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时代后,正逐步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按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包括所有的人类发明与发现,主要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知识经济强调知识和信息是经济的基础,强调科学技术在经济中的突出作用,强调人力资本与学习的重要性,强调政府在知识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的逐步形成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与增长的必然结果,它呼唤一定的经济增长理论与其相适应并提供政策导向,迄今为止较全面地解释知识经济形成及其要素的经济理论是所谓“内生增长理论”(TheTheoryofEndogenuousGrowth)或“新增长理论”。初始于八十年代中期、成型于九十年代初的这一增长理论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也就是说,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在职学习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发展、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出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为正的结论。相比较而言.现代新古典增长理论虽也看到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只把它们视为外生因素,所以后者也被称为“外生增长理论”。就知识经济社会中财政政策含义而言,内生与外生增长理论之间存在着分歧。虽然绝大多数财政经济学家一直认为财政政策会影响经济增长(如扭曲性税收的负效应,累进税对储蓄倾向的不利影响以及增税动员额外资源以提高公共投资水平等等)。但外生增长论却认为,长期经济增长完全是由经济体系之外的外生因素决定的,因此无论采取什么政策,长期增长都不变,换言之,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充其量只有短期效应,而不能影响长期增长;而内生增长论则认为,一国的长期增长是由一系列内生变量决定的,这些内生变量对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是敏感的,并受其影响。如果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决定的,则关键在于经济行为主体(特别是政府)如何能够影响增长率的大小。“因此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内生增长论的政策观点符合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财政政策在知识经济中的适用一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内生增长理论的财政政策含义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一方面一国的财政制度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必须努力促进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说来,按照内生增长的因素,我们至少可以概括出促进知识经济发展与增长的三大财政政策措施:第一、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措施:政府直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政府提供税收刺激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第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措施,政府直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政府提供税收刺激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投资基础设施。第三,增加研究与发展投资的政策措施,或者政府直接增加研究与发展投资,或者提供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增加研究与发展的投资。【内容提要】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1995-2000年期间经济增第与信贷规模、国际收支进行了预测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九五”期间,若中国的出口增长率能够保持11.5%以上的话,GDP增长率不宜超过13.5%,货币增长率不宜超过13%;若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只能维持在6%左右,那么,GDP增长率宜超过8.5%,否则,较高的GDP增长率将会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国际储备产生不良影响。一、波拉克模型波拉克(J·J·Polak)建立了一个简明又高度概括的货币模型,该模型侧重研究一国的产出与信贷增长和国际收支的关系。模型最初是在波拉克的《对收入形成和收支问题的货币分析》一书中提出的。随后又有所修改并应用到若干个国家,应用的成果发表在J·J波拉克和L·鲍伊森诺尔(L.Boissonneanlt)的《收入和进口的货币分析及其在统计上的应用》上。从广义上讲,波拉克模型可视为相互依存的联立方程系统,即货币存量(MO)、名义收入(Y)、进口(M)和国外净资产(NFA)的联立方程体系,出口(X)、资本流动(CM)和国内净信贷(NDC)等外生变量中,一旦其中有一个发生变化时,这些变量的数值就会变化(见下图)。波拉克模型波拉克模型可表述为以下联立方程组0m1(1)0k1(2)(3)(4)第一个关系式是一个行为方程式,表明t时期的名义进口是同期名义收入的函数;常数系数m是进口倾向。方程式(2)指出(1)在名义收入和货币存量之间有一种比例关系;常例1/k为货币流通速度(Yt/MOt),并假设它在所有时期均不变。这意味着收入的增长将等于货币数量的增长乘以倾向流通速度。联立方程组中的式(3)和(4)是定义公式(恒等式),前者表示银行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后者表示国际收支结构。模型中货币的定义既可以广义(货币+活期存款+准货币),也可以是狭义的(货币+活期存款)。采用广义定义意味着关系式(3)中的MO包括准货币,同时对货币流通速度1/k也应做相应地解释。如果采用狭义货币定义,国内净信贷(NDC)就要解释为国内信贷减去准货币形态的银行部门对政府我负债的银行部门对私人部门的负债,这样在逻辑上才能前后一致。将上面两个定义公式合起来,就得出:同时令:这样上式就变为:即:则上面的联立方程可变为下列简化的形式:0<m<1(5),0<k<1(6)(7)外生变量的变化对内生变量M、Y和MO影响可从上面的结构形式中看出。在参数给定条件下,A的变化将会通过Y和MO的变化影响M。但M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MO和Y,从而产生第二轮效应,但这次变化方向相反,如此循环往复。只能把所有轮次的效应考虑进去,即求出模式的约简型(所有内生变量都用外生变量和滞后的内生变量表示)才能计算出净效应。对约简型的研究,还有助于弄清该联立方程组的特点和性质。因为M是与Y成比例的,Y是与MO成比例的,所以,如果首先求出MO,然后用该比例求出Y和M,这样就能使求取约简型化式的计算程序减至最小限度。将(6)代入(5),就有:Mt=MOt然后,将这个结果代进(7),得:即:这是一个一阶线性差分方程,其解为:(8)从这个公式很容易得出:(9)然后:(10)约简型清楚地表明,波拉克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这就是说,一个外生变量的变化对任一个内生变量产生的总效应不仅发生在一个时期,而且分布于无数个时期,因此,公式(8)揭示,t时期出口的增长将使同期的货处接系数的比率增长。然而,即使出口在t+1时期无变化,t+1时期的货币也会增长,它的增长等于最初的出口增长乘以系数。以后所有时期都比与此相类似。在方程式(9)和(10)中也可观察到相同类型的效应。由于模型是动态的,就产生了稳定性的问题,亦即A的一次性增长对内生变量的分散效应之总和是否是一个有限数或趋向为一个无限数的问题。如果是前者,则说明模型是稳定的。否则模型是不稳定的,并且实际用处有限。从约简型看出,这类效应是按为共有比率下降的,在有k和m的假定值后,它小于1。因此,各内生产量上的分散效应之和是一个有限数,即:MO等于Y等于M等于A增长一个单位对每一个内生变量的影响称为乘数。第一期效应常称为影响乘数。N期的截断乘数为第n期末总效应的一部分。总效应通常称为长期乘数。从上述讨论可知,由于外生扰动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货币、收入和进口的变化不都全部地发生在一个时期内,而是发生在许多时间,从理论是说是在无数时期之内。从实际角度出发,我们感兴趣的也许是调整的速度,亦即总效应中的大部是在少数几个时期还是许多时间内发生。这取决于共有比率的绝对值。一般来说,共有比率的绝对值越大,调整速度越慢,反之亦然。还应注意,不管外生扰动因素是来源于出口、资本流动、国内信贷,还是其中几种因素的综合,乘数都是相同的。因而可以将3个外生变量合为一个项A来进行讨论。如本文开始时提到的,波拉克模型的重点放在信贷增长和国外资产的之间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可由下列清楚地表示出来:但因而令以及=b,我们得出下列△NFAt和△NDCt的线性反向关系式:(11)因此,信贷增长意味着资产的减少,反之亦然。二、波拉克模型的参数估计模型的参数可依据模型中的与变量有关的历史数据(时间序列)加以估算。借助于已有经济计量技术,从这些资料可以得出参数的数值。对技术的选择取决于模型的高定、现有资料的性质和模型的目的。然而,在选择某一技术和提出统计推断之前,有必要了解模型中变量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统计值。(一)变量的统计定义根据本文的目的,采用了下列定义:收入(Y)等于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资产(NFA)表示银行系统的国外净资产。进口(M)包括对商品和非要素劳务的支付。出口(X)包括从商品和非要素劳务获得的收入减去对国外的净要素支付。资本流动(CM)包括国际收支中所有未归入进口、出口或储备流动之类的项目,因而CM=M-X+△NFA货币(MO)定义为货币与准货币之和。国内净信贷(NDC)定义为国内信贷。(二)统计数据与上述变量定义相对应的中国统计资料来源于国际贷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年鉴》。这些资料包括用现行价格表示的1984-1994年的年度观测值。为简化起见,存量的变量数据(MO、NFATNDC)以年末数据为准。(三)模型参数m和K估计首先,对方程Mt=mYt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其结果如下:Mt=0.1673Yt(0.0069)样本区间:1985-1993年R-Square=0.938,AdjustedR-Square=0.938,DW=0.4564,SSR=11484.87要采用上面的估计结果进行预测分析,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要检验Mt=m0+mYt中的常量m0=0;2.由于DW检验值仅为0.4564,因此,需进行自相关核正;3.由于Mt和Yt均为内生变量,对该方程的估计需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要检验Mt=m0+mYt中m0=0,需进行以下无约束回归分析:Mt=-73.3444+0.2043Yt(22.4699)(0.0123)R-Square=0.976,AdjustedR-Square=0.972,DW=0.6139,SSR=4553.754采用以下F检验对H0:m0=0进行检验:由于F0>Fr,.n-k-1=F1.7=5.59(5%显著程度),拒绝原假设H0:m0=0。这说明采用Mt=mYt不合适,应采用Mt=m0+mYt较为合理。采用一阶自相关AR(1)对Mt=m0+mYt进行估计的结果如下;Mt=-107.9748+70.4883YtAR(1)=0.7178R-Square=0.9846AdjustedR-Square=0.9795,DW=0.9136,SSR=2854.312该方程中,由于Mt和Yt均为内生变量,因此,对该方程的估计最好采用工具变量法或二阶段最小二乘法。用外生变量NDCt和Xt作为工具变量,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的结果如下:Mt=-987483+0.2189Yt,AR(1)=0.6886(61.3548)(0.0246)R-Square=0.9846,AdjustedR-Square=0.9794,DW=0.9426,SSR=2863.122上面的估计结果中,除DW之外,其他各指标都不错,因此,这个结果可以用来进行预测。DW的值不显著,可能是由于1985-994年这段估计区间内,中国的进口除收入影响外,还有很多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残差的自相关,而且其机制可能远比AR(1)复杂,例如,进口的限制、外贸体体制的变革等。采用以上同样的估计过程,对Yt=a0+a1MOt用NDCt和Xt作为工具变量,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的结果如下:Yt=324.2184+0.8379MOtR-Square=0.9826,AdjustedR-Square=0.9801,DW=1.6449,SSR=75452.93这样,中国的波拉克模型可写作:Mt=-0.987483+0.2189Yt,AR(1)=0.6886Yt=324.2184+0.8379MOtMOt=△NDCt+△NFA+MOt-1△NFAt=Xt-Mt+CMt三、波拉克模型的应用波拉克模型是用来做预测和制作货币政策的,尤其注重国际收支。如上面提到的,如果给参数m和k赋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