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藏书家及书目介绍《郡斋读书志》一、作者简介晁公武(约1104—约1183),南宋人,字子止,号昭德先生(因祖居汴梁昭德坊),澶州清丰(今山东巨野县)人,著名目录学家。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登进士第,为四川转运副使井度属官。井度“天资好书”,是南宋初四川的一位藏书家,临终前将藏书尽送晁公武,成为撰录《郡斋读书志》的主要依据。《郡斋读书志》二、作品简介《郡斋读书志》是南宋著名的文献学家晁公武的代表作。它作为中国目录学史上现存的第一部私人解题目录,采用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各部下分小类,每一小类基本上按时间顺序来依次记载图书。全书有一总序,四部各有一篇大序,每类多有小序。《郡斋读书志》将《崇文总目》的“道书类”、“释书类”改为“神仙类”、“释书类”,于以后诸目录著作影响较大。《郡斋读书志》三、体例特点概述1、体例有严谨的安排,全目分经、史、子、集四部,部下又分45小类;2、书有总序,部有大序,多数小类前有小序;3、每书有解题,从而形成了一个严谨完备的体系;4、“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郡斋读书志》四、版本《郡斋读书志》,有20卷本(衢本)和4卷本(袁本)两个系统。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孙猛校证的《郡斋读书志校证》,以汪士钟所刊衢本为底,合校以涵芬楼影印南宋淳佑袁州刊本,并作内容的疏证和考订,又附以赵希弁《读书附志》,是目前较完备的一个校点本。《郡斋读书志》五、地位及评价《郡斋读书志》一书,这是中国藏书史上存世最早的一部私家藏书目录,又是一部对开创提要式目录深有影响的目录学巨著,它与稍后陈振孙所著《直斋书录解题》,成为近千年来言目录者无不称道的双璧。《郡斋读书志》的小序体例较为独特,它采用了与所属类目的第一部书的解题相结合的方式,这在目录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遂初堂书目》一、作者简介尤袤(1127~1194),字延之,号遂初居士,无锡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曾任秘书丞、礼部尚书。能诗。家富藏书,在九龙山(今无锡惠山)下建有遂初堂,编《遂初堂书目》1卷。《遂初堂书目》二、作品简介分为四十四类。虽没有标经、史、子、集四部之名,然而观其内容部次,仍具四部分类之实。兹先分部叙述如下:1、经部九类2、史部十八类3、子部十二类4、集部五类《遂初堂书目》三、分类特点1、对谶纬、神仙之书不屑一顾;2、特重本朝史书。尤目在史部中列国史、本朝杂史、本朝故事、本朝杂传四项,这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很引人注目;3、因时制宜,不拘泥前规旧例。尤目分类主要师法《崇文总目》;《遂初堂书目》四、体例特点《遂初堂书目》(今传本)共收录图书3000余种。分为44类,对四部分类体系作了调整,突出本朝著作与新出现的图书,设有“小说”、“类书”、“乐曲”等小类。仅著录书名,部分款目著录作者。在经部书和一些史部书名之下简记版本情况,如记《史记》有“川本”、“严州本”。《遂初堂书目》五、地位该书开创了中国古代书目著录版本的先例。《直斋书录解题》一、作者简介陈振孙,曾名瑗,字伯玉,号直斋,浙江安吉县梅溪镇人。南宋藏书家、目录学家。少壮时期开始收藏图书。公元1238年到临安做了国子监的司业,他成了藏书家,图书目录的经验和知识也已经很丰富,开始了他的《直斋书录解题》的编写工作。创立了书目使用解题和记载版本资料的先例,对古代目录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卒谥光禄大夫。《直斋书录解题》二、作品简介《直斋书录解题》的解题内容丰富而明切,或述撰人事迹,或论学术源流,或考真伪得失,而注重典籍的版本款式,为一大特色。从解题中可以看到,他对许多典籍的刊刻时间和地点都有简要的记载,不但记京本、监本等刻本的特点,也记录了抄本、拓本的情况。《直斋书录解题》该书著录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超过南宋官修《中兴馆阁书目》所著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著录图书3096种,分53类,大致依经、史、子、集顺序编排。各类根据需要撰写小序。该书是第一部以“解题”为书名的目录,其“解题”(提要)即于书名之下记载篇帙、作者、版本等情况,并评论图书得失。《直斋书录解题》三、体例特点1、解题介绍作者生平,举每书基本大意,评其得失,考辨谬误。2、图书分类上有所改革继承了过去目录的传统,沿用了旧的类目,但又有创新,设立了语孟、别史、诏令、法令、时令、音乐等新的类目,这些类目大多被宋以后的公私目录所仿效。《直斋书录解题》四、版本原本五十六卷,相传明代毛晋有半部南宋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有李盛铎旧藏传抄宋兰挥旧藏本,存二十卷;清代四库馆从《永乐大典》辑出,重编为二十二卷,刻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为今之通行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校点本,以“聚珍版”为底本,元抄本及卢校本为主要校本,并附有关该书的评论及作者的事迹,为目前最为实用的一个本子。《直斋书录解题》五、学术价值是我国第二部著名的私家藏书提要题解目录《直斋书录解题》的学术价值,可与《郡斋读书志》相媲美,它们被誉为古代私家书目的“双璧”。其“解题”的参考使用价值,也较《中兴馆阁书目》为优。私人藏书目录在数量、质量方面同时超越官修目录,该书是其转折点。《万卷堂书目》一、作者简介朱睦㮮(1518-1587)明藏书家、学者。字灌甫,号西亭,学称西亭先生。明宗室。安徽休宁人。封镇国中尉。自幼好学,20岁通五经,精于《易》学、《春秋》。藏书极富。明初,全国私人藏书之富。推江都葛氏,章丘李氏,两家藏书散出后,他全部购去。当时家居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就其宅西建书堂5楹,名“万卷堂”。《万卷堂书目》二、作品简介《万卷堂书目》16卷(一作4卷),共著录图书4310部,42750卷。崇祯十五年(1642)清兵南下,在开封决黄河大堤,藏书楼被大水浸淹。有“聚乐堂”,作为刻书之处。刊刻宋、明著作20余种,刻印古籍精审。《万卷堂书目》著录道经或多或少,内容都较为驳杂,不便使用。《万卷堂书目》三、体例特点仿唐人法,分经、史、子、集,用各色牙签识别。经类凡六百八十部,六千一百二十卷;史类凡九百三十部,一万八千卷;子部凡一千二百部,六千七十卷;集部凡一千五百部,一万二千五百六十卷。《万卷堂书目》《百川书志》一、作者简介高儒,字子醇,自号百川子,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嘉靖间为兵部下属武官。喜文翰,嗜诗文,富于藏书,曾以6年之功,整理编次藏书,三易其稿,于嘉靖十九年编成《百川书志》20卷。《百川书志》二、作品简介依四部分类法,分经史子集4目,下分子目93门。该目较大的特色在于“野史、外史、小史”三类;野史著录2种共304卷演义,外史著录59种共73卷戏曲文献,小史著录13种共46卷唱本、小说。《百川书志》三、版本《永乐大典》有内府刻本;《水浒传》有都察院刻本;对版本学和文化史研究有参考价值,然而著录不全,分类庞杂。《宝文堂书目》一、作者简介晁瑮(?-1560)明目录学家。字石君,号春陵,镜湖,开州(今濮阳)人。嘉靖二十年(1554年)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喜访录,收藏图书。工词赋,文学著作有《晁氏宝文堂书目》,瑮公平喜刻书,所刻之书,有饮月圃、百忍堂等版。《宝文堂书目》二、作品介绍《宝文堂书目》又称《晁氏宝文堂书目》,明嘉靖晁瑮编。收书7829种,该书于分类体系上,打破了传统的四部分类法,以卷系目,共分作上中下三卷。于每书下都注明刻本,可用来考查明人版刻源流。《宝文堂书目》三、目录设置上卷分总经、五经、书、性理、史、子、四书、文集、诗词等十二目;中卷分类书、子杂、乐府、四六、经济、举业等六目;下卷分韵书、政书、兵书、刑书、阴阳、医书、农圃、艺谱、算法、图志、年谱、姓氏、佛藏、道藏、法帖等十五目。《宝文堂书目》四、体例特点概述1、是晁氏清查自家藏书之“账簿”,属“账簿”式藏书目;2、“子杂”类将白话通俗小说与文言小说合录。《宝文堂书目》五、版本现在通行的《宝文堂书目》是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用传抄本校印。原抄本是明末清初诸大藏书家所珍视的书目之一,如焦竑、黄虞稷、曹寅、程晋芳诸家都有藏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给予介绍。但到现在,只有北京图书馆所藏的明写本一本(缩微胶卷)。这就成为《宝文堂书目》仅有的一个旧本了。《宝文堂书目》六、评价赵万里曾在《跋晁氏宝文堂书目》中写道:“其中子杂、乐府二门,所收之明话本小说、杂剧、传奇至多,为明代书目所仅见”。姚名达也在他所著的《中国目录学史》中称赞说:“其作风又别成一格,标四六、举世、年谱三目,分‘乐府’于‘诗词’之外,为古录所未曾及者”。《世善堂藏书目录》一、作者简介陈弟,生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卒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又号子野子,别署五岳游人,福建连江龙西铺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韵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旅行家、军事家。代表作有《东番记》一卷、《毛诗古音考》四卷、《世善堂藏书目录》等。《世善堂藏书目录》二、作品介绍《世善堂藏书目录》是其晚年整理藏书的成果,在目录学、文献学、分类法、版本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陈弟一生性无他嗜,惟书就是买。无法购买时则亲自抄写。陈弟在自己《世善堂藏书目录》题词中称:“积三四十余年。遂至万有余卷。”陈弟在编完《世善堂藏书目录》的次年便死了。据此可以判断,多出的二万余卷可能是陈弟后人根据新收藏的书籍增补的,也有可能是后人增窜的。《世善堂藏书目录》三、特点1、著录方式:每半页九行,行字数不等,上下大黑口,无尾鱼,左右双边,宋体。2、类目说明:以传统的四分法为基础,增加了四书和各家二类,成为六分法。3、类目缺点:六分法《世善堂藏书目录》四、学术价值1、在目录学、文献学上,《世善堂藏书目录》记录了1900余种、1000余卷藏书,有助于了解当时古籍的流传情况。同时,起到了保存文献的作用。2、在分类方法上,陈弟敢于推陈出新,使用六分法,增设新类目,对其后的图书分类方法提供了借鉴之处。3、在版本学上,他不仅重视藏书的内容,同时也重视各书的版本,作了抄本、刻本、伪书等注。4、《世善堂藏书目录》的题词虽言简意赅,但仍清楚完整地体现了陈弟“藏以致用”的藏书思想。《赵用贤书目》一、作者简介赵用贤(1535—1596年4月12日)明著名学者、藏书家。字汝师,号定宇,江苏常熟人。用贤刚直嫉恶,议论风发,与王道行称“续五子”,又与胡应麟等称“末五子”。家多藏书,以“松石斋”名楼,藏书达2000余种,万余册。《赵用贤书目》二、作品简介《赵用贤书目》记录的赵定宇所藏的书目,编写形式实际上是账簿式的,虽然也分了类,但类列极不精密。《赵用贤书目》《脉望馆书目》一、作者简介赵琦美(1563-1624年),明藏书家、目录学家、刻书家。脉望馆主人。原名开美,字玄度,又字如白,号仲郎,自号清常道人,因身为长子,故又称天水长公,赵用贤长子。藏书室称脉望馆,藏书甚丰,著有《洪武圣政记》、《伪吴杂记》、《脉望馆藏书目》等。《脉望馆书目》二、作品简介《脉目》记录藏书达4900多种,2万余册,可谓藏收甚丰。仔细研究藏书内容会发现,赵琦美藏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所藏书籍内容极其广泛,经类自不必说,史类中就包括收藏量巨大的正史、杂史、职官、起居注、史评、传记和方志等,以下就书目中一些特色收藏作一概括介绍。《脉望馆书目》《脉目》最为后人所注意的是其首创“不全旧宋元板书”目录,这些珍惜古籍占据了从“余字号”到“律字号”的四个书橱,收藏数量巨大,并在备注中详载其缺损情况,用孙毓修的话说就是“实开近世著录残宋元本之先例”《脉望馆书目》三、藏书特点1、在“宇字号”史部下收有“伪史霸史”;2、“洪字号”下收录了“外国诸夷志”,共十五种书籍,范围涉及安南、琉球、北虏、百夷、日本和朝鲜等地区;3、“张字号”书目中还有仙、道、医、卜、术数、奇门、历法等门类书籍;《脉望馆书目》4、“暑字号”中收有“大西人著述”,实际上就是西方传教士的著译书籍;5、“荒字号”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