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和认同状况调查与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评分题目: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和认同状况调查与分析选题:传统文化与价值引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完成人及学号:孙嘉顺(13040410012)郭苗苗(13040410020)赵玉虎(13040410055)穆太力普·艾则孜(13040410021)指导教师:蒲伟芬2015年5月20日1一、调研情况介绍(一)调研背景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在无数次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总结下来的文明的精华。在现代的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到现在,社会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转型期传统文化在民族团结、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推动着中国的发展,在世界文化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韩国以及许多西方国家的学校都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孔子、老子、庄子等古代先哲的思想,也是西方哲学家们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大规模入侵,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流行起来;麦当劳、肯德基、披萨成为许多人喜爱的食品;西装成为各种正式场合的服装。但是,却仍有人不知道重阳节,不清楚过年吃饺子这一习俗的由来,不了解唐装、汉服是什么样子。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但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许多人淡忘,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二)调研目的针对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并且对其缺乏兴趣,导致传统文化的衰落的现象。我们小组对于该现象做出一项调研,目的有以下三点1、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情况,了解高校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2、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问题提出一些实用而又有效的建议。3、通过这次调查来唤醒大学生、高等学校,以及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三)实践方案与实施情况本次调研对象以西安各个高校为主其他地区为辅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知的调研访问。五月初,我们小组根据调研意向组织会议集中商讨了本次调研事宜。五月六号晚上,根据小组事先准备的一些资料,小组成员在寝室集中编写调研问卷。五月七号,成员通过qq空间微信等方式进行网络宣传,加大网络文卷的访问,以此来优化调研效果。五月中旬,我们2收集了调研结果。经过小组讨论,我们采取了分层抽样,图表综合分析,多层次理解等方案对内容和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随后,我们小组查阅了近些年的一些关于解决大学生了在传统文化上文题的想法和建议,两次讨论,得出了我们小组对这个问题的最终看法。五月下旬,小组对整个调研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且撰写本小组的调研报告。二、调研内容分析本次调研采用网上问卷形式。目前,有一百人填写问卷,有效问卷位一百,回收率位百分之百。根据调研数据结果,做一下分析。参与本次调研的有31%的为女性,69%的为男性。从年级这一项来看,76%的都是大二年级,剩下三个年级比较均匀的占用其他比重。而受访对象的专业类别这个样层,理工类占了90%,文科和艺术类仅仅占6%。由这三组数据,我们了解此次调研访问的对象有很大的局限性。男女比例不很均衡,而女生相对感性,男生相对理性。从某一角度来说,对于传统的文化的接受方式以及过程等等方面,有一定因素的影响。再者,我们的受访对象是面对整体大学生的。而据问卷结果来看,实际填写问卷的大部分均为大二的。不同年级所学课程以及作息安排的时间不一样。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由社团组织的活动主要是面向大一大二,所以在放假时间几乎一样的情况下,大一大二在校参与与传统文化有关活动的频率要比大三大四高一些。另外,学校安排的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四个年级课时参差不齐。就此来看,受访对象的局限性影响到了调研的结果的精确性。第三组数据,受访对象的专业类别分布差别很大,更多的是集中于理工类。显而易见的是,文科类要比理工类过多的接触到传统文化,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弘扬有更深刻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的话,我们小组的宣传渠道有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古故造成这样的结果,但更多的是,咱们国家的理工类大学远多于文科类的大学,接着学理工的学生远比学文科的学生多。从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处于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国家还是更加注重硬实力的强大,传统文化所属于的文化软实力没有得到更多实际上的支持与支撑。这种背景下,不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学习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更优的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我们小组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访问。一是大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二是他们对一些文化常识的掌握状况。前者的数据如下:非常了解的11%,一般了解的62%,了解一点的25%,不知道的2%。大部分人在家乡呆的时间最久,而家乡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例如家乡的节日习俗、庙会等等。我们最先接触并熟知的就是家乡,情结最深的也是家乡,而家乡的文化便是我们的寄托。但是还有接近30%的人对3我们本应都感触非常深的家乡文化感到不熟悉,可见至少在家乡文化的认知这块,我们大学生做的还是很不够的。进一步看,由于大学生来自乡村和城市不同的区域,而乡村的同学相对城市的学生对家乡的文化有着更深刻了解与认识。再者,一方面城市中对于家乡传统文化的那一块体现的不是很充分和直观;另一方面,城市的大学生对其城市中属于家乡传统文化的那一部分没有一个很好的了解。针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领域里的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如下:49%的人知道,51%的人不知道。从我们出的题来看,大学生对诗经的内容了解的不多,对书圣知道多一点。它们分别代表古典文学和书法。这两点常识是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但掌握的情况并不理想.我们在对这些文化常识的认识与了解中,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古典文学和书法是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我们的了解也只是皮毛。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当提到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传统节日,其次是书法,然后是古诗词戏曲等。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接触最多感触最深的是传统节日,因为我们的参与性很高,最直观的感受着。另一个原因,传统节日本身是很完整的传承下来的,影响的范围更广阔,并且还有着法律政策上的支持和支撑。传统文化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那我们究竟是怎样了解的呢?调查发现,我们大多是通过书籍资料,学校教育,电视媒体和网络来认识传统文化的。但是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网络在我们了解传统文话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书籍资料的查阅和接受学校教育也不可或缺,目前它们成了我们认知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我们也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来学习传统文化。统计得出,大学生每年参加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屈指可数。亲自参与活动是理解传统文化非常好的方式,而实际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参与量,这也就不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好的认知。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文化渗透也很普遍。我们用七夕和情人节做样进行了调研。除去都过和都不过的,过七夕的人要多于情人节。大学生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更有情结,也没有盲目的去过情人节。另外,对于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的看法,大部分大学生是持有不承认的态度的,可见我们的名族情结,我们也深知那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是我们传承的文化。文化传播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越发迅速,孔子学院的发展壮大,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发扬。面对传统文化的现状,我们该持有怎样的态度,以及付诸怎样的行动?通过访问我们了解,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我们应该承担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有宏大的目标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也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4育,增加相关的文化课程。我们对加大宣传力度、举办趣味活动、增加文化社团、举办讲座和知识竞赛等措施抱有相当的认同感。我们对自己的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不足有着认识,对该怎样去发扬传统文化也有相当的认知,我们也正在尽己所能,为其贡献一份光和热。三、结论及建议(一)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在西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下,特别是美国强大的文化输出,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削弱。从调查问卷来看,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了解上只是存在一个大体的轮廓,不能了解其精髓,例如知道诗经,却不知道《诗经》中的《雅》有多少篇。而且在这种大氛围的影响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渐减少,我们小组经过对这次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程度不深,是只知其形而不知其神,而且对其缺乏兴趣。2、大学生很少阅读中国历史文化古籍、诗词歌赋,也很少观看传统戏曲歌舞等,且中国学生每天的阅读量非常低,未达到美国的四分之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有反感。3、在追随西方的潮流下,很多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热情减少,不过端午清明这等中国传统节日,反而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的节日。4、大学生在对于外国文化兴趣远远超过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主要是在互网络中了解了很多西方文化的知识,跟随整个西方的文化潮流,例如美国大片、快餐文化等等。5、对于造成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我们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诸多中国高等学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不够强,只是注重科技项目等科研成果,不重视戏剧诗词歌赋等文化软实力的成果。②、媒体、文化等领域在强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大量的宣传西方的文化思想,对大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引导,美国大片在中国的盛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外恶搞历史文学作品等不良行为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5③、中国学校教育内容全盘西化,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传统的教育形式在中国教育领域没有了自己的位置。所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西化的,例如西方的标准化考试在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是及其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走向世界成为强国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更应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二)对于高等学府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的建议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是完成这项任务的基础。让大学生由内而外地热爱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重任。根据问卷调查的回馈和我们的综合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目前大多数大学生的教学课程并不是很多,甚至有些学校一周两三节大课,课余时间充足,针对很少学生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校应该增加相关课程,并计入期末总成绩,当然我们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表现不同的文化学习方式,要通过一些有趣高效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学习、了解。对这些课程的考核也不能采用传统的笔试,可以让大家现场表演自己喜欢、擅长的传统技艺,或则让学生制作有关传统文化的PPT来展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例如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让同学们都知道自己家乡的文化,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使他们对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得到加深。通过不同形式的表现形式来进行考核,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评判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2、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学校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也是灵活多变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包括很多内容,例如诗歌戏曲传统节日等,我们可以以这些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他们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我们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各项活动中,进行有兴趣有活动有意义的教学方式,并且大学生不仅学习了传统文化,而且还锻炼了各种其它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比纯粹口头上的宣传要好得多。另外活动形式可以集思广义,通过投票决定,既要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也要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可以举行诗词朗读大赛,或则将诗词改编成歌曲,融入一些现代的元素。书法大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