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第二版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Chapter10第十章货币政策00-2HB第一节货币政策概述•一、货币政策的概念•所谓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P88800-3HB二、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政策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传导机制等。实现改变运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中介指标近期指标……………远期指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00-4HB三、货币政策的特征•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而不是微观经济政策。•2、货币政策是一种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而非调整社会总供给的政策。•3、货币政策是一种间接的控制措施,而非直接的控制措施。•4、货币政策是一种较长期的经济政策,而非短期的经济政策。00-5HB第二节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形成的历史•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四、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五、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00-6HB一、货币政策目标形成的历史•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币值及汇率。•30年代以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转化为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二战以后,转化为双重目标,即稳定币值,实现充分就业。•自50年代起,转化为多重目标。00-7HB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的。这种目标实际上是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稳定物价•所谓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00-8HB•2、充分就业•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充分就业也只是意味着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以减少或消除经济中存在的非自愿失业,而并不意味着将失业率降低为零。•较高的失业率不但会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很容易导致社会和政治危机。•目前西方一些经济学家估计自然失业率为4.5-6%。但是这一估计也是不确定的和有争议的。00-9HB•3、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以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4、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的一个目标,所谓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货币支出保持基本平衡。00-10HB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四大目标中的任何两个目标之间都有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这两个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可用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来加以说明。•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菲利普斯曲线•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长期中两者之间具有一致性;短期中,轻微通胀可能促进经济繁荣。•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难以同时兼顾,通货膨胀也会影响国际收支平衡。•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有其协调一致的一面,也有经济增长导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面。•5、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一般比较同步。00-11HB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当时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工作的英籍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ips)根据英国近百年(1861——1957)的资料,画出了一条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之间的曲线,即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替代)关系,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它意味着可以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或实现充分就业;而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和稳定物价,就要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00-12HB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00-13HB四、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国别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内容美国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制止通货膨胀、平衡国际收支英国充分就业、实现收入合理增长率、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均衡日本稳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均衡、充分就业、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均等化德国保卫马克加拿大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反通货膨胀中国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00-14HB五、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法》于1995年03月18日公布施行,2003年12月27日修正。00-15HB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其他政策工具00-16HB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存款准备金政策•(二)再贴现政策•(三)公开市场业务00-17HB(一)存款准备金政策及其业务操作•1、什么是存款准备金政策•(1)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含义•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2)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总额•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00-18HB2、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1)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2)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资产的内容。•(3)规定准备金计提的方法。这里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存款余额的确定;二是基期和时点的确定。•(4)规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适用对象和存款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存款准备金制度一般适用于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00-19HB3、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法定准备金政策运行的过程: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减少→货币供应量收缩→利率上升→投资、消费需求下降→实际GNP下降且价格下降•Ms=Mb×m•Mb=C+Rcercm1100-20HB•3、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制:•首先,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会形成货币乘数的改变,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改变。•其次,在基础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将影响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再次,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变化也具有直接的宣示效果。00-21HB货币乘数mcercm11M2乘数:trcertcmt12M1乘数:00-22HB4、对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评价•优点:快捷有力,效果明显。•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存款准备金政策力度大且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对经济的震动太大。•第二,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形成极大冲击。00-23HB5、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概况•1984年建立准备金制度: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两部分。1984年,中央银行按存款种类核定了存款准备金比率,即企业存款为20%,储蓄存款为40%,农村存款为25%。•1985年,央行改变了按存款种类核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一律调整为10%。•1987年,央行又将存款准备金率从10%调至12%;•1988年9月,进一步调至13%。•1998年3月份央行改革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备付金存款帐户与准备金存款帐户合并为“准备金存款”账户,将法定准备率从13%下调到8%。•1999年11月,央行又将法定准备金率从8%下调到6%。00-24HB•2003年8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宣布从2003年9月21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6%调高至7%,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暂时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变。•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7.5%。•2004年4月25日起,人民银行决定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自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即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00-25HB•2006年6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6年7月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6%)。•2006年7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6年8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执行8.5%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6%)。00-26HB•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5年3月17日起,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由现行年利率1.62%下调到0.99%,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维持1.89%不变。《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00-27HB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10%12%13%8%6%7%8%9%10%11%12%13%13.5%7.5%8.5%9.5%12.5%11.5%10.5%0%2%4%6%8%10%12%14%16%1985年1987年1988年9月1998年3月21日1999年11月21日2003年9月21日2004年4月25日2006年7月5日2006年8月15日2006年11月15日2007年1月15日2007年2月25日2007年4月16日2007年5月15日2007年6月5日2007年8月15日2007年9月25日2007年10月25日2007年11月26日存款准备金率00-28HB(二)再贴现政策•1、再贴现政策的内容•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3、对再贴现政策的评价•4、我国再贴现政策概况00-29HB1、再贴现政策的内容•所谓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1)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与条件。•(2)规定再贴现业务的对象。•(3)调整再贴现率。00-30HB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1)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影响基础货币供应量•(2)再贴现率对利率的影响•(3)通过宣示效应(AnnouncementEffect)起作用:再贴现率的改变通常能表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对未来经济运行状况的预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00-31HB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1从中央银行融资的意愿减少商业银行可贷商业银行融资成本上升资金减少贷款规模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2提高对企业的放款利率市场利率上升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投资减少经济增长放缓00-32HB3、对再贴现政策的评价•优点:•(1)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有利于提供整个银行系统流动性“弹性”,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2)有利于通过对贴现对象选择、对贴现票据的规定,起到结构调整的作用。•(3)贴现政策可以产生宣示效应,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和公众的预期,引导金额市场利率。00-33HB3、对再贴现政策的评价•局限性:•(1)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从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角度而言,再贴现政策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因为在利用这一政策工具时,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政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它的反映。•(2)从影响利率的角度而言,再贴现政策只能影响利率水平,而很难影响利率结构;•(3)从政策的灵活性的角度而言,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因为中央银行如经常调整再贴现率,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使企业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同时还由于再贴现政策具有的告示效应。)再贴现率不宜经常调整。•(4)再贴现政策的告示作用模糊。因为公众无法知道它是主动性调整,还是被动性调整。•(5)当与市场利率的利差较大时,可能导致再贴现规模乃至货币供应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较大波动。00-34HB4、我国再贴现政策概况•1998年3月改革了贴现和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实现再贴现利率由央行根据货币市场利率独立确定,贴现和转贴现利率由商业银行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自行加点生成。再贴现利率与再贷款利率脱钩,首次成为独立的基准利率种类。•2001年9月10日起由2.1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