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大学生成功创业调查报告院系名称:国际教育学院班级:会计115学号:201106334502学生姓名:孟寒雪指导教师:谭恒2014年12月一、选题依据(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1背景我们正身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全球化时代,以现代高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最能够肩负起创业重担的就是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又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青年,其主体就是大学生。大学生综合能力是指:知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领导能力、与团队的合作能力、感召力、洞察力、行动力、还有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心态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决策——行动,直至结果。个人的才能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学历可以助一个能力型人成功,而对一个只有学历而无其他能力的人来说,恐怕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在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构建大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同时,突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已不是应景之需,而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但是,目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创业教育定位不准,创业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不能溶入到大学教育之中去等等。所以本文试图在对大学生创业途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以便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1.2意义1.2.1理论意义创业理论应与中国的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全方位开放的市场经济,而其又有很浓烈的计划经济影子。因此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就不能完全拷贝国外的创业理论,更应该注重本国的客观现实。本论文探讨了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政府应有的责任,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拓宽了大学生创业的角度,增加了大学生创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创业机制,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1.2.2实践意义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分析和政府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应有的职责研究,目的在于找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合理发展。对于改变大学生就业理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3国内外研究现状趋势1.3.1国内研究现状相对于国外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我国的研究相对较晚。起初的研究倾向于创业理论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系统的介绍国外大学生创业经验及探讨国内大学生创业机制。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大学生创业问题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搜索出文章4893篇,其中硕士论文685篇,博士论文233篇,期刊有3852篇。这些文章中研究大学生创业政策所占比例为65.2%,可见大学生创业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大学生创业素质及能力的占13.9%,研究大学生创业策略的占10.6%,其他的占10.3%。这些研究当中,影响较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姚裕群教授,谈到“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及创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加以解决。应实行经济增长及就业并重策略,应灵活的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保障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优化”。1姚裕群教授主要是从学生创业所需的外部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强调与客观经济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另外还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高建的《国外创业政策的理论研究综述》,华东政法大学罗良忠的《中国大学生创业环境与政策的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宁亮的《促进创业活动的政府行为研究》。总体来说,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还处在探索的阶段,相对比较宽泛。1.3.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大学生创业研究开始较早,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先开始于创业教育的研究,如百森商学院的杰弗里?蒂蒙斯,主要著作有《创业学》,书中主要谈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对创业政策的研究开始较晚,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研究者也比较少,他们主要倾向于研究创业过程中的复杂性,包括创业的激励机制,创业者的融资,政府对待创业者的税收政策及政府对创业的一系列的条例及计划。代表人物有斯蒂文森、伦德斯特罗姆和凯尼。霍华德?斯蒂文森指出,创业是一个不断地寻找和捕捉商机的过程,不管是一个人独立的还是在一个组织集团内部,这一过程与当时掌控的资源无关。他同时指出,创业活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即找到商机,确定方向,资源配置重组,回报政策等。斯蒂文森强调过程论,将创业看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过程变化中寻求有利于创业的各种影响因子,无论是大学生创业还是社会人员创业都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这些国外的学者对于创业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企业家创业的理论研究,建议创业者在不同时期釆取不同的策略促进创业的成功,而对大学生创业机制的研究较少。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2.1研究目标基于前面的综述,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1)提出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问题和模式,最后提出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对策。(2)在目前国内创业环境下,将大学生创业理论与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指导。2.2主要内容2.2.1研究主要内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论文总共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趋势。第二章,介绍大学生创业理论及内涵。阐述了自主创业理论的概念、自主创业内涵以及自主创业的的特征。第三章,对大学生成功创业基本模式选择进行详细的分析。第四章,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提出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对策2.2.2论文提纲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2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现状1.2.2国内研究现状1.3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3.1研究方法1.3.2创新之处第二章大学生创业理论及内涵2.1自主创业理论2.1.1非正规就业理论2.1.2劳动力供求理论2.1.3凯恩斯就业理论2.2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内涵2.3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特点第三章大学生成功创业基本模式选择3.1创建新企业3.2加盟连锁3.3概念创新模式第四章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4.1自身关于创业知识、创业意识问题4.2家庭方面的问题4.3政府关于竞争机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4.4高校方面关于创业教育问题第五章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对策5.1大学生主体成功创业的对策5.2基于社会视角成功创业的对策5.3基于政府视角成功创业的对策5.4基于学校视角成功创业的对策结论参考文献三、文献综述3.1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综述国外理论界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源于哈佛商学院的熊彼特和亚瑟·科尔等人组织的一个小组为代表,他们主要从企业成长历程上来分析创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生创业的发展问题开始备受国际教育学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进入20世纪80年代,创业研究进入繁荣时代,很多学者的加入为创业研究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标志性的事件是:1982年举办的百森创业研讨会,举办周期定为三年;1985年创办的《企业杂志》、《美国小企业》(1988年被更名为《创业理论与实践》),后来成为创业研究的权威期刊;1987年创业被美国管理学会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纳入管理学学科。虽然这一时期是创业研究的制度化发展时期,但是,却局限于分析如何取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之类的问题上面,而且,方法理论不充实,多是描述性的,没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在今天看来,并没有取得能显著影响主流学术界的成果。美国在创业研究方面领先发展的同时,欧洲在创业研究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很多期刊在此期间成立。成立于1999年的GEM《全球创业观察》11项目,当时参加的国家只有10个,到了2002年就增加到37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这一强大经济体加入后,GEM参与国的人口和GDP总量迅速上升,使得GEM研究报告的含金量大大提高,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创业问题的重要参考信息源。在著名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即,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把大学生不仅仅作为求职者来培养,还要把他们变成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兴起、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共识,然而,这是不够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以创业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创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在追求创新的基础上,完善创业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国外对此已经早有重视,并掀起了创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热潮,并逐渐摸索出适应不同环境的不同的创业模式,主要有,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法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韩国模式,新加坡模式(贺程,2011)其中,美国是全球最早开展创业研究,教育与实践的国家。首先是,创业活动的结果。创业活动的结果主要是研究创业活动对平常的一般经济系统造成的后续影响。Baumol(1956)认为,由于创业者在经典微观经济学中并不占有位置,因此,可以把他们和他们的创业活动分析放在经济发展模型当中进行。Kirzner(1973)认为市场经济并不是处于均衡状态,只是一个趋向均衡的状态,在市场从非均衡趋向均衡的这个过程当中,创业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熊彼特则干脆认为,创业者是不断的打破现在的均衡,而不是不断建立均衡。Casson(1982)认为,由于市场信息存在不完全性、稀缺性和交易的成本,而创业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又高于他人,因此,创业者只需要通过建立企业来开发信息就可以获得垄断性的利润。Leibenstein认为,由于市场存在失灵,即有时的无效率,创业者就是起到克服这种无效率,填补市场空白的补充作用。其次,创业管理研究。创业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创业初始阶段到成熟的过程。研究视角多集中在从创业者自身,企业战略选择,创业环境等方面,对企业初创失败与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Dollinger,1984)。Timmons和Bygrave(1986)则更倾向于追踪有着风险投资支持的新企业。此外,还有一个研究领域,分为两个类型,包括:Vesper研究的在现有企业内部建立新企业或者新业务;Burgelman(1983)和Baumol(1986)支持的,公司因为环境变化而进行的相应的转型或重组。最后,创业动机研究,这部分研究相对比较常见,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为理论。这种理论把创业动机的研究全部聚焦在创业者自身上面,缺乏对周围创业环境对创业者行为影响的考虑。这种理论主要认为研究的重点不是创业者是什么,而是其做了什么(Gartner,1988),彼德·德鲁克也认为创业精神不是一种个人的性格特征,而是一种行为。经济环境影响理论。这种理论片面强调影响创业行为发生的环境对创业的决定作用,没有考虑在同一环境下,为什么同时存在创业者和非创业者的问题。HighfieldandSmiley(1987)的研究证实了,经济增长率降低,失业率上升有助于创业企业数量的增加,证实了创业动机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追求高利润,而是迫于就业压力。O'farrellandCrouchley(1999)的研究则证明,创立企业取决去特殊的市场结构和地域,在相对贫穷的地区,由于创业者易于模仿,对企业的创立相对有利。群体生态理论。群体生态学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诞生、生存、发展、死亡是与一般生物的规律是一样的,可以通过研究某群体的过去状态,预测组织的将来。不足之处在于它并不能够来预测单个组织的未来(Bygrave,1990)。3.2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综述国内理论界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源于刘敏(2008)从大学创业教育的视角研究,指出了大学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视技能教育培训,忽视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生创业的发展问题开始备受国际教育学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刘敏(2008)从大学创业教育的视角研究,指出了大学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视技能教育培训,忽视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教育学科建设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