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概述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数学系钟良杰Email:mzmxzlj@126.com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基础一、理论基础1、知识观:主客两分→主客统一2、教育观:外铄论→内发论3、课程观:知识本位→发展本位4、教学观:单向传授→互动共建知识观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基础二、社会基础1、时代发展呼唤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人才新型人才的五种能力(1)搜集信息的能力(2)将信息创新为知识的能力(3)将知识创新为技术的能力(4)将技术创新为产品的能力(5)使产品占领市场的能力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基础二、社会基础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1)回归生活(2)强调综合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一、20世纪80年代课外活动大讨论新中国成立后:总纲→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活动课程→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二、20世纪90年代课外活动课程化81年:第一次把课外活动纳入周课时总量84年:课外活动→活动92年:课外活动→晨会(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传统活动等96年:再次强调活动课程包括:校会和班会、社会实践活动、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活动。)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三、本世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式提出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第三节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1、美国(自然与社会研究、设计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2、日本(“特别活动”课程、“综合学习时间”)3、英国(主要集中在“社会研究和设计学习”方面)4、法国(“综合学习”课程)5、我国台湾地区(“综合活动”包括家政与生活科技活动、乡土艺术活动、辅导活动、团体活动)第三节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启示1、主题探究类或课题研究类主题探究类:遵循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规范和步骤来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研究类:强调学生要通过对有关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策略。以上两者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如下:(1)自然研究(2)社会研究第三节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启示2、社会实践类(1)社会服务活动(2)社会考察活动(3)社会公益活动第三节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启示3、生活学习类(1)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2)生活科技与创造活动1、知识观:主客两分→主客统一•客观论:知识是存在于学习者之外的客观原理、规律、理论和方法等,它是人类学习的对象,不依赖于人类存在而存在。•主观论:知识是个人头脑的创造物。当个人通过社会过程领悟到各种事实材料之间的联系,把经验加以组织并对日益复杂的定义锁链进行推论时,知识便随之产生和发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足于知识观的转变,在课程架构上使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和参与活动而获取更多的“直接经验”,获取更多的“个人知识”,获取“建构知识的能力”,有着良好的课程载体,有着广阔的课程空间。返回2、教育观:外铄论→内发论•《说文解字》中对“教”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甲骨文中的“教”的写法如下:•以英语为例,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ducare,意思是引出。返回3、课程观:知识本位→发展本位•知识本位:•强调课程应当为学生提供一整套适用于各种情境的基本认知技能,提供一系列未来生活中具体实用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1)课程设计应当是儿童可以感知的、能够内化和类化的,能够联结儿童已有经验和待形成的经验。•(2)课程应当是以儿童为实践主体的课程。•(3)课程是一种开放和舒展的课程。返回4、教学观:单向传授→互动共建•(1)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2)教学是以理解为基础的、采用多元方式建构生活的过程返回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