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地方课程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编排体系《传统文化》: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本学期学习“名胜佳境”、“艺术乐园”这三个单元。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环境教育》: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为:开动脑筋、畅所欲言、探究园地、沉思默想、齐心协力、走出校园。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了解天气、星星等自然现象,发现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安全教育》:教材以下列形式呈现——导语:揭示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文字叙述:对所学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告诉学生具体做法;信息链接、特别提示:针对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案例分析:列举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反思;阅读与拓展: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将人际交往、预防和应对校园和网络安全几个范畴的内容穿插安排。每课中除了案例描述、分析总结之外,还有信息链结、特别提示、阅读与拓展版块,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指导。(二)教材特点《传统文化》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环境教育》:教材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贴近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提出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一些自然现象,认识污染现象和防治污染的方法,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技能,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安全教育》: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使广大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2.通过开展校园和网络安全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校园生活中和虚拟网络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3.人际交往方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全面指导,注重实践性、实用性。(三)教材的内容和地位《传统文化》:“名胜佳境”部分包括《蓬莱仙境》、《蒲松龄故居》;“艺术乐园”部分包括藏头诗、回文诗、宝塔诗、拆字诗、形意诗等《趣味诗歌》。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环境教育》:包括如下内容:生机盎然的乡村、小区的变迁、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色彩斑斓的自然界、融入自然地生态住宅、向海洋索取淡水、山东的旅游资源、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做个环保志愿者。其中,生机盎然的乡村、色彩斑斓的自然界属于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范畴;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融入自然地生态住宅、向海洋索取淡水、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做个环保志愿者均属于环境保护的范畴。《安全教育》:包括如下内容:色彩斑斓的自然界、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小心烧烫伤、别让生命之花在水中凋谢、野外生存有办法、你参加意外伤害保险了吗、如何应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爱护地球家园。这些内容大部分属于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模块,爱护地球家园属于环保教育模块。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将以《安全教育》的学习为主,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渗透于整个学习过程、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四)教材的重点:1、《名胜佳境》2、生机盎然的乡村、地球能养活多少人3、小心烧烫伤、爱护地球家园教材的难点:1、《趣味诗歌》2、融入自然地生态住宅3、如何应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五)本学期学习的基础及应达到的水平本学期的内容是在前五年多对传统文化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三——五年级接触到《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具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结束这学期的学习后,学生的文化素养应更为丰富,体会到古代圣贤做人、处事的艺术,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精炼和音韵美。学生一些自然现象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能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懂得珍爱生命,重视安全,拒绝诱惑,远离毒品,防范伤害。三、教学目标1、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在读、诵传统文化课文的过程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3、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的能力。4、通过活动,了解感受社会主义的和谐新农村;了解小区的变化、完美居住小区的标准;了解什么是清洁能源、我国的能源消耗情况;了解自然界五颜六色的原因;了解保护色的知识;了解什么是生态住宅,生态住宅的特点;了解海水是如何变成淡水的;了解山东著名的旅游资源以及新开发的专项旅游。5、在学习中知道清洁能源的应用情况,如何开发新的清洁能源。知道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建设目标;知道如何保护山东的旅游资源。6、与生活实际进行对比,进行创造性设计。7、从世界人口增长图例中,分析人口增长情况,知道地球上人口分布情况,并了解一些减缓人口增长的措施,了解人口与资源问题。8、通过学习能自觉做一名环保志愿者。9、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在非常情况下能见义巧为。10、知道什么是肠道传染病,了解肠道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能够在传染病到来时不惊慌,形成一定的应对传染病的能力。11、了解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发生烧烫伤,学会一些预防和处理烧烫伤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12、知道私自到野外的河湖池塘等地游泳的危险,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13、学习、掌握在野外辨别方向、寻找水源和食物、寻求救助的方法,提高学生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14、知道保险的主要作用,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保险种类。15、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16、培养在生活中的安全意识,知道安全问题无处不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进度表周次教材课节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1安全教育第8课见义巧为1收集见义勇为的事例2传统文化第11课蓬莱仙境13安全教育第9课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14环境教育第10课生机盎然的乡村15安全教育第10课小心烧烫伤1调查了解烧、烫伤的处理方法6传统文化第12课蒲松龄故居1调查蒲松龄的资料7安全教育第11课别让生命之花在水中凋谢18环境教育第11课小区的变迁19安全教育第12课野外生存有办法110传统文化第13课藏头诗1调查藏头诗的资料以及各种藏头诗11安全教育第13课你参加意外伤害保险了吗1调查保险的种类12环境教育第12课取之不尽的清洁资源1了解清洁资源13安全教育第14课如何应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114传统文化第14课时回文诗1调查回文诗的资料以及各种藏头诗15安全教育第15课爱护地球家园116环境教育第13课色彩斑斓的自然界117---20期末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