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关系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美、中俄、中日、中欧关系之期末复习60大国关系;一、简答题(3.15=45);1、欧盟对中国的战略意义;①欧盟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最大贸易;②欧盟长期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司法、农业、交通、;③欧盟是国际体系中一支和平和进步的力量,对国际体;2、中日四点原则共识;一、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二、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克服;三、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大国关系一、简答题(3.15=45)1、欧盟对中国的战略意义①欧盟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最大贸易伙伴、最大的技术引进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国)②欧盟长期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司法、农业、交通、卫生、环保等)③欧盟是国际体系中一支和平和进步的力量,对国际体系的和平与稳定意义重大(一体化经验)2、中日四点原则共识一、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二、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达成一些共识。三、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四、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3、中印解决边界问题的阻碍因素①公众对边界问题了解有限,期望过高,政府面临国内公众的巨大压力。(受害者认知)②印度议会关于边界问题的立法,要求“收复”全部被中国占领的印度要求拥有的领土。③印度实际控制藏南地区并有意识地执行移民政策。④两国民间交往有限,彼此形象建构的消极影响仍然存在。⑤两国军事互信度较低,互信机制的建立还比较困难。⑥1962年阴影以及舆论对中印竞争的放大。二、分析题(25)三、论述题(30)中俄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冷战后俄罗斯国家身份的转变1、在经济上,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努力融入世界经济体系(1994年加入WTO)2、在政治上,努力追求成为西方世界的平等一员(对外政策的核心是尽快加入西方文明国家大家庭,在民主化、非军事化和对外政策非全球化标志下,使俄罗斯同西方结成伙伴和盟友,成为世界最发达国家俱乐部中的成员)中俄关系的主要成就:1、军事互信的建立2、1996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五国领导人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上海五国会晤机制3、1997年4月,五国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中俄军事合作的三个层次:一是旨在进一步增进军事互信和加强战略协调的军事-政治合作;二是联合训练、演习等军事-实践合作;三是武器销售和技术转让等军事-技术合作。边界问题中苏三次边界问题谈判(1964、1969、1987年)1988年10月,双方基本解决了中苏边界东段问题,达成一致的边界线长度为4154公里,占东段总长度的98%;只剩下黑瞎子岛和阿巴该图洲渚1994年签署《中俄国界西段协定》,西段边界线长度54公里,全线以阿尔泰山分水岭为界。《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六条:缔约双方满意地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决心并积极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为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缔约双方遵循领土和国界不可侵犯的国际法原则,严格遵守两国间的国界。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互相妥协与均衡、灵活2005年6月,长达4300多公里的中俄边界线全部确定中俄合作交往:一、经贸合作:边境贸易2002年俄罗斯开始实施远东开发战略;2003年中国开始筹划东北振兴战略;2007年中国正式批复《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俄罗斯公布了《俄罗斯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2013年前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规划》;2009年中俄双方共同编制毗邻地区发展规划二、能源合作: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从2006年起,俄罗斯每年通过铁路向中国出口石油1500万吨;2006年5月26日,中哈石油管道正式向中国输油;2009年12月15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途径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正式通气;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启用;中国的角色:消费方、运输方、贷款提供方三、民间交流:2006年,俄罗斯年2007年,中国年2009年,俄语年2010年,汉语年2012年和2013年,旅游年中俄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1、中俄两国在国家定位和发展模式问题上观点接近2、中俄两国都奉行多极世界的主张3、中俄两国对彼此关切的重大问题互相支持4、中俄双方在解决国际热点和地区冲突问题上加强合作5、建立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协作机制,不因领导人的变化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挑战:1、俄罗斯国内的“中国威胁论”2、中俄力量对比失衡论3、中国人口扩张论4、中国领土要求论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中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双边关系演变历程:敌对阶段(1949-1972)起步阶段(1972-1991)磨合阶段(1991-2001)改善阶段(2001至今)中美大使级会谈:两项议程:一是双方平民回国问题。二是双方有所争执的其他实际问题。至1970年2月20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共进行了136次。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投资概况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困扰性因素台湾问题1979年3月,《与台湾关系法》,以美国国内法的形式做出了保证台湾安全的承诺1978年12月13日,美国政府向台湾保证,台湾拥有“国际身份”;美国不承认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继续同台湾发展除外交之外的全面关系;美台关系的基础将另外立法,替代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以新的交流形式取代原有代表机构《与台湾关系法》共18项条款第二条:认为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或禁运来决定台湾前途的任何努力使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安全的威胁,并为美国严重关切之事。第四条:凡当美国法律提及或涉及外国的其他民族、国家政府或类似实体时,上述词语含义中应包括台湾,此类法律亦适用于台湾。1982年8月17日,“八?一七公报”,美国承诺逐步减少对台军售美国特使向台湾作出六项承诺:不会设立最后终止对台军售的期限;不会在每次对台军售前先与北京商量不会充当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调停人;不会同意修改《与台湾关系法》不会改变支持台湾在国际上拥有主权地位的立场;不会强迫台湾与大陆谈判中美关系的磨合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的主要特点:分歧与磨合中国:致力于以经贸发展维持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美国:尝试以人权为基础定位中美关系最惠国待遇之争:平均关税8.4%或47.5%对台军售:1992年9月,老布什政府售台150架F16战斗机,总价值58亿美元,超过1982年至1991年美国对台售武的价值总和中美关系的改善小布什政府:战略竞争对手2001年4月,中美南海“撞机”事件9?11事件→美国对华战略调整2009年1月,奥巴马政府上台:一方面,推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承担更多责任,以便于减轻美国自身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劝说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国债并促使人民币不断升值,转嫁其国内经济危机,力图使中国在复兴美国经济与保持美国的国际优势地位中发挥作用中美两国集团(G2)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美国实力现状政治影响力:(联合国、双/多边联盟、热点区域)军事实力:(军费、机动性、精准性、实战经验)经济地位:(GDP、进出口、对外投资)文化辐射能力:(教育、影视、媒体、思想)限制因素:美军人数及职能制约了美国海外进行频繁军事行动的能力美国无法独立应对跨国界的威胁,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美国单边主义行为导致其盟国及主要大国对美国疏离二、中美战略互信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是与美国的相对衰落相伴随的双方在国际安全及军事层面的戒备心态依然浓厚(考克斯报告、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互为假想敌)三、反台独《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与台湾关系法》要求中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前途,包括抵制或禁运等非和平方式则构成美国会严重关注的安全威胁,而且表示会向台湾提供满足其自卫能力的防御武器。四、经济摩擦处理机制化20世纪90年代,对华最惠国待遇/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21世纪以来,人民币汇率/国际金融体制改革2006年9月20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SED)2009年4月,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中美两国已经达到经济的彼此稳定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对方的程度;中美实力的接近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双方可以建立其避免冲突发生的机制。与美苏对峙时代不同的是,如今中美面临的威胁不再是对方了,而是一些共同的其他威胁;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决定了中美关系非敌非友的特色;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吴心伯:中国需以创新外交塑造美国思维目前看来,中美认识的不同、美方思想上的疑虑和行动上的局限是制约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因素;美国政界和战略界对中国持有很多很深的疑虑。一是怀疑中方的动机是要用这一概念框架诱导美国接受中国对其“核心利益”的界定,在亚太地区确立中国的势力范围,损害美国盟友的利益,削弱美国的主导地位。二是怀疑中美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因为中国新的领导层在对外政策上显示出强硬姿态,更加注重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重在实践,美国在这方面存在诸多局限:一是意愿有限,这是中国提出的概念,美方多少感到不舒服。美国陈旧的国际政治思维模式,仍把中国看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对手。二是能力有限。奥巴马受国内和国际问题的牵制,精力分散,加之领导能力和执政经验不足,因此奥巴马在对华关系上的领导作用不明显。与此同时,美国各政府部门在对华问题上缺乏协调,没有总体的方向感,自行其是,往往相互矛盾。三是办法有限。在如何与中国这样一个既不像苏联,又不像德国、日本的新兴大国打交道,华盛顿既缺乏经验,又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在政策实践中,美国提不出多少有价值的新办法来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