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2期2009年6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Wenzho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Vol.9No.2Jun.20092009-02-23李丽娜(1982—),女,河南新乡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陶虹佼(1983—),女,浙江绍兴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李丽娜,陶虹佼(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南昌 330077) [摘要]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压力,不少沿海外向型企业停产、裁员,促使大量农民工陆续返乡。我国要解决可能到来的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安置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共同行动,根据市场需求多措并举,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介绍服务,以利农民工再就业。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26(2009)02-0041-04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的思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外资涌入,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始蓬勃发展,而中国的9亿农民正是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的提供者。亿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1]。尽管进城的农民工中相当部分从事的是现代化的工业、服务业,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农民”的身份。这部分农民工与真正的工人不同,他们往往要处在巨大的风险中:一是农民工未纳入劳动力输入地的户籍,缺少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农民工失业不会提高当地的登记失业率,因而也没有成为地方政府优先的政策考虑。二是农民工大多工作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中。这类企业大都规模不大,并处在产业链条末端,产业利润低,一旦世界经济出现波动,这类企业极容易受到重创,只能通过减产和裁员降低损失,受教育程度低、社会保障脆弱的农民工就成为裁员的首要对象。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农民工返乡问题在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压力(由投资和外贸依赖型经济向内需经济转变)双重夹击下,我国沿海地区部分外向型企业限产、停产或者外迁,影响之一便是裁员或者减薪。而限产或停产的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的建筑、纺织、服装等行业,这恰是农民工最集中的岗位。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发现大规模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情况,但在东南沿海地区打工的部分农民工陆续返乡已是事实。目前,有关部门正密切关注这一现象。以农民工输出大省江西省为例,江西省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ReflectiononReemploymentTrainingofReturningMigrantWorkersinFinancialCrisisLILina,TAOHongjiao(JiangxiAcademyofSocialSciences,Nanchang,330077,China)Abstract:Undertheinfluenceofglobalfinancialcrisisandthepressureofnationaleconomictransform,manycoastalforeign-orientedenterprisesstoppedproductionandmanyworkerswerelaidoff,whichcausedthereturningofalargenumberofmigrantworkers.Tosolvetheprobableproblemofthereemploymentofthereturningmigrantworkers,aneffectivewayisthattheexportandimportareaofthemigrantworkersshouldcooperatetotakevariousactionsinaccordancewiththemarketdemand,suchasorganizingprofessionalskilltrainingprogramandpromotingtheemploymentintroductionservicetobenefittheirreemployment.Keywords:Returninghome;Migrantworkers;Reemployment;Training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6月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截至2008年12月6日,江西省已有46.8万农民工返乡,较前半个月的统计增加了13万多人[2]。农民工一旦大规模返乡,势必加剧江西省内本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据统计,2008年前9个月,江西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26.5万人,城镇新增劳动力约为20万人,省内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9万人左右,供给总量达到75.5万人左右;而前9个月,江西省城镇实际新增就业岗位仅36.6万个,供求就业岗位相差近40万个,就业压力之大不言而喻[3]。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不仅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失业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相当范围内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中国要解决可能到来的大规模农民工失业返乡问题,需按照市场规律,充分调动政府积极性,多管齐下转移安置。可以将非户籍人口就业稳定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并且在政策上向促进就业倾斜;对提前返乡者及时进行摸排统计,掌握今后他们的打算和就业意向;对于今后还想外出务工的人员,利用年底农闲时间组织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针对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本地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安排返乡农民工与本地企业进行对接,帮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提前返乡的农民工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掌握了相关生产技术并积累了一定资金,熟悉市场规则,帮助他们利用多年打工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等创业资源回家乡创业;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通过发展“三农”组织返乡农民工投身家乡建设,改变家乡面貌,把外出打工时积累的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先进理念传授给当地,帮助本地农民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和素质,从而成为新型农民[4]。提前的农民工返乡潮,无论对政府还是对个人都是一个挑战,但挑战和机遇并存。如果政府部门特别是劳动力输出地能给予有力扶持和恰当引导,就可能在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获得意外之效。以往因为种种原因,农民工技能培训一直跟不上。其实,面对沿海地区开始的产业调整和技术革命,一些农民工已不适应岗位的新要求,而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使矛盾更加凸现。为尽快适应当地企业和外地企业的用人需求,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专项技能业务培训和提升个人素质方面的投入。等经济形势好转或有机会,这批重返城市的农民工将有更强的竞争力与适应能力,可以随时再就业。目前,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都已积极行动起来,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介绍服务,以便再就业。广东省将积极与甘肃省等地合作,建立长期定点劳务输出和接纳的合作。安徽、江苏、江西三省22个市的劳动保障局则计划进一步挖掘就业岗位,共建用工信息发布平台。为促进农民工合理有序的转移,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很大。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放缓的趋势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持续下去,农民工失业返乡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农民工培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离不开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的引导和资金方面的扶持,更离不开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的积极参与。惟有全社会动员起来,才能将这项工作做深、做透和做好。目前,由于企业的被动参与、培训市场的混乱,农民工培训的有效供给显得相对不足。二、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关键是加强培训农民进城务工是农村人力资源的第一次转移,通过第一次转移让农村富裕劳动力进入城市,接触现代化的大工业,部分农民工中的优秀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企业的锻炼,学到了管理和技术,提升了自身的价值。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农村人力资源的第二次转移。通过二次人力资源转移,极大地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一是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水平。部分优秀的农民工从准备返乡创业到实施创业整个过程中,对自身所需要从事的行业技术和管理均进行了认真学习,有了一个较好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创业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二是提高了农村人力资源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决定着人力资源的社会经济行为,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方面。农村人力资源思想道德素质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保持稳定的根本。通过二次人力资源转移,原来农村存在的小农文化、传统的家族观念、封建习俗等落后观念受到了极大冲击,并得到了改善。关心农民,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上,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政府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同时,政府还于2004年实施了“阳光工程”,2005年又推出了“春风行动”。共识正在迅速形成:“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增长缓慢,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就业的关键是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有效转移的前提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素质提高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培训。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不仅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无论是农民工返乡创业还是由于经济形势变化造成的农民工被迫返乡,都要求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素质。“一技之长”是农民工就业的本钱。当前农民工就业受影响最大的是缺乏文化和技术,第9卷第2期43要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就要切实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要让农民工了解本地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提高技能和素质,增强就业的能力,适应家乡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扩大就业的领域,增强自我创业的本领,从而能够更好地生存,并寻求发展。这是城市化、工业化的必然规律,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5]。三、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的对策1.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是确立好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返乡农民工的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坚持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坚持引导性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扩大培训覆盖面,全面提高参训者的综合素质;坚持培训与配套服务、转移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二是确定目标任务。通过开展返乡农民工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农民掌握再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大规模开展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积累经验。三是做好培训实施工作。对培训对象、培训机构、培训形式、培训教材、考试与考核等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规划。四是明确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办法。坚持自愿的原则,由返乡农民工自行选择并承担费用,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市、县、乡镇财政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五是加强组织管理。为保证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顺利、扎实的开展起来,应该成立专门的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地区的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工作,切实把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做好。2.构建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民工培训体系针对农民工的培训不能是盲目的,更不能是任务型的。此前媒体曾报道了某地政府虚构农民工个人资料,骗取农民工培训财政拨款一事。因此,要使农民工培训真正实现促进农民工返乡再就业的目的,就需要构建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民工培训体系。一是运用市场化方式明确培训者、培训对象,即谁为农民工培训负责,哪些农民工应该成为优先培训对象,以及如何选择和确定具体承办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培训机构等问题。二是构建返乡农民工培训体系,并结合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创新培训模式。三是农民工培训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应大力改善培训机构基础设施条件,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四是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按照能者为师、按需聘用的原则选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聘一些有一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