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艺术三年级上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艺术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摇呀摇课题一小时侯的歌一、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童谣歌曲的学习,为学生能够和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提高对语言节奏的感受能力,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积累合作、交流、反思、创作、分享等方面的体验。二、教学准备1、歌曲《童年的小竹笛》、的光盘或录音带。2、不同风格、内容的童谣及录像、录音、光盘等资料。3、绘画、折纸材料及节奏乐器等。三、欣赏引导在这个单元主题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弯弯的月亮是娃娃的小床,天上的星星是娃娃的被子,天边的月儿奏出美妙的乐曲,静静的水面仿佛在听你诉说。妈妈的催眠曲陪伴着娃娃进入了梦乡……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生共同说一说各自耳熟能详的童谣,边说边表演,并说说个人的理解等,引导学生的兴趣。2、例如,〈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咪咪咪……猫来了,咕噜咕噜滚下来。3、〈笑一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两只黄狗会抬轿。4、〈不倒翁〉: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大把,样子象小孩。说你呆你不呆,把你一推你歪。要你躺下去,你又站起来。5、〈鞋子和茄子〉:一个孩子,拿双鞋子,看见茄子,放下鞋子,去拾茄子,忘了鞋子。6、〈手指歌〉:伸开手,数指头,大牛不吃草,二牛不吃料,三牛不拉车,四牛不上套,剩下五牛要不要?要!7、〈三轮车〉:三轮车,跑得快,上面坐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二、学唱歌曲:〈童年的小竹笛〉。1、引导学生反复听、轻声哼唱、拍手唱、配合律动唱。2、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等,待音律、歌词、节奏3、准确后可加进行打击乐集体演唱,并录音来反思评价。三、教学评价:1、在歌唱、绘画、表演、创作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评价。2、将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的童谣,绘画作品等存入挡案夹。四、教学思路拓展:1、欣赏表现童谣的舞蹈、结合律动展开教学。2、通过自制乐器,更加了解乐器的性能和用法。教学后记:课题二歌声中走来一个娃(二教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前捷克斯洛伐克儿童歌曲〈牧童〉的学唱、表演和绘画。2、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积极参与,愉悦地创作和表现。3、学生尝试制作简单打击乐器,学歌曲伴奏。4、结合着给童谣编曲调,学生尝试和探索进行艺术的表现和创作。二、教学准备:1、〈牧童〉的歌曲录音或VCD光盘。2、找做简易打击乐器用的材料〈纸盒、纸、铁丝、医拉罐、沙石、竹筒、杯子、废墟料瓶、铃铛等〉。第一教时三、教学过程:1、由牧童牧归的绘画或童谣等作品引出歌曲〈小牧笛〉并学唱。2、学唱歌曲《小牧笛》并朗读歌词。3、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打击乐器给歌曲〈牧童〉伴奏,并探索不同物体发声的特点、音色、敲击方法〈部位〉等。4了解各种打击乐器的名称、用法和乐器的打击方法。5、启发学生课后用废墟塑料瓶装进沙子盖上盖后做沙锤,做双响筒〈找竹筒或不同的两种木质品〉、三角铁〈废金属或自行车铃铛等〉、鼓(大小纸盒等)。6、为歌曲进行伴奏表演。第二教时一、教学过程:1、在表演、绘画活动后,回味反思活动内容、个人收2、再听一次歌曲〈牧童〉,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或者书写出来,进行手抄报和绘画的展示。3、选择自己身边的工具和材料进行伴奏创作。二、朗诵歌谣:学生和老师共同欣赏和朗诵熟悉的童谣,并根据童谣的内容进行表演活动。1、〈错歌〉:鸭子咪咪叫,老牛蹦又跳。大马吃白菜,熊猫跑步快。白兔圆耳朵,老虎叫呱呱。老鼠比猪胖,公鸡会下来。到底错在哪?请您想一想。要孩子们将歌谣改一改,并根据歌词即兴表演。2、〈板凳板凳歪歪〉:板凳板凳歪歪,里头坐个乖乖,乖乖出来买菜,里有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头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磕头,里头坐个孙猴,孙猴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此童谣朗朗上口诙谐,适合孩子们边读边表演。3、〈三轮车〉:三轮车,跑得快,上面坐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三、教学评价1、关注每个同学的兴趣,鼓励每个学生的创作、表演、言和抒发个人意愿。2、有条件时将表演录象、制作的乐器存放在音乐教室或入学生的艺术挡案夹。四、教学思路拓展1、给喜欢的童谣选配音乐或加伴奏进行表演,成为学校和班级的“保留节目“。还可以请专业儿童剧的艺术家对学生的表演给予指导。2、可以从绕口令及相声、快板的练习进入,引导学生关注发声的方法和说话的声调、语气等。3、将歌曲、绘画活动同时融入一整节课中进行教学,内容相当丰富,由教师视条件、个人情况而定。教学后记:第二单元十二生肖课题一奔腾的骏马(二教时)一、教学目标:1、学生在以“马“为内容的艺术作品欣赏、表现活动中,感受不同材质、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特点,了解马的造型特点。2、尝试运用不同的歌曲、舞蹈、绘画、成语等表达自己对马与人的关系,马的精神及其形、神的感受。二、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收集有关马的图片、画册、音像等相关资料。2、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电教等设备及马的相关资料。3、彩色纸、包装纸、剪刀、胶水、图画纸、彩色水笔。第一教时一、教学过程:1、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手段(如律动模仿、马蹄声响、动物录像等)。2、启发学习欣赏学生用书中的单元主题页。3、通过欣赏,发表自己的看法。4、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马的成语,并把大家收集的表现马的艺术的品按照年代的远近排序,说一说各自的特点。5、结合陕西民间泥塑马玩具和农民画中的马,启发学生在马的相同轮廓造型中进行色彩、图案造型的变化的比较6、布置学生用装饰画的方法创作一幅表现马的绘画作品。儿童装饰画的表现一般可以启发学生在画面的构图上要形态布局饱满,少留空白。第二教时一、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2、欣赏二胡曲《赛马》,听赏歌曲《马头琴的故事》及一组外国乐曲。3、例如:《马刀舞曲》、《轻骑兵序曲》、《威廉·退尔序曲》,《自由射手》等片段。4、配合放映奔马的照片、雕塑、录像及徐悲鸿的《奔马》国画作品,体验不同艺术形式表现同一题材的多种手法,启发学生的创作表现。5、欣赏哼唱二胡曲的《赛马》的主题旋律,可用口腔弹响或敲击作伴奏模拟马蹄声。6、用跑马步即兴创编舞蹈,体验感受跃马奔腾弛骋北疆之时的欢乐、自豪情感。7、可引导学生分析《赛马》主题旋律的音乐风格及情绪特点,试着哼唱记忆下这段好听优美的蒙古族风格乐曲,体味感知节奏、力度、旋律、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在音乐艺术表现中的重要作用。二、游戏:1、学做骑马的动作,双手拉住马缰绳,跟老师做。2、随着音乐节奏并骑着马编队进行。教学后记:课题二小羊的故事一、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以“羊”为内容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相关及汉字中“羊大为美”的审美观。2、了解、欣赏、学习古代先人们高超的艺术创作和设计。3、尝试运用歌舞、绘画、制作等艺术形式加深对“羊”的造型特点的表现,并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二、教学准备:1、课前可动员学生收集、画册、玩具等资料。2、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等相关设备及羊的题材的艺术作品。3、彩色纸、图画纸、剪刀、胶水、彩色水笔等工具材料。4、歌曲《保护小羊》的录音带或光盘。三、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讲《草原英雄小姐妹》保护羊群的故事。2、听《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插曲,体会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3、学生分组将搜集到的有关“羊”的成语故事进行集体创作(绘画、编舞、表演等)或学唱《保护小羊》,各组将作品完成后交流、互评。4、教唱与欣赏歌曲《保护小羊》。5、即兴创编简单情节,歌唱表演。6、学唱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由几个音级构成,歌词会唱后,试着唱唱歌谱。7、再和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一下,这首歌有几个句子(两大句),句子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是重复的关系,两句的句尾有变化和呼应)。四、教学评价建议:组织学生填写课堂及课外调查表,对在这一课题学习中的反应和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展开讨论,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进行评价教学后记:课题三淘气的小猴一、教学目标:1、搜集、欣赏有关猴子题材的艺术作品,了解“猴”的造型和神态所产生的文化蕴涵。2、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法创作活泼、淘气的猴子形象,初步体验中国画笔墨的特点,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3通过欣赏猴戏,模仿在“急急风”锣鼓经伴奏下猴子亮相的造型特点。二、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猴子的资料图片及玩具等。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图片及猴子题材的绘画,工艺作品。3、彩色纸、包装盒、生宣纸、国画颜料、毛笔、剪刀、胶水等。三、教学过程:1、展示一组猴子题材的动画片:《猴子抢草帽》或《猴子捞月亮》等。2、在欣赏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影视作品里猴子的音乐仔细聆听,展开讨论,谈谈自己对音乐表现的感受。3、学生结合节目的欣赏以及自己的理解,尝试用肢体语言来创造猴子的多种姿态造型。4、观看京剧猴戏《蟠桃会》片段,了解艺术家如何模仿猴子的动态、表情。5、安排学生进行选猴王,学习猴戏动作,表演花果山猴子的生活的创新表演。四、教学评价:1、采用师生、学生相互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2、特别是对制作、绘画、集体和个人表演中表现出色的同学要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里的宣传活动多出力。小学艺术三年级(上册)教案——3、4单元(喜欢的话别忘记回帖哦)第三单元小小建筑师课题一神秘的地下宫殿(二教时)一、教学目标:1、结合着学生对小蚂蚁的好奇与探究心理,引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求索的精神。2、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蚁穴的构造特点,学习运用线条、色彩、手工制作等造型表现语言进行绘画和制作,并用舞蹈、话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对小蚂蚁的活动进行创编表演。3、学生结合对蚁穴的了解,拓展知识领域,了解人类是怎样从小动物身上获得启示,在人类的建筑中吸收其有用的方面。二、教学准备:1、有关自然界中蚂蚁的影像资料、图片资料。2、表现蚂蚁的歌曲、诗歌、美术作品等。3、学生手工制作与绘画表现时所需的工具材料。第一教时三、教学过程:1、上课常规音准、节奏训练:(略)2导人新课:A、组织学生到自然界中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习性,学生与小蚂蚁一起做游戏,体验蚂蚁的团队精神。B、如:在小蚂蚁经过的路上放一块小饼干,看着小蚂蚁是怎样一传十、十传百地把这块饼干搬回洞中。C、完成一幅表现小蚂蚁的想象画。3、听唱歌曲《小蚂蚁》,放录音,教唱。第二教时一、教学过程:1、接上一课内容,训练复习。2、每个同学将自己画的小蚂蚁剪下来,粘帖到一张大的画面里,大家共同完成一幅表现蚂蚁的美丽图画。3、选择自己身边常见材料一件有关小蚂蚁的手工,如头饰、挂饰、面具等。4、表演、游戏活动。二、教学评价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表现蚂蚁的美术作品、表演活动、歌曲学习做出大胆客观的[评价。2、对积极参加“小蚂蚁”教学活动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对活动中出现的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要结合本课的主题给予表扬。三、教学思路拓展1、通过体验小蚂蚁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2、通过对自然界小蚂蚁的观察、了解,培养学生们热爱自然、热爱劳动和科学求索的思想品质。教学后记:课题二瞧这家子(二教时)一、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引发对自然界小燕子生活的兴趣和观察。2、借助艺术课中的绘画与手工制作、舞蹈与戏剧表演、歌曲学唱与乐曲欣赏等学习形式,学生提高艺术表现生活的能力与手段。3、培养具有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表现自然的审美情趣。二、教学准备:1、有关自然界中燕子的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2、《小燕子》的歌曲音像资料。3、与燕子有关的美术作品及优秀的学生作业。4、本课所使用的美术用具、材料等。第一教时一、教学过程:1、常规教学,音准、节奏、视唱训练。2、导入新课:燕子是人类的朋友,自古以来它们与人类朝夕相处、和睦为邻,彼此间建立了充分的信任与友谊。3、请学生讲述有关燕子的故事。特别是农民伯伯把飞进家中的燕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甚至流传出许多有关燕子的美丽传说。4、可见人们对燕子倾注的情感之深,本课围绕着燕子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5、观看片子《小燕子》A、教师组织学生到自然界观察燕子的生活习性,倾听小燕子的叫声,观察、了解小燕子的筑巢形式以及燕巢的构造特点等(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音像资料了解以上内容)。B、教师引导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了解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