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斯韦尔或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图以及意义和缺陷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意义和缺陷意义: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缺陷:还是不完全的,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解释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香农韦弗传播模式的意义和缺陷意义:为传播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首先,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其次,香农—韦弗模式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这种作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越来越明显了。这个模式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缺陷: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2.把关人理论实质:第一,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第三,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作用:现代资本主义传媒通过新闻与信息内容的选择,来潜移默化地为统治阶级服务:1、在传播内容中极力夸大资本主义社会的繁荣、民主和自由,制造“幸福生活”印象,灌输资产阶级价值观,以求增强社会成员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向心力;2、通过无休止的刺激人们的享受欲望和把他们引向娱乐领域的方法,来转移社会成员对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问题的注意力;3、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和劳动对立变形为抽象、暧昧的“我们和他们”、“市民对官僚”、“温和的多数与好斗的少数”、“英国人(美国人)和他们的敌人”的冲突和对立,抹煞阶级统治关系,抑制劳动阶级、意识的成长;4、它们以传播通俗文化为名,实际上主要是选择通俗文化中落后的、对统治阶级有利的内容加以传播。3.议程设置理论渊源:20年代,美国学者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说;40年代,拉斯韦尔提出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测功能;1959年朗格指出,大众传播在产生着一种较为间接、然而却更为深刻的效果。在两次竞选之间的间歇时期,影响和决定着选民投票倾向的形成;60年代科恩提出,“在许多场合,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的成功。”假说提出:1968年,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在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民众的影响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决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题为《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论文,正式提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基本内容:传播媒介的效果和作用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大众传播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集中报道,并忽视或掩盖对其他问题的报道,就能影响公众舆论。而人们则倾向于关注和思考大众传播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大众传播通过调动受众的注意力来安排问题的轻重次序,从而间接达到影响舆论,左右人们观点和思路的目的。特点:1、着眼点是大众传播认知层面的效果,关注的是大众传媒对人们“思考对象”上的影响,也就是以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来把他们的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由于传播效果是一个循序发生和深化的过程,认知阶段的效果并不排除对态度和行动产生连动作用的可能性;2、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应,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不管这种再构成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还是歪曲的反映,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决断。作用:⑴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⑵通过分析媒介议题的来源,深刻揭示了媒介背后的控制问题,指出资本主义的媒介议程设置过程,从本质上说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纵和控制的过程;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缺陷:⑴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到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源于民间、具有广泛社会关心的重要问题最终登上传媒议程的情况是常见的;⑵从一般意义上讲,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将它的效果绝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