络课件评析教学软件资源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与教信息资源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资源:CD-ROM、数据文件、计算机模拟、数字音频、数字视频等。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主要有:●媒体素材: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题库与试卷库;●文献资料;●网络课件:针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教学软件;●网络课程: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教学案例:有意义的事件或现象;●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资源的技术要求教育资源的属性标注教育资源的分类标准教育资源的体系结构教育资源评价制定规范的必要性制定规范的必要性由于教育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而会给不同层次、不同属性教育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带来困难。为更有效地建设各类教学资源库,促进各资源库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教育资源检索的效率和准确度,制定教育资源建设规范十分必要。教育资源的技术要求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定义各类资源应符合的技术要求,例如:要求属性汉字采用GB码统一编码和存储。M英文字母和符号使用ASCII编码和存储。M存储格式为txt、doc、caj、pdf……之一。M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要求属性彩色图像的颜色数不低于256色。M灰度图象的灰度等级不低于128级。M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dpi。M教育资源的技术要求(续)要求属性存储格式为GIF格式、Flash格式、AVI动画格式、FLI/FLC动画格式或QuickTime动画格式之一。M除AVI和GIF格式的文件,其它格式的动画数据则需要提交一份转换为GIF格式的文件,供在线预览。M动画素材:文献资料:要求属性符合文本素材最低的技术要求。M由某个机构正式发布的文件。M由实际的参考价值。M教育资源的属性标注必选数据元素:如标题、目录项、语言、描述、关键字、版本、贡献者、格式、资源类型等;通用可选数据元素:如终端用户类型、(适用)环境、版权与限制、评注等;扩展数据元素:如文本的大小;图形/图像素材的分辨率;音频素材的量化位数、声道数;视频素材的帧数、采样频率、颜色数、持续时间;试题的考试要求等。教育资源的分类标准三种分类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