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教案课题第一节《珠江三角洲》备课时间编号课型新授课课时总1课时主备人使用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指出珠江三角洲位置的优越性。2.说明外认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和资料,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特点。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实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对外开放战略的正确性,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外向型经济、区际联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教学难点: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条件和特点,以及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教具多媒体课件板图、资料学法教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法、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法。读图分析法、联系法与比较法2板书设计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改区位革自然环境开外放向的—珠江三角洲—人文:侨乡型前经沿济阵地政策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估时环节一:创设情景明确任务3导入新课:屏幕打出“东南沿海地区图”。师:有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并知道分布在哪里吗?从学生经常见到的情景引入。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估时3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位置深圳和珠海在珠江三角洲,而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屏幕上出现珠江三角洲位置图。哪位同学说一下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珠江三角洲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请同学们利用地图分析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总结:强调位置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播放一段关于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2、外资要求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二、外向型的经济1、经济类型充分利用课本P52“图7.4外向型经济一例”举例说明外向型经济概念2、前店后厂选10位同学,分三组表演“前店后厂”。其中2名表演港港等主要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供应原材料、零部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向5个地区承接订单和对外销售。5名同学代表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厂商主要是与港澳签约、提要求,付外汇等;另3名同学表演珠江三角洲的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对产品进行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与港澳紧密合作。三、城镇的发展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学生讨论活动:1、,在珠江三角洲上画了北回归线。2、利用已有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属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3、回答珠江三角洲的降水条件和干湿状况。活动后,由学生得出结论:珠江三角洲气候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通过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一图,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最后有利的条件是临近港、澳、台,所以才能优先获得港、澳、台的资金支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且培养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且培养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培养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开阔学生视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每小组推举一位发言代表。1541、播放: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和现在的深圳景观图片。①请同学们注意土地利用方式的前后变化。②大量的农民用地变成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会对环境及人类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2、活动:选部分学生分别从普通工人、工厂的厂长、深圳市市长和广东省省长等几种不同的社会角度来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经济和城镇发展的设想和建议。前者农田广阔,后者建筑密集可能引发环境污染、耕地减少,粮食减少等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等。环节三:展示构建自我提升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估时[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据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其优越性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城镇化带来的问题思考回答,记录生指图板演。在教师补充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完成活动题。愉快地结束本课教学。。12环节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估时1、简要说说城镇化的进程和成果,思考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2、对外来民工对家乡建设中所作的贡献和出现负面影响进行客观分析。随堂同步,检查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所学知识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15教后反思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