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美妙的琴声教学目的:1、学习即可斯洛伐克的歌曲《美妙的琴声》,通过了解音乐家德沃夏克的生平,加强学生在歌曲表现中的感性体验。2、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及X.X的节奏型,使学生能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介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生平事迹及歌曲的写作背景。安东尼·德沃夏克AntoninDvorak(1841-1904),捷克作曲家,生于一个小旅馆主和肉商的家庭,十六岁时进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后入布拉格临时剧院(后改建为国家剧院)乐队拉中提琴,并正式开始创作。首次为音乐界所注目的作品是表现爱国热情的赞美诗《白山的子孙》。翌年,辞去剧院乐队职务,到教堂作管风琴师,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创作,后结识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大力推荐他的《摩拉维亚二重唱》,使其在世界上流行。他还与汉斯·里希特、汉斯·封·彪罗、柴科夫斯基等人保持着诚挚的友谊。曾被邀九次访问英国,旅行德国、俄国,并亲自指挥作品的演出,倍受欢迎。1891年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配器和曲式教授。同年2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荣誉音乐博士学位。1892年被邀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此间,他写了最著名的《新世界(第九)交响曲》。回国后,继续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任教和进行演出活动。1901年升任院长。他的室内乐、序曲、交响诗、歌剧和歌曲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作品。二、播放歌曲《美妙的琴声》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妙三、引导学生朗读歌词四、教唱歌曲《美妙的琴声》五、学生练习演唱师引导学生进行“渐强、渐弱”等表情处理六、小练习:见书P课后反思:课题:欣赏《新春乐》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小提琴曲《新春乐》,感受乐曲那明朗、朴素的民间音调和它所描绘的人们在欢度新春佳节时那种欢欣、喜悦的情趣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2、知识与技能:能感知乐曲《新春乐》中欢乐喜悦和委婉抒情两个鲜明主题的情绪区别。33、过程与方法:运用谈谈自己过年的体会,并交流收集中国过年的风俗资料,展开音乐欣赏《新春乐》教学重点:1、简要介绍西方关于“春”和“年”的不同理解和庆祝形式2、引导听赏感受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活动过程。教学时间:3课时课堂活动第一课时1、导入师:你们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师:那请你们告诉老师春节里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师:今天我们就要欣赏一段音乐,名字叫《新春乐》,你们能感受到音乐中的小朋友在春节中做什么吗?2、初听完整地听一遍音乐。了解乐曲的主奏乐器——小提琴。让学生感受乐曲中有不同的情绪。3、感受音乐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体会乐曲中的两个不同主题的情绪。4、分段欣赏先欣赏第一主题旋律,感受第一主题的情绪。(情绪非常活泼、欢快,充满了过年热烈、热闹的气氛。)4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过年的时候放鞭炮等快乐的场景。请学生看着书哼唱第一主题的旋律。再欣赏第二主题旋律,感受第二主题的情绪。(情绪委婉、抒情,表现了一种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哼唱第二主题的旋律。5、再次欣赏再次完整的欣赏一遍音乐,请学生用舞蹈动作来表演。最后老师总结:这首《新春乐》是中国作曲家茅沅的作品,描绘中国人过年的情景,而前两节课中所欣赏的《春之声》是表现西方人迎接新年的场面。6、复习欣赏歌曲《春之声》,回忆它的表现方法、人文背景等。简要的了解中西方关于“春”或者“年”的不同理解和庆祝形式,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习俗。第二课时拓展活动1、请学生回家后收集中国不同民族的过年习俗,以及西方不同国家的过年习俗。设一个疑问:西方的“新年音乐会”上庆祝新年的音乐多用谁的作品?用什么乐器、乐队表演的?(多用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或者“波尔卡”,由管弦乐队演奏。)中国民间(尤其是北方)庆祝新年的音乐大多数用什么样的乐器?5(锣鼓、唢呐等打击、吹管乐器为主。)2、还有哪些中外歌曲(乐曲)是表现新春佳节欢欣、喜悦气氛的?(回家后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交流)第三课时展示活动布置教室、开一个新春音乐会。参考节目单:《好日子》《拜年》《新年好》《恭喜恭喜》亲历感悟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本次音乐活动,利用欣赏《新春乐》的契机,让学生回顾春节里最难忘的事,了解中西方过年的不同习俗,区别比较中、西方新年音乐作品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习俗。课后反思:6课题:我和提琴教学目标:通过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民族风格以及音乐风格,体会歌曲所表现得欢快具有舞蹈性的情绪。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教学重难点:1、3/8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在歌曲中的表现。2、歌曲中的弱起拍,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软件、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导入1、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欧洲的美丽的国家挪威它位于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出示北欧地图)“挪威”的意思为“通往北方的路”。它的首都是奥斯陆,是挪威著名的港口,也是全国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花是石楠花。2、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挪威的知识,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挪威民歌,大家想不想听?让我们听一听,这首民歌讲了一件什么事?(体出示歌谱,7听范唱)寓教于乐1、歌曲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讲一讲?你来讲(作者养了一头黄牛,每天都快乐的和黄牛生活在一起,但是后来却用黄牛换来了一把小提琴,后来天天用小提琴演奏动听的音乐,快乐的挪威人天天凑在一起唱歌跳舞,生活得快快乐乐。)作者把喜欢的黄牛换了一把心爱的提琴,说明作者更喜欢什么?(提琴)2、故事讲得真好,谁给歌曲起个好听的名字?《快乐的提琴》,《快乐的生活》很好。老师也起了一个名字《我和提琴》。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3/8拍的挪威民歌《我和提琴》,这是一首三拍子歌曲,大家非常熟悉的3/4拍歌曲《法国号》。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我们用拍手来表现。(法国号音乐)。大家表现得很好,3/8拍和3/4拍都是三拍子节奏不同的是3/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3拍,3/8拍则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3/8拍的强弱规律也是强弱弱,指挥图示是这样的。(课件)我们再来听一听《我和提琴》这首歌曲,仔细体会3/8拍子节奏,可用拍手表现,也可用指挥图示表现。4、同学们表现很好,三拍子的舞步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跟音乐试一试。大家表现的很像挪威人,因为挪威人都能歌善舞。5、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绪?(欢快,活泼)6、有没有信心学会这首歌曲,我们只要学会这三乐句,这首歌就算学会了。(课件)第一句是弱起节奏,一二从第三拍开始唱。找同学起来唱,连唱两遍注意第一遍的结尾唱两拍,第二遍从第三拍开始唱也是弱起。8第二乐句有一个附点八分音符(课件)跟老师一起连起来唱。和第一句一样结尾两拍反复一遍从第三拍弱起开始,但这两遍不完全一样,第一遍以5结尾,第二遍以1结尾。我们试一试。第三句是结尾句,请仔细听(教师范唱)跟琴教唱。7、大家学会了吗?我们跟音乐完整的轻声唱一唱试一试,(范唱)你觉得哪一句还比较难唱?8、大家都学会了吗?我们跟琴完整的唱一唱试一试。第二课时表现歌曲1、同学们,大家都唱出了挪威人民欢歌笑语,载歌载舞,幸福生活的心情,下面我们分组表现歌曲,哪一组愿意来为歌曲伴舞?哪一组愿意为歌曲用打击乐伴奏?其他的同学来演唱歌曲吧。2、各就各位,音乐会现在开始吧。拓展创编1、提到了提琴,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我国一首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我国的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一起来欣赏。2、小提琴奏出了这么美妙的音乐真让人陶醉,除了小提琴你还喜欢那些乐器?(扬琴,钢琴,吉他……)你能不能把自己喜欢的乐器放到今天学习的歌曲中唱唱试试呢?(自由创编)找同学起来唱。(学生评,教师评)小结音乐能启迪智慧,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请大家象挪威人那样继续追逐你的音乐梦想,让音乐伴随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同学们,9让我们尽情地唱起来、跳起来吧!学生在《我和提琴》歌舞活动中离开教室。课后反思:课题:天鹅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形体语言,结合音乐去表现天鹅,体会幽静、优美的意境。教学重难点:创造形体语言去表现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的意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共律动,互问好!二、欣赏《天鹅》,提问导入师:既能在天上飞又能在水里游的动物有哪些呢?你觉得天鹅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到一个很美的地方欣赏天鹅吧!(一)、初听乐曲,说说感受。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乘上音乐的翅膀,让我们展开想象,你看到了10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乐曲,静听后,请同学们说说。)师:(出示图片)瞧多美的地方啊!看远处游来了两只高贵的天鹅。(二)、复听乐曲,理解作品。1、听辩乐曲的演奏乐器。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次,听一听那优雅的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表现了什么?(播放乐曲,细听后,请学生说说。)(出示大提琴图片)2、练习:检测学生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小组进行)师:现在每组桌上都有一张题卡,请小朋友轻声讨论后完成。(老师巡回指导)第二课时一、观看《圣桑—动物狂欢节》,作者介绍。师:大家知道这首曲子是谁写的吗?那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VCD)(看后学生一齐回答)二、观看《天鹅湖》,感受芭蕾舞。师:有许多芭蕾舞演员,听到这首曲子后,就翩翩起舞,好象自己就是那优雅高贵的天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吧!(播放VCD)三、表现音乐,翩翩起舞。师:欣赏完了芭蕾舞演员的表演,让我们也来一段吧!1、播放乐曲《天鹅》,师生共舞。112、请几个较好的同学表演。四、课堂小结。师:“丑小鸭”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过吧!相信有一天,我们这群丑小鸭也会变成美丽的天鹅,让我们随着音乐飞出教室吧!再见!课后反思:课题: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目标1、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乐曲情绪并能跟着音乐哼唱主要旋律和部分歌词。2、了解葫芦丝的构造,感受葫芦丝特有的音色,并能够吹奏简单乐曲。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同学们,这节音乐课,看看老师今天都给带了些什么?(出示竹餐垫,夹子,尺等)师:这些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竹制品?2.师:竹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国家就分布着250多种,有竹竿通体紫色12的紫竹,竹竿上带有斑纹的斑竹,还有竿型高大的毛竹和竹叶形似凤尾的凤尾竹……从古至今,竹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许多大画家、大诗人都以竹为题材作画作诗呢!特别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先生就最擅长画竹(同时出示相关书画作品图片)。其实竹除了这些作用以外啊,还可以用来建造房子,今天我们就一起到云南的西双版纳去看看吧!二、欣赏1.片段欣赏师:刚刚看到的景色漂亮吗?走进这片美丽的地方,你听到了什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片段)师:在这片美丽的地方,居住着善良勤劳、能歌善舞的傣族人。说到傣族,同学们会立刻想到什么呢?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么美丽的地方不仅有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色,更有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3.完整欣赏(1)观看《月光下的凤尾竹》视频提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结合刚才欣赏的美丽景色和动听的音乐,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生表述自己的感受。(2)师简介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一首节奏舒缓、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13师:你能说出演奏的乐器吗?(3)出示葫芦丝实物并简单介绍。(出示葫芦丝实物)师:有同学知道葫芦的传说吗?师:欣赏过用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之后,谁来说说葫芦丝的音色有什么特点?(4)师生共同总结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师:葫芦丝是傣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吹管乐器,发音优美、亲切,略带鼻音。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第二课时一、小小音乐会师:其实葫芦丝对于我们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平时在兴趣班上我们也学会了吹奏一些简单的乐曲。下面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