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对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本次讲座即带领大家共同解读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标准,关注《标准》的特点和主要内容变化,以期达到更好地从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前言中的理念和设计思路是灵魂,统帅着全局,课程目标是理念和设计的具体体现,内容标准是前两个部分的载体.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讲:一、《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二、《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变化及内容调整的总体特点三、对数学课程内容标准的认识四、对内容标准的分析一、《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标准》在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为关注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2、提供有价值的数学《标准》向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主要素材,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3、倡导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4、强调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标准》强调应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强调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强调评价的内容要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重视新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标准》要求学生从第二学段起使用计算器,以处理繁杂的运算,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创造性的数学活动中;鼓励把计算器和计算机作为学习新知识与解决更为广泛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鼓励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等方面的优势,以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二、《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变化及内容调整的总体特点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隐有显。①增与删。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知识比原来显得更加重要了。如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进行交流,作出决策,初步具有随机的观念和概率的思想等,已成为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如,引入计算器用来处理复杂的计算,解决一些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探索有关的数学规律,可以免除学生做大量重复的运算,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时增添上述内容是非常必要的。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同时,也有一些内容已经过时,或者失去了学习的价值。如带分数的四则运算,这样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得并不多,没有必要用很多的时间训练这种并不常见的计算,即使偶尔遇到了带分数的计算,也完全可以将其化成小数后再计算,而且带分数的计算比较繁琐,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畏惧感,打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所以《课标》将这部分内容及时删去。课程标准删减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另外一些繁杂的大数目计算,以及类型化的应用题解答知识等。②升与降。在内容的教学要求上,课程标准同样作出了及时和必要的调整。其中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估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一些具有大数目的情境中,估算甚至比精确计算更有用。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等,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提升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原本由人来完成的繁琐计算工作,完全可以由计算机替代了,因此,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也较以前低了许多。对这些内容的要求适时降低,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课程标准中教学要求有所降低的内容有:较大数目的整数、多位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整除、约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等。③分与合。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空间与图形”或“数与代数”等领域,而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类似这样的分分合合,扩展了具有实践特点的相关概念的内涵,去掉了脱离实际、机械模仿的有关内容,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念。④隐与显。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又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中,经验是被忽略的、不受重视的。尽管经验参与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你甚至不能从相关的内容标准中找到关于“经验”的只言片语。它总是“隐性”的。课程标准则不同,它不仅明确承认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和数学活动经验”,而且还特别强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课程标准专门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强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促进其经验的积累,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此外,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表明,将经验由“隐性”变为“显性”并不只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专利,它应该贯穿于数学学习活动的始终。三、对数学课程内容标准的认识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内容标准是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或称规格、要求、目的等)。但“指标”并不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课程标准诞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肩负着转变“应试教育”的根基和建构素质教育大厦的双重使命。删除业已陈旧的知识,增加反映时代的内容;降低封闭式知识教学的要求,提高开放式能力培养的标准;强调主动建构,反对机械重复;重过程,轻结论;重应用,轻理论;重探索,轻模仿……课程标准的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假如我们按照传统观念,仅从指标、要求、规格或目的这样的“标准”层面,去分析、去把握《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只把它当作普通的“考试纲要”或者“检测指南”,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既要从“标准”的角度,也要从“内容”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和把握“内容标准”。要站在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学习、理解、认识“内容标准”,这将使我们获得创造性地实施数学课程标准所最需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原则、态度和方法。四、对内容标准分析——内容标准第一、二学段内容标准及其特点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和“重要的”;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当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一)、内容的设置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并按学段分别阐述。下面是对上述四个方面具体内容的简要分析。一、数与代数领域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新的课程标准更强调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及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及其运算模型的建立过程,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与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数与代数内容概述主要内容结构形式“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一学段第二学段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数的认识数的认识常见的量负数和方程数的运算数的运算基本运算有关运算常见的量式与方程简单的数量关系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问题探索规律探索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浅入深的,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过逐步深化提高。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心理发展规律,及知识特点,课标对四个领域采用逐步拓展,渐进深化结构,从内容到结构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加强与重视的内容(1)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从现实背景中体会和抽象数学模型,探索数学规律(2)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3)加强估算、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4)提倡用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运算并探索规律削弱的内容(1)笔算的难度与熟练程度(2)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3)数的整除内容数与代数领域又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1、数的认识数是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它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数能用来表示一类集合的数量,能用来表示一群事物的顺序,能用来表示测量的结果……特别是,在数字化的现代社会,数更是成为人们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数的学习中,应使学生在获得有关数的概念的过程中,体会数的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第一学段(数的认识)具体目标(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第二学段(数的认识)具体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8)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从以上数的认识两个学段的具体目标可以看出这一领域中有如下特点:第一.注重从现实情境中让学生逐步体会数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无论是整数、分数、小数,还是负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生活实践的总结,都是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的。因此,学段目标关注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努力揭示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突出数做为模型的作用。例如,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的内容,教材呈现了“可爱的校园”,创设了十分具有童趣的一幅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境,提出“你能数出有几只小兔吗?”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从具体的事物数量中抽象出“数”,体会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校园里走一走,说一说有什么、有多少。”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与实物的对应。教材又创设了“快乐的家园”的情境,丰富了学生对数所代表的事物的认识,使他们体会数作为模型的作用。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对“数的分解和组成”的处理。传统教材中,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之前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