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战后50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1一.50年代的城市恢复与建设概况①50年代的城市化发展②新城建设③新建大城市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④开展了古城和古建保护工作;⑤区域规划及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心地理论实践和增长极核理论)⑥环境科学的兴起:环境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社会生态学等;⑦杜恩宣言和簇群城市2二.50年代的城市化和城市郊迁化1.城市化⑴定义•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又称城镇化;•实质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国家的社会经济越发达,城市化程度则越高,城市在地区以至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3⑵城市化的阶段•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将城市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30%);中期阶段(30%--70%);后期阶段(70%--90%)。•为了保持社会必须的农业规模,农村人口的转化趋于停止,最后相对稳定在10%以下,城镇人口比重相对稳定在90%以上的饱和状态。•后期的城市化不再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而是城镇内部的职业构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4城市进化理论•从人口在城镇与城郊之间的空间变化来研究城市发展阶段。•工业社会初期——人口绝对集中时期;•工业社会成熟期——人口相对集中时期;•后工业社会初期——人口相对分散时期(城市人口增长城郊人口增长);•后工业社会成熟期——人口绝对分散时期(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消失)。5⑶50年代城市化的发展•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城市人口高速度增长。•二战以后西方城市在加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长都是空前的,50年代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1950—1960年间个别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率高达3.5%。•英国50年代初期城市化水平78.9%,我国50年代初期城市化水平10.6%,200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45.68%;62.50年代的城市郊迁化•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涌向大城市,加剧了城市向外圈层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城市矛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市郊的新鲜空气不能顺利进入城市内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强、基础好,有着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通讯手段,城市有钱阶层纷纷离开大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或周围地区流动,在周围的郊区定居,甚至定居更远的地方,这种现象即城市郊迁化。7伴随城市郊迁化的发展趋势①在城市郊区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会出现大型服务设施,逐渐在大城市外围形成了人口集中的小城镇,城镇与城市之间距离缩小,出现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同它毗邻的腹地城镇群密集分布的城市集聚区;②随着城市郊迁化发展,中心城市由于人口、商业、工业不断向郊区和周围地区扩散,城市的核心地区经济出现衰退现象,即内城衰退,这是城市化发展的新表现;8三.50年代的新城建设•第一代新城的建设:新城法的颁布使英国的新城建设运动得以顺利实施,40—50年代建成8座新城,拥有一半的规划人口。1、第二代新城特点•第二代新城提高了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城市布局紧凑;•不强调功能分区;•居住布局未采用邻里单位的结构形式。92、英国的坎伯诺尔德l为吸收格拉斯哥的工业和人口,利用原有城镇而建的新城。l市中心集中超市、旅馆、餐饮、医疗、文化等各种公共设施;l交通系统采取人车分离,车行道为“中”字形;步行道由中心放射出去,通达居住用地和外围开阔绿地。l工业设置于城市外围;l住宅建于坡地上,类型多,容纳人口多。103、瑞典(1)。半独立城区与城市联盟半独立城区•瑞典的新城规模较小,不强调新城的独立性,也不完全依赖母城的居住区,是母城的一部分,被称为“半独立城区”。城市联盟•由各大型半独立区组成,与中心城市保持密切的联系;单个半独立城区规模较小,在区内选择一个新城设置商业中心,为整个城市联盟地区的服务。11(2)、魏林比区•位于斯德哥尔摩西面10-15公里,有地铁和高速干道与母城保持联系。•由三座新城组成,魏林比城设计了一个为8万人服务的城市中心,并与相临两个新城有密切交通联系。•利用地形,新城中心位于山顶上,铁路从中心下面通过,车站架空设于铁路上部;•采用岛式布局和步行区,除车站外设有办公、百货等服务设施。•中心附近有高层住宅,离中心较远处住宅密度较低,多为低层或多层住宅,或松散分布,或成群分布,有高低错落和疏密变化。124.其他国家的新城建设(1)、日本•千里新城的建设标志着城市住宅建设开始转向新城建设。•千里新城——大坂附近,为解决母城的住房紧张问题,建设新城作为城市副中心。•规划人口15万人,面积1160公顷,分为南区、北区,邻里单位组织居住,有12个邻里;•三级结构:新城中心——地区中心——近邻住区中心,交通便利。13(2)、苏联泽列诺格勒•莫斯科附近,原有6.5万人,后扩大到8—10万人;•对外交通:公路、铁路。•规划安置38个生产企业,建立3个无污染工业区,附近设居住;•新城几何中心设有市级中心,两个工业区附近有次中心。•60—70年代又新建系列工业企业和事业、科研单位和机构,城市独立性逐渐增强。14(3)、其他国家•美国——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开始于60年代,有大城市的卫星城,有远离大城市的新建城市。•法国——开始于70年代,规划在全国建立9座新城其中5座位于巴黎周围,包括蓬图瓦兹新城等。15•发展中国家•马来西亚——不发达地区建设新城,引进工业技术和其他设施,以调整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委内瑞拉——新城作为区域发展中心,以减轻流入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并为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徙提供有吸引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16四.50年代新建的大城市——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1.昌迪加尔:⑴选址与规划:•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块坡度平缓的台地上,“这里有一切合适人的尺度”。•总体规划贯穿了柯布西耶的关于城市是一个有机体的思想。•规划占地3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近期15万人,远期50万人。17(2)基本格局•功能区:行政中心、图书馆(文化)、商业中心、大学城、工业区。•城市道路系统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七个等级,形成棋盘状道路系统。•居住用地按邻里单位进行规划,邻里单位横向贯穿有传统的商业街,纵向贯穿的绿带,其间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动场地。18(3)规划的缺点•建成后从效果上看建筑之间间距过大,城市公共空间空旷单调;•建筑与环境没有密切结合,城市氛围不够亲切;•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内容考虑不够;•下层居民设施不足,产生阶级分化;•总体而言,昌迪加尔规划意图偏于概念化,对印度国情考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政府树立纪念碑的需要。192.巴西利亚⑴巴西利亚规划•规划目的:改变巴西的工业和城市分布过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开发内地不发达的地区;•戈亚斯州高原上建设新城,定名为巴西利亚。•构思:平面犹如“飞机”,1960年初具规模。20规划布局•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相交构成,城市三面均有人工湖围绕;•东西主轴线东端是三权广场,西端是城市铁路客运站,东段布置中央政府各部大楼,西段布置市政机关;•南北轴线呈弧形翼状,两侧布置居住街区;•少数工业布置在火车站一侧。21⑵规划实践的不足•基本居住街坊划分太小,没有布置热带城市居住用地非常需要的街坊内部绿地;绿地只是沿街的开敞草地;•长长的居住街坊中偶有开敞草地外,街道景观单调;•城市交通线路特别长。•规划过分追求形式,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传统较少考虑。22五、50年代欧洲的古城保护和古建保护•背景•现代建筑运动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文化予以忽视;•战争对建筑艺术的破坏(1)意大利的古城与古建保护•古建与古城保护需要科学技术、经济、法律政策的共同作用。•从总体规划入手,采取避开古城另建新城得规划手法,古城部分全面保护它的古老原貌,新城部分尽量发挥现代化的优势。23(2)罗马保护•分为三个圈层:绝对不动区、外观不动区、新城发展区。•绝对不动区域,城市格局、街道、古建筑均按原貌保存,对地面上的遗迹采取在不恢复原状的前提下保护现状的方法。•外观不动区域采取修复古建筑,外观上保持原貌,内部可适当改造,完善内部设施,改造街道以适应现代交通。•新罗马城发展区则采用现代的方式进行建设。24六.50年代的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1.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域范围内各项建设进行综合布局的规划。区域规划是一个地区战略性和综合性的长远规划,在一般情况下,它既是编制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基础,又是区域内各城镇编制城市规划的依据,其规划期限一般不短于20年。50年代欧洲一些大城市地区和一些重要的工业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区域规划工作。252.“克里斯塔勒模型”的实践•50—60年代荷兰就开始在海岸线周围地区大面积围海造陆形成的几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按照克里斯塔勒的理想城市体系模式规划居民定居点和交通网络,城镇正六边形分布。263.增长极核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核心思想:重点发展极核城市,以重点带动其经济腹地发展。•主张:把工业等建设快速地在少数条件较为优越的极核城市,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使得这些城市在经济上能够快速发展,促进极核本身的增长和繁荣。•促进区域发展的原因:当这些城市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发展将会越来越受阻力,城市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劳动力短缺,环境恶化,促使城市的资本和技术开始向区域内其他城市扩散,从而最终带动区域内其它城市的发展。274.城市集聚区(1)定义•若干城镇密集分布发展形成的地区,又叫城镇群。在一个城镇集聚区内,有若干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它们大小不一,性质各异,但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有密切的联系。(2)城市集聚区的两种类型•从形成和组合方式主要有两类:①以某个大城市为核心,逐步向外扩展,在其周围形成若干中小城镇;②由若干座规模大致相当的城市组成的多核心城镇集聚区。28(3)兰斯塔德城市集聚区•兰斯塔德,意为环状城市,包括政府机构集中的海牙、港口和重工业城市鹿特丹、旅游和文化事业中心阿姆斯特丹、以及若干较小城镇。•这些城镇集结形成马蹄形状的环状城镇群,中央保留大片称为绿心的农业地区。29兰斯塔德的特点•将一个大城市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分散到若干大、中、小城市中,形成了相互之间既分开、又有联系的有机结构,成为了有明确职能分工的多中心城镇群。•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能分工,发挥不同的作用,相互间功能互补,保持密切的城市联系,又被称为“多中心型”大都市。30(4)城市集聚区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工业或人口高度集中的城镇集聚群可以产生较好的生产协作条件,有利于城镇间多种职能相互补充,减轻集中型大城市的过重负担,促进较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经济、技术、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31城市集聚区缺点•如果城镇集聚区不加以引导、控制,让其自发地、无规律地发展而造成工业生产和人口的过分集中,可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发展混乱和生态恶化现象;•另外集聚区中的一些居民居住和工作不在同一城市,交通时间长;•各城镇之间往往缺乏统一的行政管理;•城镇联系密切,交通量大,需增加城镇间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等。32七.team10的《杜恩宣言》与簇群城市•以史密森夫妇、凡*艾克等为代表的建筑师向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提出了挑战,抛弃了“功能城市”的理性主义观点。•“空中街道”恢复被人们遗忘的街道概念。33《杜恩宣言》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应按照城市、村镇和住宅的不同特征去研究人类居住问题。新的城市形态应综合体现现代城市流动、生长、变化的复杂性。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起来,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34现代城市的复杂性•城市流动——现代城市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表现为各种流动形态的和谐交织;•城市生长——任何新东西都是在旧机体中生长出来的,这样可以利用旧城市的韵律和秩序;•城市变化——城市一些内容需要相对长期的固定,变化周期长,是城市统一的基础,但从流动、生长和变化出发簇群城市首先应体现易变性,城市更新周期缩短,居民居住方式是多变和多样的。35簇群城市•以线型中心为骨干而多触角蔓延扩展,线型中心为居民提供联系通道和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它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活动的改变而不断更新,住宅也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