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神经调节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C.大脑皮层S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解析:选D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是通过控制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脊髓,间接控制四肢的反射活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若大脑皮层H区障碍不能听懂讲话,S区障碍时不能讲话。2.在图所示结构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不能是()A.①→②B.③→④C.②→①D.④→③[来源:Zxxk.Com]解析:选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传导,因此可以由①→②,也可以从②→①;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不能反过来传递,图示中③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由③→④,而不能由④→③。3.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C.ATP的合成和分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解析:选D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同时突触小泡膜转化成突触前膜,该过程消耗ATP,而ATP每时每刻都在合成;神经递质识别和结合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道开启,大量钠离子内流。4.据图分析,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B.在c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钾离子从上往下流引起膜电位变化C.假设这是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D.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与水面接触解析:选B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是由于K+外流引起,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钠离子迅速内流引起膜电位变化;由图中的糖蛋白可推测,上侧为膜外侧,下侧为膜内侧,故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为磷脂的亲水端,会与水面接触。5.(2012·浙江高考)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解析:选B真核细胞一般都有细胞核,并且大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而少数细胞有多个细胞核,如横纹肌细胞。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有一间隙,称为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突触后膜有皱褶,其膜面积应比突触前膜大。要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需要对其刺激超过某一最小值,并非一个乙酰胆碱分子的刺激即可实现。6.(2012·海南高考)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解析:选C乙酰胆碱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后由突触小泡摄取并贮存;激素不提供能量,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只起信息分子的作用且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分)7.下图甲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进行分裂时DNA量变化如图乙所示B.图甲中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c→bC.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d的兴奋D.③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解析:选BD甲中的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图乙中显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图甲中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c→b,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引起d兴奋或抑制。8.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髓神经元细胞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甘氨酸以胞吐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来源:学科网]D.某种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解析:选BD神经元细胞在静息状态下,仍有离子进出细胞,但此时离子的移动对膜电位的维持并不产生影响。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后,对突触后膜产生刺激,导致Cl-内流,进而使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增大,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故膜外电位不能由正变负;若某种毒素阻止甘氨酸的释放,则突触后膜不能受到正常的抑制作用而表现为持续兴奋,即肌肉痉挛。三、非选择题(共64分)9.(14分)下图1为人体反射弧局部组成示意图,图2为图1中X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有效刺激,肌肉收缩;在B处给予相同刺激,肌肉不收缩。请据图回答:(1)图1中结构X为________。图2中③为________,一般由________(细胞器)形成。(2)若在B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X时④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若结构X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甘氨酸,甘氨酸与分布在________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________。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甘氨酸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需要④上的________协助。[来源:学*科*网](3)上述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来源:学科网ZXXK](4)图2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________。解析:(1)图2中③为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由高尔基体形成。(2)B处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到达④处时,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且因为刺激B处肌肉不收缩,所以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起抑制作用。(4)内环境的主要成分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神经细胞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故图示未体现的内环境成分有血浆和淋巴。答案:(1)突触突触小泡高尔基体(2)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抑制载体蛋白[来源:Z|xx|k.Com](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血浆和淋巴10.(14分)(2012·新课标全国卷)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_______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解析:(1)根据反射弧的特点可知,a、b、c、d依次表示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人体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的控制。(3)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的。由图可知,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体的膜。答案:(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2)大脑皮层(3)轴突细胞体11.(18分)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1中能够体现出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________。(2)图2中a段表示________(填“静息”或“动作”)电位,b点时膜外是________(填“正”或“负”)电位。(3)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_______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________上的Gly受体结合。当Gly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①表示________。(4)上述整个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解析:(1)突触间隙充满的是组织液。(2)图2中a段为静息电位,b为动作电位,膜电位为外负内正。(3)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阴离子通道打开、膜内外电位差加大,抑制兴奋传导。由图1可知: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结构①为载体蛋白。(4)图中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交换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1)组织液(2)静息负(3)突触小泡突触后膜阴载体蛋白(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2.(18分)(2012·江苏高考)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________。(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________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________处的传输。(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________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干扰测试结果。解析:(1)由图中曲线可知,刚饮酒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很高,但通过机体的调节会逐渐下降,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2)曲线显示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简单反应时和视觉保留的能力指数相对值均明显降低,可推测乙醇导致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时间延长。(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但要作出反应还需经过脊髓这一低级中枢。(4)神经细胞之间的兴奋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来传递,从而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因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故乙醇浓度升高导致神经行为能力指数下降,可能是乙醇影响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神经细胞之间突触处的传输。(5)欲测定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需保证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答案:(1)稳态(2)延长(3)大脑皮层和脊髓(4)突触(5)反射弧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