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封闭开放大作文个性自由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作文教学并没有摆脱“费时低效”的状况,也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办法。反思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教学还存在着许多封闭、限制的现象。如训练的空间局限于课堂,时间局限于每周两节作文课,方法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内容局限于命题作文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受传统的“师传生受”等教学观的影响,结果使作文教学形式单一、气氛沉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多元化的世界,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开放的社会需要具有开放意识的人才,开放意识的人才需要开放的教育来培养,开放的教育决定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开放性。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华特有句名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序,才会作成什么文字。”所以,小学作文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必须融作文与生活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参与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中学作文,从而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开放作文体系。一、“大量阅读”为依托,广撷博采刘国正先生曾说:“只要课内不要课外,或者重视课内忽视课外,语文教学都是不完整的,都有是跛脚的,不可能走得快,走得远。”学生在课内学的是方法,课外求的是发展,课外自由地大量阅读是提高习作能力的保证。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靠学生的自学,教师必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以满足其求知心理需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立意谋篇、遗词造句的技巧,养成边读边批、画、钩、注的良好阅读习惯。要求学生遇到生字要查字典,读准字音,理解词意,对难理解的词句。要反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直到理解为止。读到优美的词句和精美的片段,要动笔画一画,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还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那些地方值得学习,发现好词佳句要摘抄到读书笔记中,并熟读成背。2、引导大量阅读,丰富积累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学生进入书海,往往漫无边际,无从下手。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以下几类书:(1)篇幅短小,易于理解,收益较大的书,如童话、寓言等;(2)知识丰富,文字浅显,激发兴趣的书,如科普读物等;(3)故事性强,启发学生做人道理的书,如少年英雄故事,名人传记等;(4)扩大知识视野,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书,如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引导学生去读一读《时间就是生命》一书,加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体会其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献给革命事业的精神,丰满人物形象;如学了《要下雨了》后,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大自然中各种现象的科学常识读物。从而扩大知识面,增国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二、以“生活体验”为源头,开放时空作文教学不应拘泥于课堂,局限于书本,而应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开放,让生活成为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1、树立大作文思想,激励学生热爱生活作文是一个人思想、认识、情感、语言的综合体现。鲁迅先生早年就痛恨把学生关在深宅大院里,只能看见高墙内四角的天空,如井底之蛙,而深深敬慕劳动人民的孩子知识丰富,阅历广泛。的确,如果没有丰厚的生活积累,他怎么能把闰土月下看瓜刺猹童话般的场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被吸引、被感动,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怎么能描绘出千千万万儿童甚至成人都神往的百花园。现实不利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学生周围的现实世界,首先是包罗万象、至善至美的大自然,它呈现出多少神奇的景象!那初升的太阳、绚丽的晚霞、雨后的彩虹、雾中的塔影屋宇、家乡的青山秀水,甚至那砸向屋顶庄稼的冰雹、席卷大地的狂风……无不让人激动、震惊。同时,生活中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孩子们学习的课堂,应该把他们引向平凡而不平凡、平静而又瞬息万变的生活,让他们的心和着时代的脉搏生机勃勃地跳动。2、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增加积累、充实生活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越充实。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可以去旅行,体验大自然的风雨雷电、日落日出;可以走向生活世界,了解超市商场、立交桥、城市环保和乡村变化;可以深入社区,调查社会,采访人物等”。学生在活动中增加见识、得到锻炼,才会有新鲜的收获,有真切的感受,才会觉得有意思、有趣味,才会有倾吐的欲望。比如组织学生“野炊”。这些妖生惯养的孩子平时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次可把他们忙得团团转,搭灶、生火、烧菜,有的点不着火,有的把饭烧焦了,有的菜烧得太咸了,虽然洋相百出,但欢乐之情溢于言表。活动后,他们都迫不及待地向别人介绍,让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有着“鱼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觉。此时,要抓住契机让学生习作,还愁学习不会作文吗?而且他们不仅“有话可说”,还“要说、想说、敢说”,写出来的文章也充满生活情趣。开放,应鼓励孩子走进神秘的大自然,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这样,必然充实开放性作文的大题库,丰富题材内涵的大场面:有校园题材、自然风光题材、社会生活题材、旅行郊游题材、历史故事题材、课本知识题材等不一而足。如此写作,如此积累,开放性作文将能集结成一部个人感观的生活全书。三、“学科融合”为拓展,体现互补开放,就要突破学科分割的界限,构建一个自由渗透的无限空间,即写作主体可以将礼觉认知的触角延伸到另一些学科领域去提取材料,进行互补性的作文构思,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成效。1、发挥思品课的互补功能“文如其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对于作文来说至关重要。思品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其对是非、善恶、美丑有正确的认识,并产生道德行为,形成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所以,要充分发挥思品课的道德认知功能,为作文教学服务。如在《什么是真正勇敢的行为》一课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学习林雨路做的三件中:爬树取鸟蛋、练功砸石头、练习跳山羊“,让学生对什么是勇敢行为从理论上有个初步概念(明理)。接着,再学习”黄继光“、“江姐”等英雄人物,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最后,结合课后题用及学生实际设计的两个“反面”角色,进行辨析。这个“明理”――“激情”――“辨析”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为祖国人民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是勇敢;为集体、他人伸张正义、敢于斗争是勇敢;为自己勇于认错改错是通用性;而为表现自己,逞能、盲干不是真正的勇敢。结合《一件难忘的事》的习作训练中,学生甲写了“擦玻璃风波”。小作者就“站在窗外擦玻璃不是真正的英雄行为”作了详尽的阐述,认为尽管擦玻璃是对集体有益的事,但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并得出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动脑筋想一想,勇敢而不盲干的结论。文章写得有情有理、生动感人、说服力强,令人难忘。2、常识课的互补功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人类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于生存其中的这个世界,应该用一种新的观念―现代生态观去认识重新认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减少我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人类有一个适合于生存和发展良好环境。这样,就使常识课成为学生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桥梁。而常识课上的所有收获,无不在作文中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比如,在教学《水域污染和保护》这一课,让学生讨论了水的用处之后,便带领学生调查家乡的水域,然后组织讨论,并且把惧到的其他地方甚至全国、全世界的水污染情况给学生看。这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水源的重要性,激起他们保护家乡水源、世界水源的热情,并使他们行动起来。之后不久,学生的日记中出现了一篇篇有关水源保护乃至环境保护的文章,其中有亲眼所见,切身之感,也不乏一些颇有见地的建议,写得生动、具体、真诚、感人。3、发挥音乐课的互补功能正如贾志敏老师说:“学作文就是学做人”。我们不能忽视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高尚情操,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在欣赏音乐或歌、演奏音乐时,人的大脑必然会有感情和形象的反映。学生从音乐作品表现的复杂感情中得到许多感性的认识,从快、慢、强、弱的优美、欢快、雄壮、悲伤,再到爱、恨、尊、鄙,进而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逐步上升为理性的概念,最后形成使人终生难忘的比较稳定的认识。通过音乐活动进行的教育,既生动又深刻,其效果胜过单纯的语言说教。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课的认识功能。如《小乌鸦爱妈妈》这首叙事歌曲,表现了小乌鸦热爱、关心生病妈妈的动人故事。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被小乌鸦的行为深深感动。这时,教师积极导行:小乌鸦懂得关心病重的妈妈,我们应怎样爱自己的父母吗?经过音乐形象的感染,孩子的道德情操、思想境界有了升华。他们回家帮晚归的爸爸拿拖鞋;帮忙了一天的妈妈倒开水;给生病的妈妈端饭、送药;把大苹果留给爷爷吃。孩子体会到了关爱别人快乐,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素材。四、以“真情表达”为目标,张扬个性“作文主是拿笔来说话,写文章就是想心语”(叶老师)。审视现在的作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实施一种“制式”标准。无论是习作内容,还是表情达意,甚至是表达形式都有定式、定理、定性的要求,学生写起文章便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这好似一双无形的杀手,用锁链捆住了学生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压抑甚至泯来了学生的灵性。究其原因,就是框框限制太多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以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作文,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倡导学生大胆习作,无拘无束地“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1、习作内容自由写什么,就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动笔之前,如果行有框框――硬性规定习作的内容,这也不能说,那也不能写,习作就不是学生自由倾吐的乐事,而是应付老师的苦差。现行教材中的习作,虽然大都是范围题,范围固然少了一些,但尚有限制过多、范围狭小之嫌。因此,教师要在指导完成习作训练内容的同时,应允许并鼓励学生依照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一定要“有意义”、“记忆深刻”,哪怕是一件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可以在笔下自由表现。既可以写真善美,又可以写假恶丑;既可以写生活的真实,又可以写合理的想象。2、表情达意自由“我手写我心”。学生情感丰富,个性色彩浓郁,他们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只有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出发的习作冲动,才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感奋和活跃,进入生机勃勃的学习状态。为此,习作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风识和体验“原汗原味”地表现出来,“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冰心语)决不能引导学生说那些没有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在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中完成自己的个性化。3、表现形式自由“我手写我口”。自己的意思自己最清楚,自己表达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方法最有效。然而,以往的习作教学,教师偏重于技巧、构思、次序、结构等方面的指导,先写什么、次写什么,最后怎么首尾,程序化严重。各种鲜活的思想感情在各人一面的形式里,必然带来思想的僵化。长此以信,天性压抑了,个性湮没了,这实在是不应该的悲哀。所以,在习作的表现形式上,应顺应学生的天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摆脱习作程序化严重的僵化,力求习作构思的“与众不同”,使具有不同阅历、不同思维特点的活生生的个性去选择最能抒发内心独特感受的表达方式演绎习作,让学生自由倾吐,使他们的个性自由能更加得心应手地去展示。完全可以预料,习作一旦突破了过去的框框限制,还给学生自由,还原了习作“童心、童语”的正宗本色,使那些远离规矩,充满自由超越,符合儿童特色,富有鲜活气息的优秀习作脱颖而出。五、以“开放评价”为促进,达成目的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有了评价,才能使教学成为一个有结构的、系统的、循环往复的、不断提高的可控过程。以往的作文大都是教师评价学生,单一的评价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低谷中徘徊不前。开放作文对作文评价提出新的方向。1、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