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02章课件 信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1第二章信用(2)2第二章信用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什么是信用•英文为“credit”,也有相信、信任之意。注重“信”的本意。•汉字“信”以上都是属于道德范畴的信用定义。(2)3信承诺约定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信用的经济学定义(2)4前期授予AB后期偿还所谓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本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或转移。(2)5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理解信用概念要把握以下几点:(一)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在信用活动中出让的是使用权,并不出让所有权。所以,还本付息是其重要特征。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二)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它是一种借贷行为,表示的是贷者和借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贷出方为债权人,借入方为债务人,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的统一。(2)6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2)7商品或货币债权人(creditor)债务人(debtor)授信受信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三)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与商品买卖不同,商品买卖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双向等量转让运动,信用是定期的单方面转让有价值物,到期再偿还。信用是通过一系列的“借贷--偿还—支付”过程实现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同传统的对等转移形成鲜明对比。(2)8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信用的产生信用和货币一样,也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公元前300年,我国的孟尝君“出息钱于薛”。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中的第89——119条都是有关债务的法律条文。第一节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信用的产生信用产生的基础——私有制和商品交换的出现。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的基本前提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经济基础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货币借贷实物借贷2、信用领域的扩张生产流通领域消费领域宏观经济领域1、信贷方式的进化信用的发展(2)12第二章信用第二节高利贷第二节高利贷高利贷(usuriousloan):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以获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它是最初的信用形式,是最古老的生息资本形式,也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信用的基本形式。(2)13特征1.利率极高2.剥削重3.非生产性高利贷的产生:•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小生产占优势的生产方式)获得极大的发展。高利贷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对社会生产力起阻碍和破坏作用;另一方面,促进自然经济解体与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到来提供了两个基本前提条件:雇佣劳动后备军+巨额资本积累另一方面,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保守性。高利贷丧失垄断地位的原因I.社会化大生产使其丧失了存在的经济基础II.现代银行的出现使其失去了活动的领域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和反高利贷斗争的结果:高利贷会永远消失吗(2)16第二章信用第三节信用活动的基础(2)17第三节信用活动的基础债权债务关系覆盖整个经济生活1.在商品货币关系下,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都时时伴随着货币的收收支支:收大于支——盈余;收不抵支——赤字。2.任何货币盈余或货币赤字,都同时意味着相应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第三节信用活动的基础部门的划分及其一般的盈余/赤字规律将具有相同经济活动性质的经济行为主体分别归类,划为部门;一般划为5部门:⑴个人部门——货币的主要贷出者;盈余;个人的消费行为分析:防老、防病、防备意外子女教育、购房第三节信用活动的基础⑵企业部门——资金融入者;赤字;企业的投资行为分析:经营效益不同生产周期不同固定资产折旧和更新期不同第三节信用活动的基础(2)20⑶政府部门——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多为赤字;政府行为分析:政府收支一个年度的不平衡⑷国外部门——盈余赤字互见;⑸金融部门——作为媒介,它们有自身的经营收支,或盈余、或赤字。但作为金融媒介,它们还有资金聚集和运用的债权债务对比;这是调剂资金功能的反映。(2)21第三节信用活动的基础(2)22第二章信用第四节信用的形式第四节信用的形式按期限长短按信用用途按信用授受主体信用的形式长期信用短期信用生产信用消费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信用形式:是指借贷活动的表现方式,它是信用活动的外在表现。第四节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最基本的信用形式)(2)24①涵义: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典型形式:赊销、预付货款商业信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各个企业相互依赖,但它们在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上往往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脱节。而通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商业信用,则可满足企业对资本的需要,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商业信用是种典型的直接信用形式,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信用关系的基础。②特点: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工商企业;2.商业信用的发生必包含两个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3.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即商业信用的数量和规模与工业生产、商品流通的数量、规模是相适应的,在动态趋向上是一致的。③作用: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④商业信用的优点及局限性:商业信用的优点:方便和及时局限性:(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5)此外,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2)26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也决定了票据流通的局限性)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商业票据主要分为汇票和本票两种。商业票据可以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转让。(2)27(2)28收款人出票出票人付款人本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允诺在该票据到期日,由自己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本票(2)29本票的要式:•写明“本票”字样•无条件支付承诺•收款人或指定人名称•出票人签字、日期、地点•付款期限、金额、地点缺少规定事项的,本票无效汇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2)30出票提示付款、承兑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受票人)卖方买方汇票的要式(1)“汇票”字样(2)无条件支付命令(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6)出票日期和地点(7)出票人签字(2)31背书(2)32含义:是转让汇票权利的一种手续,是指汇票抬头人在汇票背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或再加上受让人名,并把汇票交给受让人的行为。种类:记名背书、空白背书(背书人、出让人;被背书人、受让人)空白背书,又称无记名背书、不完全背书,是指不记载被背书人名称而仅由背书人签章的背书。记名背书,是指载明了被背书人名称的背书。现有一汇票,王志强要把它转让给刘宝石,应如何书写呢?(2)33不记名背书下:(背书人姓名)记名背书下:王志强背书人、被背书人姓名王志强刘宝石•背书图示:(2)34出票人收款人背书人1被背书人1背书人2被背书人2持票人(前手)(后手)(前手)(后手)(2)35(2)36本票与汇票的区别(2)37本票是无条件支付承诺,汇票是无条件支付命令;含义当事人本票两个当事人(出票人和收款人)汇票三个当事人(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2)38本票出票人是主要债务人;汇票承兑前,出票人是主要债务人,承兑后,承兑人是主要债务人;本票退票时,不需做成拒绝证书,汇票退票时,必须做成拒绝证书。责任退票第四节信用的形式票据贴现:当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而又需要进行支付时,票据持有人就可以经过背书,然后把它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满足支付需求,这种活动称作票据贴现。贴现利息的计算:R=Prn;R为贴现利息;P为票据面额;r为贴现率,n为贴现日至到期日的时间长度例:票据的票面金额为50000元,3个月后到期,贴现率为6%,当贴现人向银行申请贴现时要从面额中扣除750元(50000*6%*3/12),只付给49250元。我国的商业信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商业信用具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曾较好地发挥过商业信用的积极作用。从第二个五年计划至1978年前,除只准对采购农副产品和制造长期的大型设备可预付定金外,其余一律禁止运用商业信用。从改革开放至今,商业信用在我国逐步放开,范围逐步扩大,并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2)40第四节信用的形式银行信用(最主要的信用形式)(2)41①涵义: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典型形式: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工具——各类存贷款凭证、银行票据、金融债券等银行信用是典型的间接信用形式;在当代已成为一国信用关系中的主体。第四节信用的形式(2)42②特点:1.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也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债务人主要是工商企业和个人。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它可用于任何方面。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货币;3.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动态不完全一致。总之,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在时间、空间、规模、对象上的限制。第四节信用的形式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商业信用是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了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正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产生又反过来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各具特点、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是并存、相互促进而非相互替代关系。(2)43我国的银行信用改革开放前,与“大一统”的金融体制相适应,我国长期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并把全部银行信用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只能在一个银行的某一分支机构开设账户,并与之发生信用关系。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单一银行信用逐渐转化为多种信用形式。但是尽管信用形式多样化了,银行信用仍然是我国信用形式的主体。(2)44(2)45第四节信用的形式现代信用的两个渠道:☆直接信用(融资)☆间接信用(融资)直接融资: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是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间接融资: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资金融通方式。间接融资中的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金融中介机构在间接融资中同时扮演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双重角色。典型的间接融资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2)46赤字单位盈余单位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资金资金资金资金资金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局限性:☆资金供求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限制较多;☆资金供给者的风险没有金融机构缓冲,风险较高。直接融资的优势:☆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加强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筹集的资金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等特点。间接融资的优势:☆解决资金供求双方相互不了解的问题;☆突破资金融通在数量、期限等方面的限制;☆融资风险有金融机构缓冲,安全性较高。间接融资的局限性:☆隔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①涵义: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信用形式。典型形式:发行国库券、公债②国家信用工具——政府债券③特点:1.国家信用的主体是政府;2.安全性较强,风险较小;3.通常带有一定的强制性;4.交易性、流动性较强。由于国家债券的信誉高、安全性好,在证券市场上是优良的交易对象,交易量大,流动性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