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玉林师范学院初教院莫献鹏第一章绪论一.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常会为自己贵重的财产,比如房屋和汽车买保险,其实,一个人最重要的财产不是这些,而是我们的健康。可能你有100000000---,这个“1”代表你的健康,后面的“0”代表你的票子、房子、妻子、孩子、车子、地位、荣誉----等,假如你失去了这个“1”,后面的“0”再多,它还有意义吗?所以健康对每个人是很重要的,有了健康就有了一切。当一个人在病危的时候,他才体会到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注意平时的营养,使自己的身体营养一定要达到均衡,这样才能使我们少生病或者不生病。一定要树立预防重于治疗的新观念。投资健康总没钱,有也没有;待到病时用万千,没有也有;若要与君谈养生,有空也忙;阎王召见命归天,没空也去。目的: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意识、行为、习惯二、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大学生的体质是关系到国家建设与发展、国富民强的百年大计,大学是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假如没有健康的体魄,势必会给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会使我国国民体质全面降落,不利于对我国完成下一步战略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今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在校养成许多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吃饭速度太快、零食代替正餐,致使饮食质量总是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当代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三、当代大学生饮食现状当代大学生饮食现状:调查显示:近两成学生坚持一日三餐,从饮食规律来看,能够保证三餐规律的仅有33.9%,只有24.2%的学生从不错过三餐中的任何一顿正餐。其中男生的规律性比女生更差,超过半数的男生不能按时吃早餐。男生比较喜欢运动和玩电脑,一旦沉溺很容易耽误吃饭时间。此外,大学生饮食随意性大,六成大学生从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吃饭主要考虑简便原则,50.4%的人饮食规律受情绪好坏影响。七成女生吃零食排解无聊,大学生中很大比例的人群喜欢吃零食,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吃零食的主要原因是情绪不好或没时间吃饭。吃饭细嚼慢咽的大学生仅25.8%,部分大学生进餐时习惯狼吞虎咽,吃饭速度很快,男生表现得更突出。女生则喜欢边吃饭边看手机或书,吃饭不够专注。近半学生习惯喝啤酒,每个月都会喝1-2次啤酒的学生占48.3%,超过3次的占19%,有的学生甚至每月喝啤酒超过10次,男生比例高于女生。还有35%的男生每月会喝1-2次白酒。从膳食构成来看,大学生的主要食品是米面等,蔬菜、水果和蛋奶类食物摄入量很少。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过低,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能得到足够补充,不能满足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饮食结构、规律都有待提高,食物摄入的总能量不够,蛋白质更少。大学时期处于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脑力和体力活动频繁,长此以往会出现营养不良、体力不支的情况,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四、存在问题:1.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不高。大学生普遍不重视早餐,相当多的大学生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不高。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不吃早餐和早餐营养质量不高的学生,其数字运用、创造性想象力和身体发育等方面均会受到严重影响。2.偏爱零食。大学生中喜欢吃零食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女生更加偏爱零食。零食所提供的能量、营养素不如正餐均衡、全面,而且多数零食味道浓厚,过于香甜或咸鲜,脂肪和糖盐的含量较高,既影响大学生进食正餐的胃口,又容易造成钙、铁、锌、碘、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的缺乏。3.偏爱洋快餐。从营养的角度看,洋快餐普遍都是肉多、菜少、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的食品。比如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淀粉,但用马铃薯炸制的薯片、薯条中却吸收大量的油脂、能量增加、维生素却被破坏了,是典型的“能量炸弹”。4.偏爱油炸食品。油条、煎饼、油炸花生、煎鸡蛋等油炸食品以其鲜美酥脆的口感,深受大学生青睐。此类食品经高温烹调可产生大量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丙烯酰胺、苯丙芘等毒性物质,故油炸食品不宜多食用。5.校外就餐。选择校外就餐的原因:有的是认为校外饭菜价格适中,口味要比学校食堂好;有的认为校外就餐自由方便,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的经常是因为同学、朋友聚会而外出就餐。大多数学生校外就餐的地点选择在学校周边餐馆、街边小店、小摊上,但这些地方大多条件简陋、缺少消毒器具、用餐环境恶劣,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6.喝水量偏少。很多大学生没有主动饮水的习惯,每日的饮水量不足,往往是渴极了才暴饮一顿。现在的瓶装水和饮料越来越多,有些大学生常以此替代喝白开水,认为比喝白开水更有营养,尤其偏爱含糖饮料和果汁。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它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7.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少。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每餐主食量摄入偏多,而蔬菜水果摄入量较少。蔬菜和水果能够为人体提供每日以及长期健康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它们还能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体内酸碱平衡,从而达到一个平衡的膳食模式。8.饮食不规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一日三餐进餐时间和进餐间隔无规律,甚至三餐的食量分配也无任何规律,随意性非常大。如果摄食不足或饮食过度,都会伤害脾胃的功能。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是导致消化系统紊乱的主要原因,长期没有规律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必须引起注意。五: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营养知识的不足。一般人对食物信息的获得大多来自广告,广告吸引消费者购买某些特定的食物。的确,精制的食品比天然的食品包装精美、易于运送和储存,并经过消毒杀菌,不易腐败,但是,营养也大打折扣。这些食品在精制过程中流失了大主量的营养素,但在广告中却夸大其词,鼓吹它的营养价值如何高,使人深信不疑,不再费心学习营养知识和改善营养。(2)由于我国大多数学生家长没有受过系统的营养与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营养与健康知识,在指导学生饮食方式和营养摄入方面存在着许多传统的错误做法,给学生的营养与健康带来了许多传统观念问题。(3)饮食与情绪紧密相关,对于许多人而言,它象征快乐、痛苦、奖赏、处罚等,也许这就是营养学无法普及的最主要原因。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吃的食物种类多,而又十分便宜;有钱人却吃营养较差的食物,例如各种精制食品等,而又自认为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4)过度依赖医生,也是人们忽略营养的原因。例如:医生一般不指导病人饮食,他们就理所当然地忽略了营养。医生学的是医学,他们的专长是治病,而不是保健。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医生致力于营养工作,成绩非常卓著。然而,大多数医生的目的仍然是着眼于治病,而营养的目的则是为维持人体的健康并且预防疾病。六、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政府和社会十分关注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问题。然而,许多大学生仍然营养不良,不少学生缺铁、缺钙,而另一些学生却营养过剩,究其原因,是由于90%的大学生营养知识完全缺乏,许多学生不善于科学地安排自己的饮食,以致于有的专家说,我国的科盲多于文盲,营养盲多于科盲。我国著名的营养专家于若木曾深刻地指出:“人民的营养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主要是受国民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可以说,它与经济发展是同步进行的。但是,国民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收入增加了,由于缺少营养知识,并不能收到合理营养的目的,所以,营养保健必须与营养知识的普及同步进行。实践证明,同样的经济水平,有营养指导和没有营养指导的情况大不相同。”所以说,在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快速步入小康社会进程中,向大学生宣传和普及营养知识,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七、营养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因学习费用过高,其它开支增大,并伴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挑食、偏食、平时节约到星期天饱食一顿等,致使大学生普遍营养不良。当前对大学生健康威胁最大的营养性缺乏病有四种,即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缺铁性贫血、钙的摄入量不足。据调查,大学生蛋白质摄入量仅为标准供给量的65.5%~74.8%,其中优质蛋白质仅为总蛋白质的15%左右。膳食营养价值不高,肉、蛋、奶、蔬菜摄入较少,各种食物搭配不当,比例不合理。三餐食量分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大约70%的学生不吃早餐或吃一点。维生素缺乏的出现率男生为12.5%,女生为34.4%。主要表现为齿龈肿胀易出血的占12%~18%,毛囊角化、皮肤干燥、舌裂、口角烂占16.3%。根据血红蛋白的测定,男性大学生贫血患病率为25.9%,女性为51.4%,这表明大学生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严重不足,影响了铁的吸收和利用。第二章健康基本知识一、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关于健康的概念:(四维)健康是指一个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二、健康概念的演变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与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社会结构等变化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十分低下。一旦失去健康便无法生存。此时健康的意义与生命等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人们才有可能考虑减轻病痛和伤害,改善其生活,求得更长的生存期。在尔后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人们常常仅在患病时才寻求医药,并认为医治疾病、延年益寿是医生的责任。衡量健康与否,则以是否患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来衡量。到上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兴边缘学科的出现,为人类认识自身提供了多种手段和方法,使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不断地更新、扩展,并赋于更丰富的内涵。早在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学专家鲍尔(WWBauer)等指出:“健康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自觉良好,活力充沛的状态。”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这一概念改变了以往健康仅指无生理功能异常,免于疾病的单一概念,明确、概括地指出人生命活动过程中生物、心理、社会活动等多方面的要求,并在1978年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HealthCarePHC)大会所发大会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加以重申。三、生理健康的十条标准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好传染。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国际通用标准体重:A.Kg=(身高cm-100)X0.9B.Kg=身高m²X22国际通用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18.5——23.9为正常,18.5为消瘦,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我国标准体重计算参考公式:身高年龄性别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低于165成年人男身高-105女身高-110高于165低于30男身高-100女身高-102.530-50男身高-105女身高-107.5四.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人们越来越了解到,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一样重要。具有良好心理健康者,对外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规范,对内则基本需要满足,心理机制正常。然而,心理健康的定义或许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客观。为此有关生理医生专家为心理健康拟定了6条标准。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能现实地评价自己。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悦别人,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又怎样谈得上喜欢别人。3).自我调控的能力,能调节自己的行为,既能克制自己的冲动,又能调动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级目标。4).与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