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洁度,控制混凝土表面蜂窝、气泡、麻面、错台、挂帘的出现,防止表面出现裂缝,保持表面混凝土颜色一致。目前架子队施工的梁部局部存在混凝土颜色不一致、气泡、麻面和错台。分析原因和处理措施有以下几点:1、原材料。不同的材料拌和的混凝土,浇灌后外观会有一定的差异。为确保施工质量,目前采用的水泥、粉煤灰、矿粉和沙石料均有固定的供应商,且认真取样送检,同时严格控制中砂与碎石的含泥量,选择良好级配的碎石,先检测合格才可使用。目前石子在进场后均对含泥量进行了检测,对于含泥量超标的全部进行筛洗处理,合格后方才使用。2、模板。模板处理是影响混凝土外观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如果除锈不到位涂刷脱模剂,混凝土外观就会出现红锈色或泛黄;脱模材料不得使用废机油,使用废机油直接的后果就是混凝土表面出现泛黄,掩盖了混凝土的本色。目前采用的侧模是钢模,底模是竹胶板。模板处理的第一步是清理表面的污物,然后底模在混凝土浇注前用水冲洗干净,侧模再利用磨光机进行打磨除锈后涂刷专业的脱模剂。3、坍落度。混凝土成型后,坍落度对其表面气泡数量和大小不同、颜色也有差别影响较大。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料,成型后表面气泡少而大,色泽较深;坍落度较大的混凝土料,成型后表面气泡小而密集,色泽较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同一构件、相接或相邻构件,混凝土坍落度相差不宜超过3cm。每一构件混凝土浇灌时,在后盘和浇灌点实测坍落度,并不少于两次。坍落度损失不大于2cm。并且严禁在现场加水。4、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下料在混凝土的入模和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浆不可避免地要溅到模板上,并且有可能形成初凝,模内操作人员如不清理,则会使先后不同时间人模的混凝土发生离散,混凝土脱模后,由于溅点凝结不牢而脱落,形成麻面现象,而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为此,要求操作人员随着浇筑高度的上升,位置的变化,清理模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经过多次反复抹压和收光。2)混凝土分段分层混凝土的浇筑必须分段、分层地进行浇筑作业。(1)在混凝土拌和物未初凝的可重塑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拼茬和分段接茬,而混凝土搅拌、运送能力能确保混凝土供料及时;(2)根据混凝土浇筑时气温条件,防止混凝土浇捣面上水分蒸发过多造成接茬不良。若发生混凝土拌和物表面失水而初凝的“假凝”现象时,可先用振捣棒振动,使其液化后再接茬浇筑。分层40~50cm一层为宜(约为振动棒作用半径1.25倍),每层混凝土顺次、连续进行等厚浇铺。结构模板有限角度倒坡时,混凝土铺至内侧倒坡以下5cm,把坡顶留出,便于排气泡。混凝土分段分层的后段与前段或上下层之间的浇筑间隔时间,在常温气候条件下,以2.5h为宜。虽然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迟于10h,但混凝土拌和物(不掺缓凝剂时)的初凝时间一般为4h左右。当水泥初凝时混凝土失去塑性,终凝时混凝土开始产生强度,如果比初凝时间少1h的时间内拌和物接茬,振捣时透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混凝土表面不会留下接茬痕迹。如果超过了3h或4h;当混凝土已经接近其初凝,或混凝土失水过多上下层间插捣困难,即使勉强振捣,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塑性差异过大,难于均匀分布,结果形成色差带或冷缝式色差;如果当下层混凝土已经失去塑性而达到完全初凝状态式混凝土接茬,则必然造成冷缝。3)早振容易出现的问题①混凝土拌和物有流动现象,砂浆与骨料分离或水泥砂浆泛出向低处漫溢;②再浇混凝土时,随混凝土浇筑量增加,混凝土液化面上升,则富水泥浆上浮,紧靠侧模面,形成色差带;③倘若振捣时过振,会出现水波纹似的云状或鲮状色斑。4)过振容易出现的问题振动延时过长,混凝土易产生离析、泌水。离析状态较重的,混凝土骨料分离,显露砂石;轻的则出现泌水、砂线、砂斑。振捣要求:一是模内看得见的混凝土,以现象观察为准,混凝土振实特征表现为:混凝土已无显著沉落、表面呈现平坦,混凝土已不冒气泡、混凝土开始泛浆。二是对能见度低或阴角部分,以快插慢提的速度为准,一般塑性混凝土采用通常的插入式振捣棒,整个过程的累计振捣时间为25s左右,即按本层混凝土厚度做振捣动作:①“快插”,用1~2s时间尽快插入后上下抽动2~3次,以助混凝土沉落稳定;②“振捣”,振捣棒于插点不提动,用10s左右时间振捣;③“慢提”,振捣棒往上提时慢速提动约用15s时间(即按每次3~5cm速度上提,每提一次停1~2s时间),振实并排气。振捣棒提快了,混凝土中的气泡排除不好。振捣作业注意事项①振捣棒插点间距,最大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1.5倍。中型50振动棒通常控制为40cm等距离移动,便可防止漏振现象发生。如前后2根振捣棒工作,其互相距离,一般为3~5m.②要离开模板拼装缝20cm左右,因拼缝处是容易渗水漏浆的薄弱环节。③振捣棒作为混凝土的振捣工具,切莫用于振赶混凝土流动,防止砂浆散失而失去均匀性。亦不得将振捣棒卧下来(呈水平状态)振捣,否则表面泛浆严重,导致产生层次(带状)色差。④掌握振捣时间或速度,如拌和物较稀时,相应缩短振捣时间,减少抽动次数,防止过振。5、混凝土的拆模和养护拆模的时间控制不好会对混凝土外观造成影响,拆模过早会导致混凝土面粘模、缺棱掉角;过晚会增加拆模难度。目前架子队的拆模标准为:0#块以温度控制为准,当芯部温度降到70°C以下后方可拆除内模,其他块段以达到75%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内模,其余模板均要求在达到设计强度90%后方可拆除,为此安装测温元件和在现场放置同条件养护试块,通过测定数据和试验确定拆模时间。在拆模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面被撞。混凝土拆模后的养护对保证混凝土质量至关重要。养护不及时或不到位都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达标,还会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起皮等缺陷。梁表面可用土工布覆盖,在覆盖之前和养护过程中,洒水保持湿润。养护应在拆模后立即进行,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混凝土拆模后应注意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防止施工机械、工具碰撞墩柱和盖梁等施工成品。6、结构混凝土表面修饰的工艺措施○1大面积修饰干修法:拆模后,立即采用一定比例的半干硬性水泥砂浆,把混凝土表面散布的较大气泡眼填实、刮平后1~3h内,采用一定比例的黑、白水泥调制成中稠灰浆,进行展延性补浆,范围是细小的气泡带、气泡群。两道工序后,间隔一定时间,将补浆面打磨平整。最后采用一定比例的黑、白水泥混拌干灰,并用棉纱头将混凝土面全面抹擦一遍,待自然静置过夜再进行覆盖洒水保养。该法适用于混凝土面无大的跑模漏浆、蜂窝麻面等外观缺陷。湿修法:先用水冲洗混凝土表面,接着用一定比例水泥稠浆,将混凝土面全面披刮一遍,待面干发白时,用棉纱头擦除全部浮浆,再遵循干修法中的前两道工序方法进行两遍补浆,待达到干凝状态后,再对补浆面作第一次打磨并洒水养生。之后的二、三天,重复以上工序。该法适用于修饰混凝土面残留气泡眼较大较多或明显的混凝土离析砂斑线、泌水迹、浅层蜂麻、色差。○2局部蜂麻的修饰将蜂麻面周边外延2~3cm范围内的表皮混凝土剔掉,剔深2~3cm,并挖除蜂麻部分的表面浮浆,浇水湿润后,采用湿修法补浆、打磨,最后对局部或连同大面范围,采用适当比例的黑、白水泥干灰干擦一遍。结构混凝土表面经过局部修饰和大面积修饰后,仍不能达到令人满足的效果,可采用喷涂修饰法清除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