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后勤管理论文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几点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后勤管理论文: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以及农村群众生育意识的转变,农村新出生人口数正呈现逐年下降的势头,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农村小学呈现出校空人少、点多线长的发展趋势。合理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布局,办好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近期,笔者通过对钦州市第一所寄宿制试点学校——灵山县丰塘中心小学六年级寄宿制学校进行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办好农村寄宿学校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在农村教育改革和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一、山区寄宿制学校的基本情况丰塘镇是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的一个山区小镇,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4.7万人。丰塘中心小学六年级寄宿制学校是钦州市第一所农村寄宿制模式学校,该校将辖区内各小学的六年级学生集中一起就读。目前,有12个教学班,学生673人,其中,留守儿童480人,占全镇留守儿童总数的71%。笔者在调查中,明显感觉到,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生活方面对家长的依赖性在减小,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增强。在这个教学“大家庭”里,学生快乐好学、教师欢心乐教、家长赞誉。二、寄宿制模式办学的主要做法(一)因地制宜规划,科学整合资源。利用位于丰塘镇城区内的原镇办初中(文峰中学)的闲置校舍作为校址,建成了占地8844平方米,校舍总面积为3040平方米的寄宿制学校。政府和学校投入资金近80多万元,在原有校舍的基础上,改建了综合实验室2个,微机室1个,购置电脑31台;新修建了能容纳600余学生食堂和600余人寄宿的学生宿舍;添置一批新的学生课桌;改造教师房间12间。(二)创新投入机制,实现多元保障。创办寄宿制小学以来,县、镇两级政府除保证正常的教育投入以外,每年又挤出专款用于保证寄宿制小学正常运转。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同时又启动了“伙食补助工程”。(三)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办学质量。1、加强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该校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领导4人,科任教师23人,职19人。该校创办以来,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专业发展为重点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完善青年教师成长激励机制。2008年秋期2人被评为县百名优秀教师,3人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2、试行生活教师制。每班级聘任生活教师,指导学生管理宿舍内务和学会生活自理等等,做到既是老师又学生的兼职父母3、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职员工管理制度。教职工管理制度有《教师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积分制度》、《班主任工作职责量化管理方案》、《生活教师工作职责》、《保洁员工作职责》等等。4、细化学生管理制度。一是对于学生伙食的管理实行“五常法”管理模式(工作常组织、每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务常规范、人人常自律);二是实行2项常规管理措施:一是每天的晨会由值日领导总结前一天的工作,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学生不良倾向,及时杜绝相关违纪事件发生;二是每天的值日教师根据《学生自我管理办法》进行量化总结公布,及时让学生明白是非,端正行为。每周组织班干部根据《宿舍内务卫生评比方案》进行宿舍内务卫生评比活动;三是成立了篮球、书法、绘画、舞蹈、英语等4个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每周二、四教师辅导训练,并定期展示学生的成果。在课余时间定期播放爱国主义影片,举行读书活动和百科知识竞赛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期间除有“书、画、琴、棋”等现场比赛外还有文艺晚会,形成了“课堂教学有活力,艺术教育有魅力”的办学特色。5、强化将安全法制教育。学生在校内的一切活动,都渗透安全管理,不留盲点。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老师陪伴不许外出。凡是学校开展的各项集体活动,都要有安全预案。学校在夜间统一开灯、关灯,在学生宿舍内做到“三无”(无电线头、无火柴、无蜡烛)。每周五学生离校前以班为单位班主任清点离校学生人数并记录。此外,经常邀请了镇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对师生进行安全以及法制教育。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注重共同管理。为了加强与家长等沟通,共同做好管理工作,学校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填写家校联系卡。校内设置公用电话和留守儿童家长热线,方便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同时利用家长探视学生等机会,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学校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改进。三、宿制学校模式办学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好处(一)教学资源及教师队伍得到优化。一是教学资源得到了优化,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二是选拔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科任教师,科学用人机制发挥了效用;三是通过集中教学研究,邀请各级名师专家指导讲座,结对帮扶等,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三)学校管理体现特色。通过特色德育引领,特色环境熏陶,特色教育吸引,特色办学发展,增强了学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在寄宿制学校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开全开足所有科目,教研活动有声有色,专业特长得到发挥,拓宽学生视野,学习成绩普遍提高。(五)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在生活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自己洗漱、穿衣、整理用品,学会了和谐相处与交往;特别是孩子寄宿后,家长在外务工“安心”,学生在校学习“舒心”。(六)义务教育彰显公平。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缩短了城与乡、校与校之间教育差距,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保证了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四、对宿制学校模式办学问题的几点思考(一)加快寄宿制小学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寄宿制小学创办成功后,由于没有足够的“财力”的保障,学校的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完善。特别是教职工宿舍紧缺的问题,以致寄宿制小学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学生寄宿,教师走教,学生内宿,教师外宿。这必将给寄宿制的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严重的问题。(二)公用经费应该偏向乡镇寄宿制小学。上级有部门划拔的公用经费,城市的非寄宿制小学和乡镇寄宿制小学数额是一样的。城市非寄宿制小学能够把这笔钱全部投入到教学之中。而乡镇寄宿制小学除教学经费外还要支付水电费、校舍维修、体育设施维修等等。这样一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费负担重,管理负荷重,这势必打击寄宿制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三)及时充实寄宿制小学后勤保障人员和学校管理人员,完善寄宿制小学的建制体系。一是寄宿制学校进行封闭式管理。学校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在教室上课、办公室评改作业是老师,在校门口值班是门卫,夜里巡查校园是保安,早晚到学生宿舍是保姆,宿舍调查偷窃案件是侦查员,深夜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是爸爸(妈妈)。从早上6:30分起床,到晚上10:00,教师像一台机器般运转着,后勤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必使安全方面存在隐患;二是编制政策上应“照顾”乡镇寄宿制小学。国家规定,乡镇小学与学生比为1:23。考虑到寄宿制小学的实际情况,上级也给了管理和后勤人员一定的编制名额,但是没有包括专职生活教师、校医、门卫、保清员、饭堂工人等等。笔者认为,在编制问题上,有关部门可以给农村寄宿制小学更多的“照顾”,充实学校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员。总之,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管理方式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家长和社会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相信,通过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为广大农村子女特别留守儿童是创建一个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农村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