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实验研究一、课题缘由小班幼儿大部分刚从家庭走入社会,要突然面对众多老师和伙伴,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不会与同伴如何交往。在集体生活中,不知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在游戏时,有的幼儿会一人独坐,不愿与同伴一起游戏;玩积木时,会将喜爱的玩具占为已有;有时也会因争抢玩具而哭啼打架;见到老师、同伴也不会热情地打招呼,不会主动与老师交谈等等。总之,他们大部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周围人交往的经验和技巧,一时不能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这些都是以往带小班的经验总结。下个学期本人就要带小班幼儿,为了更好地帮助小班幼儿顺利溶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促使他们更快地完成从自然到社会人的转变,我们确定了本课题。在以往的同类课题研究中,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的只是通过单一的方式(如实践、游戏、家庭教育)进行教育,忽略了幼儿心理素质、习惯、道德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教育。我们制定的这一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的实验研究,更有利于使幼儿综合交往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因此,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培养小班幼儿交往的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本课题预期目标:1、不独占玩具,学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物品;2、逐步喜欢与同伴一起玩,愿意与同伴合作;3、在活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学习等待和轮流;4、逐步学会遵守规则,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5、愿意帮助他人,自己有困难时知道求助他人;6、学习使用礼貌用语;7、能主动参加到同伴们的游戏活动中去,愿意进入陌生的环境;根据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的特点,我们又选择了快乐交往为本的原则,开2展了如谈话法、游戏法、改善环境法、榜样法、言语训练法等多种实验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研究:1、环境的改善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2、游戏中幼儿交往的建构对幼儿交往能力有多大的促进作用。3、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幼儿交往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二、课题研究的过程分析(一)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幼儿园小一小二班的幼儿课题研究阶段1、(2004年9月)幼儿刚入园,我们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新环境,熟悉了解班上的老师和同伴,开展了“开心宝宝”、“我喜欢”等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在幼儿园乐意参与集体游戏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2、(2004年10月—2004年11月)在幼儿基本适应幼儿园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乖宝宝”、“一起玩”等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日常礼貌用语,知道怎样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并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引导幼儿运用适当的礼貌用语与同伴进行交往,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的快乐,并把这一教育延伸至家庭教育中。3、(2004年12月—2005年1月)我们总结了前期研究情况,收集、整理幼儿相关资料,开展“大家一起玩”、“开心宝宝”、“亲亲热热一家人”等各种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分享、谦让、等待和轮流,并充分利用区角活动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的功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发展互相合作,协调的能力。同时,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达到家园同步。在之过程中,结合对几个较特殊幼儿的特殊教育,使幼儿的整体交往水平得到初步提高。4、(2005年7月—2005年6月),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主动向他人求助,当他人有困难时,会给予帮助,从而体验到互相帮助的快乐情感。之后,我们又开展了在交往活动中培养爱心情感的实验研究,并作为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后续研究课题。5、(2005年7月—2005年10月)总结阶段,这期间,我们对该项研究作全面,系统的总结。三、实施要点3(一)改善环境幼儿如果小时生活环境闭塞,很少见到生人,家长又很少让他们到外面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要突然面对许多的同伴和老师,他们会很不习惯,缺乏安全感。所以不怎么去与人交往的孩子,社交能力相当差。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班幼儿有较强的交往愿望,他们强烈希望与同龄人交流、沟通。仅仅和成年人特别是单与父母交往已不能满足小班幼儿交往的社会需求了,这时,成年人应该不失时机地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和实际交往体验,创设一个开放式的交往环境,以促使孩子的交往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1、改善幼儿园的交往环境。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去感知周围世界,获得直接体验,并形成对社会的最初认识的,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有利于他们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幼儿熟悉适应新环境。同时,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萌发与同伴交往的愿望,掌握与同伴交往的能力。(1)首先,教师树立乖巧、懂事但交往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常常在班集体谈话中表扬他们。如“格格从不与同伴打架,真是乖孩子”“楼楼上课总是那么认真地听,坐得最好,老师真喜欢他”。“溜溜吃饭一粒饭也没掉,真了不起!”渐渐地建立这些孩子的自信,让班上的孩子们却都认识了他们。然后,再让一些交往能力较强的孩子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带他们一起玩。由于能力强的幼儿的朋友圈较大,在玩的过程中,会找交往能力较弱的幼儿玩的同伴也会越来越多。老师这时也经常主动找他们做朋友,自由活动时,和他们一起玩游戏,找他们谈谈开心的事,请他们跳邀请舞……,这样,让他们明白班上的老师和同伴们都喜欢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渐渐地,他们也会去找一个二个,甚至更多的朋友交往了。(2)其次,设立活动区。活动区教学是当前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班上活动区的设立,给孩子们提供了大量交往的机会,孩子们在同一活动区活动,一般都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的需求。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能通过不断的相互交往,产生新的想法,进而不断地去探索新的环境获取新的知识。2、改善家庭的交往环境首先,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创设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通过家长学校、家4园联系本,家园联系栏、家长会等,与家长商讨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交往。大家一致认为,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要和孩子一些分享家庭的快乐;幼儿应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孩子时要以鼓励为主,家庭有什么计划也要邀请孩子参与讨论。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其次,要求家长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不少家长不太愿意带孩子走亲访友,不准孩子走出家门,生怕孩子间发生矛盾带来麻烦。许多经验表明,凡是在房间里长大的孩子,除了较顺从外,大多是活动能力较差,不善于交往,胆怯、缺乏独立精神的孩子。因此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家访等方法帮助家长了解一些幼儿的心理常识,在平时与家长的交谈中也经常提醒家长要多让幼儿与同龄伙伴交往,扩大幼儿的社交范围,鼓励孩子多与身边的人乃至陌生人交往,如每周带孩子到朋友家串门一次,并帮助交往能力弱的幼儿家庭结对子、休息日或假日结伴外出效游或购物。同时还设计制作家庭名片,鼓励交往能力弱的幼儿家庭多与班上其他家庭交往,从中学会社交技能。(二)建构交往语言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交往的过程。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图作出言语的反应。小班幼儿在家里受父母的过度保护,缺少与他人充分交往的机会,因而交往语言贫乏,有什么要求不能正确表达或不知道如何请求得到别人的帮助,遇到游戏过程的交往纠纷只会哇哇大哭,措手不及。所以小班幼儿学习一些交往语言是很有必要的。1、幼儿独自言语的引导。小班幼儿年龄小,在独立游戏中,往往凭借语言支配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对游戏过程的思考,常常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他们边想边说边玩,而这种独自语言,正是社会性交往语言产生的基础。如在“娃娃家”区角游戏中,会独自抱着娃娃边喂边说:“妈妈喂你吃肉肉”,喂完后,又把娃娃放在小床上,盖好小被子说:“要睡觉了,闭上眼睛,不要乱动,嘴巴别发出声音”。这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独自言语,教师如果加以正确引导,鼓励幼儿把思考的过程说出来,以引导幼儿对游戏过程较为深入细致分析。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教育策略,当幼儿在某一游戏过程结束后,可以请幼儿把自己玩的过程说出来,还可以讲讲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幼儿形成一种连贯的、清楚的、有条理的表述能力,满足幼儿用语言表达成功的体验。2、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交往语言。幼儿在与同伴游戏活动中,往往会因为争夺5某一个玩具和争看某一本书,而与同伴发生矛盾,教师就应教给幼儿请、谢谢、对不起等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当幼儿在游戏中发出抢玩具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以合适的言语去表达自己的愿望,征得同伴的同意。如,学习说“请把这个玩具借给我用一下好吗?”、“让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好吗?”、“让我们一起来玩吧!”“请你给我玩好吗?”只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教育,幼儿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一些游戏过程中的交往语言。3、在游戏中教给幼儿用言语安慰、助人的技能。在游戏中必定会产生与人、与事物打交道的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如借玩具和工具、共同商量游戏的内容、要表演的节目、请求帮助、商品咨询等等,还要教给幼儿如何安慰、帮助别人的交往语言。如语言游戏“看望生病的小羊”,情景表演游戏《我来帮助你》等等,在游戏时,无论是幼儿之间日常生活语言交流,还是角色之间的对话,无不实现着幼儿社会性交往语言的提高。同时,语言的应变、协调技能也得到锻炼。(三)、树立榜样,激发幼儿交往欲望。1、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在幼儿园中有很高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在交往能力培养的活动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幼儿模仿的偶像,教师借助这一特殊的地位,加强与幼儿的沟通、交流。如新年的“大拜年”教师主动给幼儿打电话拜年,孩子特别欣喜,一下子觉得自己了不起,教师非常喜欢自己,在这种兴奋情绪的感染下也会迫不及待地想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交往即在其中。在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教师主动和幼儿打招呼,热情地接待幼儿,可以感染幼儿,激发幼儿与教师交往的积极性。2、同伴的榜样作用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能较好地与同伴交往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鼓励,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拥抱、亲切的点头,翘起的大拇指等等,激起幼儿向同伴学习的动机。在集体活动及幼儿一日交往活动中,善于交往的幼儿也拥有更多的朋友,他们表现出多方面兴趣,积极带头探索,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积极、交往主动大方。这些孩子一般都能影响、带动那些年龄小、交往能力弱的孩子。3、家长的表率作用家长本身具备的交往素质,是孩子最好的直观而生动的教材,一般孩子身上都可能6找到,因此家长也要为幼儿树立一个榜样。如有的家长在与人交往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的习惯,对人不礼貌、语言粗鲁、态度冷漠等。有的家长笃信“老实人吃亏”的交往信条,教育孩子,“谁碰你一下,你就还他一拳”等等。这些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不善于与人交往。而如果家长与他人交往时也表现出热情,友好的品质,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掌握一些交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4、图片,录像中形象的榜样作用可以先让幼儿反复观看预先制作好的有关动物之间、儿童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友爱的情节片断、影视片,观看时应特别指导他们注意观察那些友好交往、集体玩耍的快乐情景,让其感受积极的情绪体验,诱发其跃跃欲试的交往欲望。为增强幼儿模仿学习效果,还可将图片展示在活动室内,让幼儿随时可见,以延长示范行为的呈现时间,还可增加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或赞叹,以烘托气氛,使幼儿产生更强的情感共鸣。五、取得的效果一年过去,我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一班,中二班各30名幼儿运用小班交往能力观察记录方法对两个小班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进行了结果分析,结果见表。表1图1可以看出,对比班和实验班,前测阶段各项目的差异分配上是较均等。如前测时,交往规则这一项实验班得60分,对比班得57分,分数区别不大。表一:两班前测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各项得分统计表N=30时间项目标准分各项指标实验班对比班得分通过率得分通过率交往规则144206014%5713%同伴交往82408937%9138%与老师交往1957014725%14425%与陌生人交往1030012842%11939%爱集体824011748%11347%爱周围的人144209121%9322%控制情绪824067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