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白粉病是影响大棚草莓生产的重要病害,发生频率高、暴发性强、危害重。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一、主要症状大棚草莓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草莓叶片、花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呈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呈红褐色,叶缘萎缩、焦枯。花蕾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幼果感病后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萎蔫;成果感病后果面有一层白毛,着色缓慢不均匀,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停止生长,严重影响草莓的商品和食用价值。严重时全株死亡。二、发生特点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越夏。白粉病病菌是专性寄生菌,主要依靠带病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气流有助于病菌孢子在田间扩散蔓延,传播到草莓叶片、花器和果实上。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病适宜温度15—25℃,分子孢子发生和侵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冬季大棚草莓生态环境正符合白粉病菌发生和侵染的要求。如果在深秋至早春(11月至次年2月)遇到连续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十分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使分子孢子频频发生,反复侵染,暴发成灾。连作、未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偏施氮肥、植株嫩绿、栽植过密或通风除湿不当,均易诱发草莓白粉病,并且发病重。三、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壮、无菌的草莓种苗,控制病源发生。(2)实行轮作。水旱轮作是消灭菌源最有效的措施,旱地轮作应安排豆类、瓜类、十字花科蔬菜、小麦为好,茄科作物与草莓有共同的病害,不宜安排轮作。(3)清洁田园。草莓收获后应彻底清理、焚烧病残体。生长期应及时摘除病叶、病果、老叶,带到棚外深埋,减少菌源基数。(4)土壤高温消毒。连作棚地利用三伏天(7—8月份)高温天气,在清洁田园的基础上,每亩用切成3—5厘米的碎稻草300—500千克、生石灰50—100千克撒于土表,然后深翻土壤,做成高畦(30厘米以上)。灌水直至饱和,盖上地膜密封。这样在强光下土壤可升温至50—60℃,维持15—20天,可杀死土壤中病菌。(5)合理施肥,防止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2.生态防治。调控棚室湿度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首先要采用双行起垄移栽与全膜覆盖技术,有利提高地温,缩小与棚室的温差,减少结露,增强光照。其次是建立滴灌或膜下浇水的设施,若无膜下浇水设施,应科学用水,以“宁干勿湿”为原则,做到小水勤灌,切勿漫灌。应加强通风以降低棚内湿度,在不影响草莓生长的条件下,尽可能延长通风时间。棚内理想的相对湿度,开花坐果期为60%左右,果实膨大期为70%左右。这样,不仅有利于开花结果和果实膨大,同时能显著抑制病害的发生。3.化学防治。关键是预防为主,在生产中对感病品种如红颜、红霞等,在开花前未发病时用保护性杀菌剂主动预防2次,用100万个孢子/克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或4%农抗120水剂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7—14天喷一次,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发病后要选用具有保护、治疗作用的药剂防治,用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4%四氟醚唑水剂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喷雾,7—10天喷一次,交替使用效果更好。温室湿度高时,50米×8米的棚每棚用2%醚菌酯烟剂4枚,或20%百菌清烟剂4枚进行熏棚。或用硫磺熏蒸器熏蒸,每次用99.5%硫磺粉20克,预防期每天熏蒸2小时,发病期每天熏蒸8小时,连续使用7—10次后恢复预防期使用方法。熏蒸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湖北省丹江口市十堰农校陈茂春杂交榛子栽培技术樊绪富(海城市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海城114200)摘要:杂交榛子具有果大、壳薄、丰产、出仁率高、品质优良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目前,在辽宁地区广泛栽植,发展空间较大。关键词:杂交;榛子;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64.4文献标识码:A1榛园栽植1.1苗木选择(1)品种选择选取本地区试验栽培成功的品种或相近地区栽培成功的品种。(2)苗木标准采用无性繁殖育成的1—2年生的1级或2级健壮苗木,即根系侧根数不少于6—10条,地径大于0.4cm,苗高30cm以上的苗木。1.2栽植技术(1)栽植时期春季与秋季均可,春季为佳。一般在4月中旬榛苗萌芽前栽植。(2)栽植密度栽植密度因立地条件不同而不同,株行距一般采取2m×3m或3m×3m,即每亩栽植111株或74株。(3)整地对于新选的土地,要进行清理和平整。(4)定植一般在4月上、中旬土壤解冻后立即进行。定植后立即灌透水。(5)定干整形整形一般以修整单干形或丛状形为主要的形状:首先是单干形,单干形是要保留一个主干,尽可能的使剪口降低,定干以后,剪口下面必须要有4—5个饱满芽,剪后的剪口务必用薄膜缠住,还可以用油漆蜡封住水,并且要在主干上选取3—4个分布比较均衡的主枝,主枝上选留侧枝;其次是丛状形,丛状型就是要留3—4个基生枝做为主枝,并且斜伸向不同的方向,主枝上生侧枝,侧枝上生营养枝和结果母枝,整体形成自然开心形。(6)修剪修剪的季节以冬季和春季为好,一般情况下,修剪多在春季,在树液流动之前进行对其修剪。幼树以及结果初期,是以扩大树冠为主要的修剪方式,对各个主侧枝条的延长枝条进行轻度短切,对于一些比较长的延长枝条对其应进行中度短切。2榛园管理2.1深翻扩穴将榛树栽植穴以外的树冠投影处的土壤进行深耕40cm,长宽各50cm,深翻扩穴每隔一年进行一次穴,与施肥同时进行,注意尽减少根系损伤。2.2松土与除草松土与除草每年都进行4—6次,每次的目的就清除园内杂草,疏松园内土壤。2.3施肥秋季施肥:时间应选择秋季果实采集以后或者土地结冻之前都可以进行施肥,施入有机肥,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入适量的N、P、K复合肥。春季施肥:如果在秋季的时候选来不及对其施肥情况下,才进行春季施肥,春季施肥应该选用速效的肥料。生长期追肥:对于生长期追肥,每年要进行两次,在4月20号至5月10之前进行第一次追肥,目的就是促进其果实子房膨大和新梢的生长;在6月10日至30日进行第二次追肥,以促进坚果发育和花芽分化。2.4灌溉必须对新定植的苗木进行及时浇水,每年浇水2—3次为宜,可以跟施肥一起进行,在苗木发芽前后进行第一次浇水,在5月中下旬的时候进行第二浇水。一旦进入到雨季,一定要注意排水,从落叶以后到土壤上冻之前,可以再浇一次上冻水。每次浇水一定要对其浇足浇透,并且要在对其浇水后及时进行对其松土。3病虫害防治杂交榛树病虫害较轻,虫害也比较少。病害是以白粉病为主。对于虫害可人工捕捉成虫结合药剂进行防治。3.1白粉病的防治措施(1)清除病原物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对地面和越冬植株喷5度的石硫合剂。(2)提高抗病力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和过密的枝条,使之通风透光;加强栽培管理,增施P肥、K肥和有机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3)药剂防治于每年6月初开始喷三次15%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间隔时间15天。发病期喷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3次。3.2黄刺蛾的防治措施人工除茧,并结合其它生产活动捕捉幼虫。3.3金龟子的防治措施(1)土壤耕翻扼杀法秋季或早春榛树萌芽前,对榛园土壤进行耕翻时,人工捡拾越冬幼虫和成虫,亦可在榛园养鸡来消灭。(2)糖醋液诱杀法糖醋液配方为:糖:醋:水=1:3:16。配好后放入玻璃罐头瓶内1/3的高度,在成虫活动频繁期挂在树枝上诱杀。(3)玻璃空瓶捕杀法用洗干净的浅色啤酒瓶或药瓶,捉2—3头活金龟子放入瓶中,挂在树枝上,瓶口距树枝2cm左右。金龟子会陆续飞到树枝并钻进瓶子,进瓶后就无法脱身,待瓶内数量较多时,取下瓶子用热水把金龟子烫死后倒出来,再把瓶子洗干净继续捕杀。(4)振动树体捕捉法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在金龟子为害集中期,在傍晚或清晨轻振榛树,树上的金龟子会落地假死,然后捕捉。棚室二氧化碳高效施用十注意一、二氧化碳应用的机理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相当稳定的,约为300PPM。蔬菜大棚密闭,与外界气体不能随时交换,常造成棚内二氧化碳含量低于棚外。据测定,棚内晴天日出前二氧化碳浓度在600PPM或高于这个数值,日出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一小时左右,约到上午九时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降至100—200PPM,这时施放二氧化碳40分钟后可达1500—2000PPM,3小时后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仍保持在500PPM,放风后二氧化碳浓度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同,降至300PPM。因此,增加棚内二氧化碳含量,以满足光合作用需要,可提高蔬菜产量。二、二氧化碳高效施用注意事项温室种植时,在夜间因作物呼吸作用能放出二氧化碳,浓度高于外界,但日出后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很快二氧化碳浓度会由450PPM降到85PPM左右,而大部分蔬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浓度是600—1000PPM,浓度不足对植物光合作用不利,适当通风可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但仍满足不了需要,所以要进行二氧化碳气肥的增施。但在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时,施用浓度与作物种类、品种以及光线强弱、温度高低,甚至肥水都有很大关系,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在栽种瓜果类蔬菜作物时,在定植缓苗后开始施用,一直到瓜果摘收终止前几天停止,不可半途终止使用气肥。2.苗期是气肥施用效果较佳的时期,利于培育壮苗,缩短苗龄,加速苗期发育,提早果菜类蔬菜花芽分化,对提高早期产量十分明显。3.叶菜类需求的二氧化碳浓度要大于果菜类,叶菜类一般在定植出苗时开始施用二氧化碳,要连续使用,通常连续使用10天就可以看出效果。4.对于果菜类蔬菜如番茄、黄瓜、长瓜等瓜果作物从定植到开花期间可少施气肥,适当控制营养生长,加强整枝打叶、点花保果,在开花期到果实膨大期使用二氧化碳效果最佳,可加速果实膨大和成熟过程,减少畸形果的发生,提高早期产量和蔬菜的商品性,一般使用10—20天后效果明显。5.设施内施用二氧化碳,要求设施结构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如果温室大棚里的地温或者气温过低,增施气肥的作用就不大了,这时可暂停使用。6.增施气肥基本上不改变原来的田间管理方法,但是由于增施气肥后作物生长旺盛,水、肥量还应适当增加,宜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7.为达到增产、又可降低成本、同时还可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对作物的危害,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作物饱和点以下,一般不超过1000PPM为好。8.每天的二氧化碳施放量应灵活掌握,晴天充足施放,多云的天气施放量可减少20—30%;而在阴天,一般可比晴天减少50%;雨雪天就可不放。9.连续施用比间歇的时用、时停增产效果要好。深冬期间棚室不放风,除雨雪天气外,应连续使用二氧化碳,不可突然终止使用气肥。10.使用有机物质发酵法时可释放出部分有害气体,应适当防止有害气体过多形成气害中毒,要注意栽培管理措施的配套。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校李清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