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第8册课时教案(已交)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第八册课时教案第1课小小旅行壶课型: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学生搜集资料、观察分析、小组研讨、动手实践、经验交流等多种方法,以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审美设计能力。教学手段:各种旅行壶实物图片、文字提示以及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目的是通过观察分析、探讨交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设计,拓宽学生设计思路,领会设计与应用的关系。如实物图片与文字提示就是引导学生观察研究旅行壶的结构和巧妙构思,从中学习旅行壶的设计方法及功能的实用性。教学内容与目标:应知:通过对旅行壶结构、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应会:能结合生活需求大胆设计携带方便、功能多样的旅行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旅行壶的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让学生感悟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功能与造型的关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难点:处理好功能设计与实用性的关系。学习材料:教师准备:有关旅行壶的实物或图片、声像资料和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学生准备:作业纸和绘画相关工具,以及学生搜集的知识和素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人激发兴趣1.播放音像资料解放军行军时背的军用水壶和小学生旅游时背带形状各异、色彩鲜艳、材质精美的旅行壶。2.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它们的作用是什么?都有哪些不同的外形特点?3.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水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各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小小旅行壶》一课。板书课题。学生观察、欣赏、思考,通过视觉进行体验活动。二、欣赏感知、启迪思维1.课件欣赏:先播放我国古代旅行壶的艺术作品,边放边介绍我国历史悠久的造型艺术。然后播放现代日常生活用壶或欣赏书中各种不同旅行壶的实物图片。2.小组合作、启迪思维: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书中小朋友们的设计作品,他们是怎样大胆构思进行设计的。学生欣赏感知、观察思考。三、小组交流1.引导谈话:通过欣赏学习,你们一定也想出了很多奇妙的构思,下面请同桌同学相互交流,启发学习。2.引导谈话:下面请几位同学到前面讲自己的设计构思。3.引导谈话:同学们构思非常新颖、开阔。请看,老师也设计了一个小小旅行壶,老师的旅行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出示教师反面范作)4.总结引导: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并善于思考问题,谁说一说设计应用课最重要的是什么?5.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无论设计什么,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功能和外形设计,又要考虑设计的巧妙性和实用性。6.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懂得了很多,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刚才总结的设计要求,大胆想象构思,巧妙设计既新颖又携带方便、功能多样的旅行壶好吗?同桌或前后桌同学相互交谈自己的想法。四、参与实践1.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随时启发学生构思,提示设计要求以及材质的选择。学生设计创作。培养学生想象创造和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物以致用”设计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五、展出评价1.在小组内,先由设计者介绍自己旅行壶各部分的设计功能、材料的选择以及在什么场合下使用最合适等项目,来吸引“订货商”。然后由小组成员从造型、实用、功能、材料选择和设计巧妙等方面进行评议并挂牌订货。2.将选择好的作品进行全班展示欣赏,评出“造型新颖奖”“设计实用奖”“功能多样奖”、“设计巧妙奖”等。六、课后延伸本课的学习为我们开辟了快乐的设计乐园,希望你们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以真正的艺术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学生倾听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好习惯。教学反思:学生创作的旅行壶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但有的地方想法好,但不能实现。第2课刻纸课型: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渗透民族民间艺术教育,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特色,并学习几种刀刻的基本方法,运用刻刀完成简单的刻纸作品。在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中体验刻纸的乐趣,增强对剪纸艺术的美感体验。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欣赏、知识、方法、作品等方面的内容。文字内容简单地介绍了民间剪纸艺术的特色;“小知识”部分介绍了阴刻与阳刻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了制作步骤方便学习使用。教材中为学生小组研究和艺术实践提出了具体要求。学生优秀作品中体现了剪纸基本方法的运用,为学生完成作业提供了参考内容。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知道刻纸是剪纸的一种形式,了解剪纸的阴刻与阳刻的特点。应会:会使用阴刻和阳刻的墓本方法完成刻纸作品。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实践体验民族民间剪纸艺术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刻纸的基本方法,运用阴刻和阳刻的方法创作一幅刻纸作品。难点:阴刻与阳刻结合运用的方法,刻纸中的连接方法。学习材料:教师准备:刻纸用具,教学课件,学生优秀作业。学生准备::刻刀、剪子、垫板、彩色纸,剪纸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布置课前准备内容:1.收集民间剪纸。2.收集剪纸文字资料。学生收集资料:收集民间剪纸。一、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二、讲授新课,引入。1.引入新课出示课题——刻纸2.播放教学课件民间艺术剪纸中的刻纸艺术3.介绍阴刻与阳刻,阴刻和阳刻是民间剪纸的主要形式。阴刻——以挖空的线条纹样表现形象,主要特点是画面坚实稳重。阳刻——是先把纹样勾画在纸上,刻去线条纹样以外的部分,主要特点是画面纤细秀丽。很多剪纸采用阴刻与阳刻结合的方法。4.组织小组讨论(1)找找书中的作品哪些地方运用了阴刻的技法?哪些地方运用了阳刻的技法?(2)说一说,在使用阴刻与阳刻的技法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教师演示(实物投影)制作步骤演示:起稿—勾画轮廓——刻纸完成作品提示用刀安全问题。三、看书分析作品,布置作业要求。用刻纸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完成后请你说一说创作体会。四、艺术实践,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辅导要点:。起稿方法,刻纸的要点。观察学习制作方法,了解刻纸基本技法。欣赏刻纸艺术,了解刻纸是民间剪纸的一种制作方法。了解阴刻与阳刻的基本特点。认识剪纸的阴刻与阳刻。欣赏书中作品,了解阴刻与阳刻的运用方法。五、评价展示评价作业:展示优秀作业,组织学生评价作品。小组自评、互评。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六、教学反思:通过刻纸方法的介绍,了解了刻纸的方法。知道了刻纸作品属于剪纸艺术,通过剪纸作品的欣赏,同学们非常欣赏和喜欢中国的传统艺术。第3课刻纸点彩课型: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学方法: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特色、学习剪纸中的刻纸技法、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制作能力。教学手段:本课的意图是在刻纸作品的基础上,运用刻纸作品学习点彩的方法,灵活运用以前所学过的色彩知识,使用水粉颜色完成一幅刻纸点彩的作品。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点彩方法,感受点彩艺术特点,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感受刻纸点彩的艺术特色。应会:学习运用刻纸作品完成一幅点彩作品。在点彩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色彩知识,注意混合色的效果。2.隐性内容与目标:在了解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学习利用刻纸作品完成点彩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表现的能力和创新制作能力,强化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刻纸作品完成一幅刻纸点彩作品,利用色彩知识生动表现内容。难点:灵活运用色彩知识突出主体,注意色彩的混合效果。学习材料:教师:课件、刻纸作品、水粉用具、卫生纸棉纸、双面胶、黑色或彩色卡纸、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上节课刻纸作品、水粉用具、卫生纸棉纸、双面胶、黑色或彩色卡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摆放好学习用具。二、引入新课,讲授新课。1.欣赏学生优秀作业。提问:(1)猜猜作品是采用什么方法完成的?(2)分析作品主体是运用那些颜色混合而成的?(3)分析主体色与背景色是怎样区别的?学生交流活动回答问题点彩;多种颜色的混合;冷暖色、深浅色……了解点彩的基本方法,分析色彩混合效果,学习如何突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点彩的兴趣。2.介绍利用刻纸作品点彩。(1)什么是点彩?(2)怎样点彩?带领学生从书中第6页找答案。讨论交流。学习点彩方法,请学生分别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3.欣赏课件。利用刻纸点彩的全过程。(1)用具材料的使用方法。(2)颜色的混合使用。(3)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法。观看课件,了解用具、材料的使用方法,颜色的混合方法及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法。学习点彩方法,激发学生创新表现。三、作业要求。教师演示并组织学生演示。请用刻纸创作一幅点彩作品。同学之间评价课堂作业的色彩效果。明确作业要求。尝试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刻纸进行点彩。学习掌握基本方法,为完成作业做准备。将刻纸稿固定在黑色卡纸上。学生按要求、步骤完成作业。四、评价作品。是否突出主体?混合运用了那些色彩知识。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1.将刻纸稿固定在黑色卡纸上。2.混色点染主体部分。3.点染背景色,注意突出主体。4.轻轻揭去刻纸稿完成作品。五、教学反思:学生能利用上节课的刻纸作品进行刻纸点彩的创作,方法上基本能掌握,但在色彩的运用上需要进一步的练习。第4课走访民间艺人第一节课型:本课是“综合•探索”领域课程。教学方法:北京的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因材施教,用纸、泥、面、木、竹、草、鬃、秫秸、麦秆等创作了风筝、风车、空竹、兔儿爷……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教学中,介绍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学习和了解北京的传统工艺。教学手段: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美术对美化生活的特殊功能,认知美术的价值和魅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初步认识与美术关系密切、易于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民间工艺门类:脸谱、鬃人、风筝、面塑、剪纸、皮影、彩灯和泥塑。应会:在了解民间艺人的基础上,对某一种民间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初步尝试进行临摹、创作。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对民间艺术、民间艺人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走向社会与人交往和在生活中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进一步了解北京的文化和历史的愿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师生共同选择一项传统的北京民间艺术、民间艺人进行学习和了解。难点:了解北京民间艺术门类,学习民间艺术的实效性。学习材料:依据确定的相关民间艺术搭配相应的工具、材料、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准备上课工具。二、导入新课,上节课同学们知道了剪纸属于民间艺术,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课件:剪纸欣赏剪纸作品。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热爱中国传统工艺。三、讲授新课。1.民间艺人—赵炳诚。2.教材第9页有三幅照片。赵炳诚1931年生于平定东关,伯母、母亲都是剪纸高手。赵炳诚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孩童时代就十分喜爱剪纸艺术。上小学、中学时代,他出手不凡的剪纸作品曾一再赢得师生们的赞誉。分析、研究教材,听教师介绍、将解。3.总结赵炳诚老师剪纸特点:吸取南方剪纸的纯雅、柔美、湿润、清爽,继承北方剪纸凝重、粗犷、豪放、刚毅的特色于一体。了解民间艺人的成长历程。提升学生鉴赏能力。4.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教材中第8页右上角的一幅作品就是赵爷爷“百虎图”中的一幅。赵爷爷还创作了许多祝福、祝寿、吉祥、喜庆、年节、团花、生肖的剪纸,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在许多大型展览中参展。四、制作方法布置作业。制作步骤:1、构思2、画稿3、剪制4、完成。先剪细部,用月牙纹、锯齿纹、圆点等组织画面,要抓住虎的特征,最后剪外轮廓。五、作业要求:新颖、美观、实用。学生观察、听讲后进行设计、创作、剪制。教给学生创作方法,了解艺术作品源于生活的道理。六、作品奖品课后小结布置学生自评和互评。展示作品,相互欣赏、评价。互相了解,相互促进。第5课走访民间艺人第二节课型:本课是“综合•探索”领域课程。教学反思:学生对剪纸艺术充满了兴趣,能认真的欣赏,对剪纸工艺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手段: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美术对美化生活的特殊功能,认知美术的价值和魅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对民间艺术、民间艺人的了解和学习,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