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一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2、√3、√4、×5、√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6、C7、D8、A9、C10、D(二)多项选择题。11、A、B、E12、A、C、D13、A、B、C、E14、A、B、D、E15、C、E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6、萌芽时期、常量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现代数学时期17、数学思考18、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19、概念判断20、基数、序数。21、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22、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23、24、125、121313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26、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刻和难度。27、用阿拉伯数字记数是把所用的数字排成一横行,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所含的计数单位就不同,从右起第一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这一位叫做个位;第二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这一位叫做十位;以下依次是百位、千位、万位--------用这种方法记数,每个数字除了他本身表示的数值以外,还有位置值,这就是记数的位置原则。28、数学学习是根据教学计划进行的在数学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主动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数学技能的掌握,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数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以数学语言、符号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形成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技能与能力的过程。29、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的实物、教具等,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0、(1)认知结构。(2)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3)抽象概括能力。(4)语言表达能力。31、作为学科的数学,它自然是源于数学科学,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对象,其又有一定的独特性。也就是说,作为教育的数学和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不完全相同的。(1)从知识体系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于任何人的任何知识结构而存在的、特定的知识和思想体系。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则是一个经过人为的加工和提炼的、依据某一特殊人群(作为获得基础的人类文化遗产的学生)的特殊需要(即数学教育的目标)和经验、知识与能力结构而设计的知识和思想体系;(2)从数学活动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一类专门的人(可以称之为“数学家”的那些人)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则是一类专门的人(可以称之为“学生”的那些人)在某些专门的人(可以称之为“教师”的那些人)的引导和帮助下的一个模仿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3)从对象特征看作为科学的数学,其对象是一个完全由符号、概念和规则等构成的和完全开放的逻辑结构系统,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其对象则是含有经验、直观的和几乎是封闭的逻辑结构系统;最后,从活动的目的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活动,是为了获得发现和创造数学,而作为教育的数学活动,是为了“接受”已经发现和创造的数学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二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2、√3、√4、×5、√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单项选择题。6、B7、A8、D9、A10、D(二)多项选择题。11、A、D、E、12、C、E13、A、B、E14、A、B、C、D15、A、B、C、D、E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6、数量关系、空间形式。17、再现性思维、创造性思维。18、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可能性。19、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20、同化顺应21、-422、2/323、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24、空间识别障碍、视觉知觉障碍。25、试误、顿悟。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26、数位:应用位置原则记数时,数字所占的位置:个位、十位、百位……统称为数位。27、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记住所学数学知识的结论,而且能够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掌握它们与有关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并能融会贯通。28、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29、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找出新答案、发现新关系或创造新方法的思维。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0、(1)懂得数学的价值(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交流(5)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31、所谓数学概念形成,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从大量的实际例子出发,经过比较、分类,从中找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对所发现的属性进行检验,最后通过概括得到定义并用符号表达出来。这种获得数学概念的方式叫做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观察实例、(2)分析共同属性、(3)抽象本质属性、(4)确认本质属性、(5)概括定义、(6)具体运用。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三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2、×3、√4、×5、×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6、D7、A8、D9、C10、C(二)多项选择题。11、A、B、E12、A、C、D13、A、B、C、E14、A、B、D、E15、B、C、D、E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6、发展性有价值17、数学思考18、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19、概念判断20、数学命题21、22、空间形式23、法则、定律、公式24、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25、定量、定性、价值判断。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2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联系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活动。具体来说,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并以认识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一种思维。27、自然数是一类等价的有限集合标记。28、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29、形象思维是依托于对形象材料的意会,从而对事物作出有关理解的思维。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0、(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31、第一,学习的材料必须具有潜在的意义,所谓“潜在的意义”,是指新学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而且这些新学的材料能够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第二,学生必须具备有进行意义学习的条件和意向,即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理解学习材料的欲望。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四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2、B3、C4、A5、D6、B7、D8、A9、B10、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A、C、D12、B、E13、A、C、D14、A、B、C、D、E15、A、B16、B、C、D、E17、B、E18、A、C、D19、A、B、D、E20、B、C、E21、A、B、D22、A、C23、B、C、D24、C、E25、A、B、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1)认知结构。(2)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3)抽象概括能力。(4)语言表达能力。27、(1)弄清问题、(2)寻求解法、(3)实施解答、(4)回顾评价略。28、(1)数学学习是不断抽象概括、不断具体化的思维过程;(2)数学学习是将知识不断条理化、系统化、形式化的过程;(3)数学学习是再创造的过程;(4)数学学习是情感投入和意志磨练的过程;(5)数学学习是信息不断反馈的过程29、(1)揭示本质属性、(2)讨论特例、(3)新旧概念联系、(4)实例辨认、(5)具体运用。四、论述题(10分)30、略。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五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2、√3、×4、√5、√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单项选择题。6、B7、A8、D9、A10、D(二)多项选择题。11、A、D、E、12、C、E13、A、B、E14、A、B、C、D15、A、B、C、D、E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6、217、106x18、2a-3b+3c19、1720、1014元21、-422、2/323、长方形24、7×3+5-2=2425、黑围棋子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26、顺应是指某些新的数学知识不能真接同化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必须适当调整或改造原有认知结构使其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将新知识纳入改造后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简言之,顺应就是改造原有认知结构而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27、推理就是从一种判断作出另一种判断的思维过程。它通常可以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不同的形式。28、谈话法也叫对话法,它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来引发学生的探索和思考,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的一类教学方法。29、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总和(或范围)。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0、所谓数学概念同化,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使学生获得新概念。这种获得数学概念的方式叫做数学概念同化。数学概念同化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揭示本质属性、(2)讨论特例、(3)新旧概念联系、(4)实例辨认、(5)具体运用。31、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学年、学期开学前或开学时施行,其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具有达到新的数学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便确定数学教学内容的起点和进度。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单元测验、期中或期末数学测验来实施。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数学教学的结果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以便教师及时了解数学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调整或改进数学教学工作,使数学教学在不断的测评、反馈、调整的过程中趋于完善,最后达到数学教学目标。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是否达到数学教学目标,据此作出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除了给学生评定学习成绩外,对后阶段学习还具有预测、评估的作用,能确定学生在后继课程中的学习起点。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六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2、√3、√4、×5、√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6、B7、D8、D9、B10、A(二)多项选择题。11、A、B、E12、A、C、D13、A、B、D、E14、A、B、C、D、E15、B、C、D、E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6、实际问题;理论问题。17、空间形式、数量关系。18、实践活动、综合应用。19、概念形成、概念同化。20、10140元21、-422、1/323、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24、解析几何、微积分。25、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学习。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26、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具有多个思维指向、多种思维角度并能发现多种解答或结果的思维方式。27、同化是指学生利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适当改造,然后将改造后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结构,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使数学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28、数学概念是反映思考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9、接受学习,是指学习的全部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