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标题: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时间:2014年10月9日地点:1教321教室培训人:张一村大一新同学,你们好,首先祝贺你们顺利地进入了大学,当你们梦想了千万遍的大学校园不仅仅只是想象,当宽敞的教室、明亮的图书馆如此真实地呈现在你们面前,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你是否也一阵阵地欣喜。在经历3年“捆绑式”的高中生活,大一新生们仿佛是飞出囚笼的鸟,大学在他们的眼中是个全新的世界。大学给了每位新生一片崭新的天空,这里,你可以选择学什么、怎么学,你可以选择做什么、怎么做,在大学这片天空飞翔是快乐的。然你们也许会有不顺心的地方,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当你们离开慈爱的父母独立生活的时候,当你们由昨天的小太阳变成新集体中普通一员的时候,当糟糕的人际关系让你一筹莫展的时候,当你们困窘的经济条件与你们的自尊心形成强烈反差的时候,当你希望努力学习却又感觉缺乏力量的时候,当你平静的生活经历感情风波的时候,你烦恼、你无助、你百思不解,可能会感到莫名的紧张和焦虑。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来说,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既新鲜又陌生的大学生活,无疑是对自己心理素质和能力的考验。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段心理问题高发期称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或“大一的迷茫”。大学时期并不漫长,却是人生道路上最为重要的一段。这段路,有人稳健,有人踉跄,有人还会跌倒,当然更多的人都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一、心理分析进入大学的新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新的环境,由此引起的心理上的焦虑感、罪恶感、疲倦感、烦乱感、无聊感、无用感和行为上的不良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也有研究者把大一这段时间称为“心理间歇期”。具体表现为自我定位的摇摆、奋斗目标的迷茫、新生活方式适应困难、社交困惑等。心理学家沃尔曼对适应作了如下的定义:“一种与环境融洽和谐的关系,包括满足一个人的绝大多数需要,并且拥有符合要求所必需的行为变化,以便一个人能与环境建立起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大学生的适应性,是指提高大学生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是个体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大学新生生活适应是其社会适应的前奏曲。适应能力的提高,不仅对大学生适应新生活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今后适应学习、人际关系等,处理好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都有重要价值。相对中学而言,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大一学生要面对一系列变化:1.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专业性、探索性;学习方式的全方位性;学习态度的自主性、自觉性。2.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由父母照顾到自我照顾,在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会处理日常事务。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可以与社会进行广泛接触,对社会现象更加了解,价值观的冲突更加激烈,也面临更多的诱惑和选择。3.适应新的人际环境。大学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来自全国各地、兴趣爱好各异、生活习惯不同的同学共同生活,难免产生矛盾,尤其对中学时代缺乏住读经验的学生而言,这是不小的变化。大学生交往不再受父母老师的限制,交往的范围扩大,但是心理的闭锁性特点使得大学生相互之间的交往不如中学融洽,处理人际关系相对困难。同时,恋爱问题也提上议事日程。同学的恋爱以及自己面临的恋爱,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4.适应新的管理环境。管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尤其在管理方法上,大学对学生的管理不如中学严格,尽管有辅导员、班主任,但是他们的职责主要是通过指导、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自理能力,不像中学老师那样,看得具体、周到等。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5.适应新的参照环境。大学新生都是高考中的优胜者,也都是中学里的出类拔萃者。进入大学后,参照环境发生变化,一方面“比较团体”扩大。由中学的几百人、上千人扩大到几千人、上万人,在这样“强手如林”的范围内比较,自身位置肯定会发生变化。另外,“比较范围”也拓展了。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还包括研究能力、社交能力、艺术修养、个人魅力等。这就带来了自我认知与评价问题,即如何在新的集体中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定位。6.适应新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的文化环境包括校园内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心理气氛、生活方式、课外活动等。集中体现在校风、班风和学风上。一般来说,优越的科研条件,雄厚的师资队伍,周密的教学环节,勤奋的学习风气,丰富的文体活动,多样的社会实践,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所以,大学生一方面要尽快适应大学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从自己做起,去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添彩。——适应,分为积极适应与消极适应积极适应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它应有两种含义:一是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或顺应环境中的某些变革;二是不断地抗争和选择,从一个目标走向另一个目标,这是发展性适应。消极适应是一种不健康的适应,它以牺牲个体的发展为代价。甚至会导致某些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在现实生活中适应不良的行为表现往往有3种:第一种方式是反抗现实。由不满现实转而反抗现实,反抗现有的社会规范,反抗社会权威,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其结果是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更为严重的挫折,甚至于毁灭自己。第二种方式是逃避现实。由于个体承受不了现实压力,不从经验中学会面对现实,而以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方式来应付问题,借以获得暂时的满足,但久而久之会造成更大的失败。第三种方式是脱离现实。从现实中退却,沉迷于虚构的幻想世,过的是完全与现实隔离的生活,此种方式易于导致心理疾病。§Wellbegunishalfdone.(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皮亚杰§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即面对它毫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决不要逃避任何事物,决不!——邱吉尔二、心理调适一般来说,这种在角色转换与适应中出现的心理失衡,存在时间与发展程度因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坏和有无得到外界疏导而有差异。有的新生因心理素质较差,又得不到外界帮助,很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期的自我调适才能度过心理失衡期。有的可能长期不能适应产生心理问题和疾病而休学或退学。所以,大学新生应该特别注重入学后的心理调适,顺利度过心理失衡期。1.面对落差现实,正确认识自我,准确角色定位。中小学时老师可能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而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学习唯一目标来勉励自己寒窗苦读,但学生跨入大学校园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而一部分学生还发觉在人才济济的新集体中,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经荡然无存,无形中产生一种失落感。因此,新生首先要逐步接受已成为普通一员的事实,做到悦纳自我。毕竟能进入大学的一般都不是差生,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是普通一员,都应从头开始。其次新生入学后,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要经常问自己“我为什么来大学”,“我是什么样一个人,今后又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成为这样的人我现在要怎么做”。这样有利于角色定位,适应新环境。新生对自己的评价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对自己全面地认识,才可能准确地进行角色定位。另外,新生也应对心目中的大学进行调整,使其回归到现实中,以减少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导致的心理落差和失衡。而新的角色定位也只有建立在现实大学的基础上,才可能正确。2.接纳客观差异,认识自身特征,学会与人相处,协调人际关系新生往往由于不懂得处理较中学复杂的人际交往而出现各种心理困惑。新生来自不同地域与家庭背景,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差异,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复杂。另外,个体的某些性格特征如自卑、孤僻、人际敏感等也会阻碍人际交往。此外,在大学里,学习已不再是唯一目标,大学生行为目标多元化,也是导致人际关系复杂化。因此,许多新生渴望交流沟通却不得要领而屡屡受挫,从而感到焦虑抑郁,越来越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有些同学因而会逐步迷恋网络,冷漠地对待现实世界。为了与同学和睦相处,新生首先应该认识到地域、背景等差异是客观存在,应当正确地面对与接纳。第二,清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性格特性,扬长避短。第三,与人相处应该本着真诚的原则,讲信用,会谦让,懂自尊,积极关心别人。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当与别人发生不快或矛盾时,通过换位思考,冷静处理。3.明确新目标,培养专业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大学学习与中学相比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进大学后,新生一时可能会无所适从。有些同学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抑郁、焦虑,有的甚至会有意放纵自己,导致目标、理想、方向的迷失。因此新生入学熟悉环境后,应立即确立一个新的学习、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目标,就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同时,注意培养专业兴趣,因为兴趣是推动我们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另外,对大学新的学习方法要积极探索、思考,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快顺利度过学习适应期。一些新生可能会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而深感茫然,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扰?第一,转变对专业终极依靠的思想,把专业作为完善自身发展的一种手段。第二,增强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随着对专业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专业兴趣也许会慢慢培养起来。如果发觉所学专业的确不适合自己,也决不意味着前途的无望命运不济,现今国家高等教育形式多样性为我们提供更多选择出路,如考研转专业等。4、培养独立能力,积极寻求外界帮助新生刚开始离开家庭,自理能力往往较差,难以适应新环境。所以入学后,应逐步培养独立能力,在生活、学习、作息、理财上要逐步学会独立自理安排。面对学习、生活等的种种不适应,新生除自己积极调适外,也应该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如对老师上课方法不能适应,可以虚心向老师请教,或者与同学、师兄师姐一起探讨。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体验集体的力量,认同新集体;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在组织中展现所长,培养各种能力。如果心理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就应该寻求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智者曰:适者生存。多数情况下人是在不断的适应中成长,成熟。初入大学,难免有诸多不适应之处,但只要通过不断地积极调适,逐渐就能融入新的大学生活。三、主动适应全新环境对于一个大学新生来说,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深有感情的老师和同学,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踏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如何尽快适应这些环境是有必要的。由于大学的校园范围比较大,所以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直接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是熟悉校园环境的一个最快捷的方法,大多数的高年级同学都比较愿意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另外,向老乡请教也是不错的选择。有些新生在熟悉环境后,感觉对大学生活有“幻灭”之感。抱怨学校教学设备陈旧,图书资料贫乏,甚至怀疑自己当初拼搏是否值得。这是因为他们在入学之前,在心中将大学过于美化,面对现实校园而产生的失落感。虽然,这些年高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是赶不上发展的需要,如这几年的“扩招”,使得许多大学校舍和师资非常紧张。在北京的重点大学,8个人一个宿舍也并不少见。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更需要新生放弃不切实际的期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信环境并不能决定一切,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也可以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优势,使个人的能力与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促进与提高。大学新生除了熟悉校园环境,还应该主动接触这个社会环境。把自己关在大学校园里面闷头读书,对外面的社会不闻不问,是永远也不会适应社会环境的。勇敢的走出“象牙塔”,到校园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有目的的进行一些有益有利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认清楚自己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实际位置。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