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班艺术主题活动教案第一周常规教育第二周1课时一、活动内容:我们都是好朋友(歌曲)二、活动目标:1、能随音乐节奏拍手、拍腿,并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2、鼓励幼儿创编歌曲动作,结伴舞蹈,体验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三、活动准备:一、小鸡、小鸭、小狗等动物头饰。二、录音带、录音机。四、活动过程:1、进场:快乐的小动物教师:小动物们都找一位好朋友,听着音乐,去参加快乐音乐会,好吗?(要求与好朋友做律动时,有眼神、感情及动作的交流)2、舞蹈《找朋友》教师:小动物们见面真高兴,跟你的好朋友说问声好,来一段快乐的集体舞吧!(要求幼儿舞蹈时,注意感情的交流)。3、创编歌词《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师:小动物,请你告诉我,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那我们一起来唱《我们都是好朋友》。1、教师与幼儿共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歌曲。2、根据《找朋友》的故事改编歌词内容。教师:小鸡和小鸭听了我们唱《我们都是好朋友》真高兴,它们也想请我们帮它们编一首有关小鸡和小鸭团结友爱的歌。3、教师组织歌词内容,并范唱一次教师:刚刚小动物们真开动脑筋,我把歌词编成一首歌,唱给小鸡,小鸭听,看看它们喜不喜欢。4、幼儿全体表演歌曲一次。5、结束:快乐的小鸡、小鸭舞天黑了,我们的音乐会也将结束了,我们和小鸡,小鸭共同跳一个快乐的舞蹈吧!2课时一、活动内容:我和哥哥的画(欣赏)二、活动目标:1、体验和欣赏儿童画,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2、养成集中观察和欣赏美术作品的习惯。三、活动准备:1、有意识的选择大班幼儿绘画作品若干副,并布置成展板2、桌面铺上大白纸,放一些蜡笔。四、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①为了欢迎小朋友,幼儿园大班的哥哥姐姐给我们送来了一份礼物,看看是什么?②引导幼儿关注展板上的绘画作品。③教师介绍绘画作品,让幼儿知道这些都是用不同工具和材料画成的。2、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绘画作品的内容。①哥哥姐姐的话中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②幼儿自由讲述。③教师总结:哥哥姐姐的画中画了我们平时见过的东西:有房子、太阳、轮船、小动物……他们有的在锻炼,有的在游戏……另外,哥哥姐姐还画了我们平时没有见过的东西:未来的房子、海底世界、神秘的太空……3、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绘画作品的色彩。哥哥姐姐的画里有许多漂亮的颜色,找一找你喜欢的颜色。4、幼儿自由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这些画里颜色真多,有红色的太阳、绿色的草坪、蓝色的海洋……画面的每个地方都涂上了美丽的颜色,这些画看上去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5、、幼儿在自由绘画中结束活动。刚才我们欣赏了哥哥姐姐的画,好看吗?现在,老师在你们桌上也摆上了纸和笔,请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上面画一画,一起布置美工角吧!第三周1课时一、活动内容:你是我的好朋友(邀请舞)二、活动目标:1、熟悉舞蹈的音乐和内容,跟着音乐按节拍做拍拍等动作,初步跟唱歌。2、有学习跳舞的愿望。三、活动准备:音乐带,录音机,娃娃一个四、活动过程:1、听兔跳音乐进场,幼儿四散随老师做兔跳的模仿动作。2、教舞蹈《你是我的好朋友》的歌曲。(1)感受音乐和内容。①咦?我的好朋友大头娃娃呢?(由一名大班幼儿扮演)听音乐老师按歌曲的内容做找朋友的动作。问:“我在干什么?”(找朋友)“娃娃是我的好朋友,我可喜欢它了,我要高高兴兴地去找它。”②老师按歌曲的内容第二次找朋友。③老师按歌词的内容第三次找朋友,另一老师带幼儿按音乐节拍拍手。(两遍)④老师范唱歌曲后提问:歌里唱了什么?幼儿说出后老师说出歌曲的内容唱出,并做出相应的动作⑤老师再次边唱边找朋友。问:“歌里先唱了什么?后唱了什么?”幼儿说出后老师出示木偶随音乐按歌词做相应动作。⑥老师边唱边按歌词做动作。问:“唱到哪句时要找到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找到朋友说什么?”(找到喽!找到喽!我叫××)“介绍好自己的名字后怎样?”(敬个礼握握手)“它们说了什么?”(你是我的好朋友)幼儿回答后老师边按歌词边唱出边出示相应的图片。(2)幼儿学唱歌曲。①老师边指图片边按音乐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②幼儿轻声跟念歌词。带领幼儿念准“找朋友”等字。③多种形式跟唱坐着唱→站着唱→指图片唱→跟着老师表演找朋友配唱→找朋友配唱。(二遍)3、听《找朋友》音乐边唱出活动室。2课时一、活动内容:小蜗牛找朋友(画画)二、活动目标:学习绘画小蜗牛三、活动准备:春天的大背景图一张,水彩笔、油画棒、黑板、粉笔四、活动过程:1、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师:春天来了,红红的太阳照着大地,温暖的春风轻轻地吹着,小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五颜六色的花都开了。2、老师在大背景图上范画(边讲故事边画)。师:睡了一冬的小蜗牛也想出来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它从自己的房子里先伸出圆圆的小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将身体慢悠悠地爬出来,它坐在那,张着小嘴,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小蜗牛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它想:要是能跟我的好朋友在一起,那该多好啊!我的好朋友在哪呢?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找到我的好朋友吗?3、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师:小蜗牛的朋友长得什么样呢?它和小蜗牛长得差不多,咱们来看看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师:它身上背着重重的房子,圆圆的头,一对短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张小嘴,还有弯弯的身体。提问:小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幼儿回答,老师可出示实物,如没有实物,老师在黑板上范画)4、幼儿在大背景图上绘画,老师巡回指导。师:小蜗牛都等急了,咱们快来用画笔把它的朋友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5、结束:小蜗牛看见这么多的好朋友,心里特别的高兴,来,咱们和小蜗牛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听音乐,做游戏)第四周1课时一、活动名称:小刺猬(添画)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画小短线。2、学习合理的布局。三、活动准备画板一个,铅笔若干,幼儿用书四、活动过程:1、教师泛画,区分短线和长线。2、学生进行添画,教师来回巡视并指导。3、教师随机画个小刺猬,让幼儿共同完成,体会这一过程的乐趣。2课时一、活动名称:美丽的蝴蝶(画画)二、活动目标:1、感知蝴蝶的外形特征,并对蝴蝶产生兴趣。2、根据自己的认知,运用彩笔对蝴蝶进行涂色活动。三、活动准备:人手一份彩笔,画有蝴蝶轮廓的纸、以及范画、图片等若干。四、活动过程:1、讲述《三只蝴蝶》的故事,引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现在,我把它请出来,你们看……”。出示蝴蝶教具,引导幼儿观察。2、出示各种各样的蝴蝶图片,感知蝴蝶的外形特征。“你们看,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告诉我呢?”引导幼儿说出蝴蝶有翅膀、身体、触角等等。3、教师示范“你们看,我手上的是什么呀?”“是蝴蝶,但是,它少了什么呀?”“那我们来给它画上一件漂亮的衣服,好不好。”“我们先来选一种颜色的彩笔宝宝来涂这一块,我们涂的时候,要怎么样啊?要用力小一点……然后我们再来涂这一块……我们把这一块也涂好了,现在蝴蝶已经窗上衣服了,它的头上有什么呀?{触角}解释一下触角就是蝴蝶头上的两根。“这样,美丽的蝴蝶衣服就画好了。”3、提出要求,幼儿作画①现在,要轮到你们来画了,我们先画什么呀!再画什么呀!②管好自己的蜡笔宝宝,拿自己的纸。③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用力均匀、把衣服画满,不留出空隙;别忘了触角。4、结束作画请画完了的小朋友到后面坐好,并发给其一个小蝴蝶,进行交流。第五周1课时一、活动名称:一串糖葫芦(泥工)二、活动目标:1、练习分泥、团泥的技能,指导幼儿在分泥的过程中,尽量将泥分得均匀一些。2、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三、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认识糖葫芦串;实物糖葫芦、红色的胶泥、胶泥板四、活动过程:1、出示糖葫芦,引起幼儿兴趣。(1)老师带来了一样好吃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2)知道糖葫芦是用什么做的?是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小结:糖葫芦是由一个一个圆形的山揸串起来的。2、谈话谈论,师生共同讨论糖葫芦的制作方法。(1)观察制作糖葫芦步骤教学大挂图,了解制作糖葫芦方法。(2)老师示范讲解制作糖葫芦方法,小结:今天我们就用胶泥制作好吃的糖葫芦,比一比,看看谁团得最圆。3、幼儿学习制作糖葫芦(1)认识胶泥。(2)学习团圆:把胶泥放在手心,另一只手压在泥块上边转边团。(3)学习用小竹棒串起圆球。4、分享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在同伴面前介绍自己的糖葫芦,说一说谁的糖葫芦最圆2课时一、活动名称:香喷喷的米饭二、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参加粘贴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2、用胶水来粘贴米饭,感受活动中的快乐。3、学说短句:“白白的,香喷喷的大米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三、活动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一次性盘子;胶水;抹布;用餐巾纸做的米饭拿盆装好。四、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情景表演;以哭声吸引幼儿的注意,(师:“谁在哭呀?哦!原来是娃娃。那么我们来问问娃娃为什么哭呀?”对话:“娃娃你怎么哭了?”娃娃说:“我饿,我要吃饭。”老师:“哦,原来娃娃是肚子饿了,要吃饭,让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她吧!”)2、老师示范:出示一个一次性盘和小球(用餐巾纸做的米饭)(师:“这只盘里有米饭吗?”幼儿:“没有!”师:“那我们就来烧米饭好吗?要烧饭呢要先放水(在盘里涂抹胶水),然后再把米宝宝粘到盘里。——烧米饭,烧米饭,烧好米饭香喷喷。”一边念一边粘。)3、幼儿开始粘贴:(师:“下面我们小朋友也来学学烧米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贴好后请小朋友用抹布擦手。(师:“米饭烧好了,请小朋友闻闻米饭香不香?”(老师做闻的样子——真香!))4、给娃娃送米饭。师:“娃娃吃饱了,不哭了,真高兴啊!让我们和娃娃一起跳个舞吧!”第六周1课时一、活动名称:春天(歌表演)二、活动目标:1、学会打拍子,并能带上手脚进行律动。2、锻炼手脚协调能力,身体灵活性。三、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把歌词内容画成一副画《春天》,音乐CD或磁带。2、小朋友有关于春天的认知和经验。四、活动过程1、教师放音乐《春天》歌曲,小朋友跟随音乐节奏入室。2、教师组织小朋友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3、教师范唱歌曲《春天》,小朋友认真欣赏,然后提问:(1)这首歌中唱到什么?(2)你听了这首歌后有什么感受?(3)听完歌曲后你想做什么?4、小朋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唱歌曲《春天》。(1)教师出现图片,帮小朋友理解歌词内容。(2)小朋友跟随老师学唱歌曲。(3)小朋友跟琴学唱歌曲,用动作表现。(4)小朋友跟随音乐CD学唱歌曲,用动作表现。5、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2课时一、活动名称:春天(音乐游戏)二、活动目标:1、在音乐和游戏中感受春天的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2、了解春天主要特征,结合肢体动作大胆表演。3、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完整学唱歌曲。三、活动准备:磁带、春天背景图(花、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四、活动过程:1、听《春天》音乐自由进场。2、出示春天背景图。(1)图片上有什么?是什么季节?(2)春天美吗?你们喜欢春天吗?3、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1)你知道春天有哪些特征?(2)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图片,并请幼儿表演(花、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4、幼儿学唱歌曲。(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聆听春天美。(2)教师范唱。(3)幼儿学唱。5表演唱(1)教师示范表演唱。(2)幼儿练习表演唱。(3)分角色表演。6游戏(1)教师扮老虎出场,进入游戏。(2)“老虎”带领小动物出场。第七周1课时一、活动名称:郁金香(折纸)二、活动目标:1、学习对角折的方法。2、发展手部肌肉的灵活性,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三、活动准备:彩色折纸若干;实物花朵;完整的折纸一副四、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做好的完整作品。(1)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是什么花啊?(漂亮的花。郁金香!)(2)朋友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作的这幅漂亮的花吗?2、教师示范郁金香的正确折法。出示准备好的各色正方形蜡光纸。请小朋友一起跟老师来学折纸:(1)把正方形纸有颜色的一面朝下,一个角和对面的另一个角对齐用手指将折痕抹平,就变成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