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第一章一,传播的含义传播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二,符号的意义理论与社会互动皮尔斯的符号与意义模式中,图像符号,标志符号和指征符号之间,符号,符号指涉与符号使用者之间都存在一个意义三角。共通的意义空间:符号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就是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这里的共同意义空间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意义符号共同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三,传播的基本要素1.传播的情境6.能力与行动2.传播者与受传者7.经验范围3.讯息与通道8.反馈4.解码与编码9.传播效果5.噪音第二章一,传播的类型1.个人自身的传播—内在传播定义:人体从外界接收信息并在人体内部处理信息的活动。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协调,对客体进行回顾,记忆,推理,判断。2.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传播—人际传播广义:内在传播以外的一切人类传播狭义:是指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传播行为依赖媒介(电话)或者不依赖媒介(面对面)特点:1.传播的直接性2.获得反馈的机会多3.传播的规模较小4.传播的范围易控制影响因素:情感因素个体差异时空因素3.群体内的传播—组织传播定义: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组织内以及组织外的活动。特性:组织性管理科学联系着公共关系学功能: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形式与技巧:会谈会议文件4.个体向群体的传播—公众传播定义:一种个体对群体的传播活动。5.社会总体的传播——大众传播定义:利用传播工具,借助传播媒介,把某种具体的思想、观点、信息传播给大众的一种传播行为。特点:有媒介受众多而无组织性不易获得反馈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传播者有组织机构功能:认识宣传教育娱乐商业化第四章一,传播者的权利与责任职业传播者的权利1.采访权:大众传播者的知察权主要是指享有不受阻挠地收集、核对信息,并且安全、有效地加以传送的权利。2.编辑权:编辑权是一种大众传播者对信息进行控制(即“把关”)的权利,同时又是一种自控权利。3.知识产权:著作权亦称版权,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4.消息来源保密权:它是传播者、新闻机构享有对消息提供者的有关情况进行保密的权利。5.安全保护权二,守门人理论1.“守门人”理论的产生:守门人一词是心理学家卢因于1958年提出的。他发现信息总是顺着一些有“门”的通道而流通,在这些门的地方,或根据公正的规则,或由“守门人”个人做出决定,决定信息或者财货是否可以被允许进入通道或继续由通道流通。守门人选择新闻时,是以他本人(或他所代表的文化)所认为的“真伪”为标准的。这一解释比较符合个人心理学原则:凡是不合乎自己判断的时间,都没有报道价值。卢因出“把关人”概念: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怀特认为: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编辑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2.守门人理论的核心内容“守门人”(gatekeeper),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在研究群体传播的过程时,他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把关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疏导与抑制。前者是指把关人准予某些新闻流通的行为,后者则是指禁止一些新闻流通或将其暂时搁置的行为。功能:检查加工评价导向桥梁三,传播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1.新闻真实原则的维护2.公平公正的报道3.媒介活动的社会责任伦理(新闻报道内容去向的质与量,为与不为,对受众反应的关注)第五章一,新媒介的特点新媒介:数字电视,数字广播,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的特点:1.受众的自主性高2.传播渐趋小众化(微信群聊)3.传递手段更科学4.传播速度更快捷5.互动性强6.虚拟性的影响大。(情感寄托)二,网络媒介分析(利与弊)1.从传播的速度来看,网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2.从传播的范围,覆盖面来看,网络媒介消除了地理疆域的界限3.从传播形式来看,多媒体传输使得信息量更大,更具有吸引力4.网络能够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5.从媒介的使用代价和易得性来看,网络媒介成本较低弊端:1.人们对网络化的依赖越来越强2.信息真伪难辨3.计算机病毒4.缺乏实践,导致各种能力下降5.情感交流越来越少,人与人关系冷漠6.黄色信息,垃圾信息三,社会功能1.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遗产2.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守门人功能决策功能教师功能娱乐功能商业功能3.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促进时代潮流的发展赋予价值和地位维护社会规范激励斗志与麻醉精神4.大众文化定义:即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以文化时尚为传播内容的文化样式。媒介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1)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必不可少的条件;(2)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复制、传播不是被动、消极的;(3)大众文化影响着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形式。5.麦克卢汉“三论”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传播媒介的变革,新媒介的出现,不论他们传递的是甚么信息,其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些(某种)变化。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媒介的变迁带给人类社会以强烈的讯息,媒介所传递的特定内容,反而无关紧要。或者说它带给人类社会的信息就是它的内容。媒介冷热说:“热媒介”是指这些媒介提供的信息能够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受传者在信息接受的过程中无须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低的媒介;如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冷媒介”是指信息的清晰度低,受传者在信息接收过程中行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高的媒介。如漫画、有声电影、电视。媒介延伸说:一切传播媒介都能将传播距离延伸到人类感官区域之外,并能延续感官的功能,因而他们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麦克卢汉理论的评析: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1)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2)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3)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第六章几种常见的受众理论(1)个人差异论:中心思想是:每个人不仅有来自先天和后天的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兴趣、智力、经历、价值观等,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由此形成的心理(认知、动机)结构和行动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面对同一信息,他们的反应各异,乃致千差万别。德弗勒将个人差异概括为以下五项:(1)个人心理结构不同;(2)先天禀赋与后天习性不同;(3)学习理论所形成的态度、价值观与信仰不同;(4)社会理论所形成的观点不同;(5)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固定素质不同。(2)社会类别论:个人差异论的放大和扩展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认为,尽管每一个受传者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但他们在很多方面又不乏共性即相同和相似之处。看似分散的受众实际上形成了各种团块,即所谓社会类型或范畴。(3)社会关系论:组织、宗教、团体;得益于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这种理论认为:受传者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圈。受传者的社会关系(如职业行会、教育、宗教、政治组织、兄弟会、俱乐部以及非正式的群体等),对于他们怎样看待传播工具的信息有重要影响(4)文化规范论:与媒介即讯息论有关传播工具可以使受传者产生新的观念,加强原有的观念,以至改变现在的态度。这样,传播工具就为了会树立文化规范。人们看待事物时,会受到传播工具所树立的文化规范的影响。第七章议题设定模式在多数时间,媒体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地成功。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议程设置理论概要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议题设定效果模式:1.知晓模式(知道-不知道)大众传播报道或者不报到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受众对该议题的感知。知晓主要议题知晓次要议题知晓额外议题2.显著模式:媒介对某一两个议题突出强调,其结果会导致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额外重视3.优先模式:传播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给予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重要性顺序所做出的判断。议题设定模式的评价优点:关注受众和媒体的互动缺点:只适合新闻和政治活动的特定情形强大效果论一、沉默的螺旋德国女学者诺依曼1974年提出。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大众传播媒介提示和强调的意见具有公开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从而带来压力和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压倒性形成。三个命题A、个人意见表明的心理过程:人为保持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避免孤立,个人在表明自己观点的时候,一般会首先对周围“意见气候”环境进行观察。发现自己属于多数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积极大胆的公开自己的意见;反之则屈从于社会压力转向“沉默”。该命题的5个基本假定(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2)个人经常恐惧孤独;(3)对孤独的恐惧感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4)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观点呢还是隐藏起自己的观点;(5)综合起来考虑,上述四个假定形成、巩固和改变了公众观念。B.意见表面与沉默的社会过程: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优势增大,这种意见优势反过来会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没下去”的螺旋式过程。C.大众传播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舆论的形成是意见气候作用的结果,惧怕孤独的心理强制人们认同“优势意见”,而大众传播正是“优势意见”的主要制造者。现代大众传播的“共鸣效果”、“累积效果”、“普遍效果”决定了大众传播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优势。“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关注的主要因素大众媒体人际传播社会关于个人的意见表达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固定意见气候洞察力沉默的螺旋的观点的意义意义:谁能操纵媒介谁就能操纵舆论,谁能操纵舆论谁就能操纵社会。对沉默的螺旋的评价意义:把舆论研究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深层社会心理分析;对大众传播的信息环境营造能力、“地位赋予功能”、“选择性接触”的困难程度所作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具有启迪意义。缺陷:理论前提建立在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分析之上,本来是一个具有发展意义的研究成果;但是,又把“对社会孤立的恐惧”看成是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唯一动机,因而过于简单化。培养理论涵化理论涵化即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主要观点:由于传播媒介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倾向性,人们的现实观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发生很大程度上的乖戾和悖逆,人们的现实观更接近于媒介描述的“象征性现实”而非客观现实。传播媒介对人们现实观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起源:“培养分析”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专门成立“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代表学者是乔治·格伯纳结论: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而且,对电视接触越多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第九章社会责任理论1)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作用:一是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