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依据2016年3月进行网上抽样调查,描述了部分大三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点建议。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一、问题的提出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这所带来的就业压力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他们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学生的择业行为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对学生的择业决策起着指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职业价值观也影响到学生在某个具体工作中的态度,影响着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中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改变不再是某个高校的个案问题,而己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价值观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方向,通过对大学生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应就业形势,满足社会需要,以促进毕业生及时、充分、顺利就业,对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本文将要集中研究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描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即大学生具有什么就业倾向?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择业方向?第二,阐明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职业价值观,并对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儿点建议。二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是在网上随机发放问卷,所有填写问卷分布在多个城市的100多名大三大学生为调查总体,具体做法是在团队成员所在的初高中班级中发放问卷,共有161人填写,剔除不合实际的数据共有158份有效问卷,这158人就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1、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三部分共13个问题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清况,主要询问了被调查者的性别、家乡、理想月收入、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第二部分为择业态度,主要调查了职业的社会地位、劳动强度、工资待遇、地理位置等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择业方向与理想,主要调查了择业者理想中的单位性质,以及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和未来就业形势的看法。所有问卷均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三学生填写,回收有效问卷161份。2、资料整理与分析全部问卷的数据经问卷网检查核实后编码,并录入电脑,利用问卷网自带统计分析功能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的类型主要是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三、结果与分析1、被调查者的基本清况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为41.61:58.39,年龄多集中在20到25,接受调查问卷的同学大多在辽宁、河南、甘肃、山西等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图一显示了大三学生计划毕业后的去向图一图二从图一可以看出对大部分学生毕业选择为就业,比例为67.8%;其次是考研比例是21.74%,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依然会选择继续深造;还有6.21%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在现今整个大社会提倡自主创业的环境中,不得不说此比例略低;还有3.11%的同学选择暂不就业和1.86%的同学选择出国深造。图二显示接受调查问卷的学生多在辽宁、河南、甘肃、山西。2、理论假设的验证(1)大多学生喜欢到国企和政府机关就业从问卷来看,虽然到国企和政府机关就业依然是大多学生的首选但是其比例已经将至30%左右,而有13.66%的同学选择去学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与选择考研的21.74%数据相比,说明很多同学选择考研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起点。具体比例如图三。图三(2)更多同学选择去发达的一线城市工作因为本次调查问卷的团队成员主要在沈阳所以考虑到中国高校对本省和附近生源的聚集效应,沈阳成为最想去的城市也可理解;虽然最近几年有新闻表述逃离北上广,但是从此次调查问卷来看,毕业生依然更钟情于北上广等大城市;如数据表示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各个省会城市也是很多同学的选择;但是西安成为比较同学们比较喜欢去的城市,原因暂不明;数据也显示有同学选择回到家乡就业而不管家乡的落后与否。大概数据比例见图四图四(3)毕业生期望月薪与其大学所在城市的关系比较大从图四中可以看出大多学生期望月薪为3001—5000这与更多的接受调查者所在地域有极大关系,辽宁,河南,甘肃,陕西都是经济不发达的省份。而在当今3001—5000的月薪也是一般平均水平。而又9.31%的同学觉得自己月薪会在12000以上,在当下中国月薪超过5000就已经是top1%的阶层。这与有8.79%的北京,上海,江苏接受调查者数据大致相符。(4)准毕业生更觉得发展机会是首要影响就业的因素图五中有47.20%的同学选择发展机会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36.65%选择薪酬待遇为次要影响因素,说明大多同学已经从一种安逸的领工资的思想转为能者多劳,艰苦奋斗就有好多结果。051015202530合肥铁岭杭州哈尔滨郑州南京大连兰州西安深圳苏州北京上海沈阳首选工作城市图五(5)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实践机会由问卷可知73%多的同学选择实践和工作经验是就业的影响因素,其次认为沟通表达能力是次要影响因素。可以推论如果实践机会多,同学之间以及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就会增多,其沟通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但是44%的同学选择学校知名度作为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表明,我国社会中很多人还是门第之见,而这会影响很多人的自信心,不利于当下的创新创业环境的自主创业。图六(6)获取最新招聘信息不及时从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82.75%的同学选择招聘会获得招聘信息,53.41%的同学选择招聘网站,招聘会可以提供面对面的信任感,但是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更及时。这组数据表明当前社会信任依然是一个障碍,影响了信息的流动,而导师推荐这种比较高效的只有21.18%,说明同学和老师的相互了解不够深刻。(7)毕业生对应聘企业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将近50%的同学选择在应聘前主动了解企业,在应聘时充分展示自己特长和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但是鉴于同学的沟通能力有限,可能会影响应聘时的表现,所以建议同学在校期间多锻炼沟通表达能力。图七(8)求职时最困扰的是没有工作经验45.34%的同学选择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是造成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15.53%的同学选择就业信息不足造成求职中的困扰因素,与我们上面的分析相比可以得出结论,高校培养学生需要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对毕业生来说也不能仅仅等着在招聘会中找工作,而是要信任网络,学会应用实时性更强的招聘网站给自己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图八四、结论与思考从本次调查来看,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在现代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他们基本都会不同程度地关注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2、处世的能力被当代大学生认为是能否成功就业的最重要因素,在选择职业时他们基本都会采纳父母的意见。3、多数人选择理想待遇而宁愿忽视职业的社会地位、地理位置、劳动强度等因素。但能否发挥特长是当代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4、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希望进入中外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并且希望能在工作中实现名利双收。5、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情况不能确定,但对自主创业充满期待。6、多数人不愿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吻合的职业,即便是对自己专业感兴趣的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一次简单的描述与分析,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与影响因素。现代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更加突出自我的观念,主要以经济收入和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主导,特别是能否发挥特长成为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择业标准。更多的人愿意随大流,渴望进入近几年相当吃香的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缺乏对新职业,新岗位的大胆尝试,这是他们择业认识与择业意愿的冲突,择业认识很先进,而择业意愿却相当保守。在所调查的人中,绝大多数的人在择业时会采纳父母的意见,这也是影响现代大学生择业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上世纪的90年代初,大学生被人们称为“天之骄子,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摆脱了贫困,进入上流社会,那时的大学生不用为自己的工作烦恼,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遭到贬值,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改变,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职业价值观呢?笔者认为应有以下丿L点:第一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准备,这样才能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之下,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第二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人才流动,毕业生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第三、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我们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有66.0%的人赞同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不仅缓解强大的就业压力,而且对个人而言也是一种磨练。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职业无情地淘汰。大学教育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大学毕业后的延伸学习和重新学习,对于选择及重新选择职业岗位和取得职业成就,无疑具有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意义。在具体了解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之后,为了帮助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精确地自我定位,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我们认为在高校的教育中应着重抓好以下丿L个方面:第一要十分重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正确职业观的培养,并作为一个长期工作予以重视。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树立,从大的方面讲,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小的方面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顺利地就业,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要适时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都有比较客观的定位,心态也比较平和,能够理智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但也有部分学生明显受到社会上不良价值取向的影响,在择业过程中过分突出个人利益,过分看重物质利益,过分注重个人利益,注重个人待遇、享受,而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个体放在集体、社会中来衡量自己的报酬,严重背离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应该强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客观的职业定位观和先进的职业苦乐观,是他们能够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观念的影响,在择业上正确处理个人地位、待遇与奉献的关系。第二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重视校园社团、媒体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一座校园就是一个小型社会,高校校园是大学生走向大社会的最后一站,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最直接因素。校园内同龄群体相对比较集中,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大体相似,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容易出现共鸣。大学生即将踏入大社会,彼此之间的交流很容易从专业转到职业。高校校园文化以其鲜明的导向性、广泛的参与性、内在的凝聚性、强烈的时代性及专业性以及强大的调节和规范功能,在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构建一种昂扬向上、公平竞争、乐于奉献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良好职业价值观的强大阵地。我们要重视校园社团、媒体的影响,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未来职业为导向,以社团、媒体为手段,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三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帮助学生就业的机构。这就业机构的主要责任不仅是搜集各种招聘信息,还应该及时广泛地宣传各种就业政策,使学生了解各种就业条件和措施。对于有关的吸引人才政策或者优惠政策,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及时、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并做好动员工作,不仅使学生了解这些政策,还应该使学生能够领会这些文件的精神,在择业过程中以实际行动响应文件的号召。我们认为,只要每一个大学生都树立了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对自己的职业前景进行合理的规划,各大高校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不忽视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使每一个人都能各尽其责,这不仅有利于实现个人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