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锯齿状腺瘤组织病理学诊断秦皇岛市第四医院病理科康文喜岳秀杰杨崔航大肠息肉分三大类:第一大类为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第二大类为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化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炎性息肉、淋巴性息肉、血吸虫性息肉、Peutz-jeghers息肉;第三大类为息肉综合征: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P-J综合征,Gardner综合征,Turcot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owden综合征等。在这三类息肉中,肿瘤性息肉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家族性息肉病大部分40岁以后发生癌变。而非肿瘤性息肉则认为是良性病变,不发生癌变。但临床观察发现,一部分增生性息肉细胞增生、间变,最后发展成大肠癌。1990年LongacreTA报告了110例这种形态的腺瘤,并将其命名为混合型增生性腺瘤样息肉/Serrated腺瘤,后被简称为Serrated腺瘤即锯齿状腺瘤。研究证实锯齿状腺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锯齿状腺瘤(SA),是一种具有增生性息肉锯齿状组织结构特征和腺瘤的细胞学特征的肿瘤性病变。低倍镜下表现为增生性息肉的特点,高倍镜下腺管上皮有明显的上皮内瘤变存在,分为传统锯齿状腺瘤(TSA)和无蒂锯齿状腺瘤(SSA),其中无蒂锯齿状腺瘤极易与增生性息肉相混淆。根据以上锯齿状腺瘤的特点,Longacre总结出三点病理诊断依据:1、均有类似于增生性息肉的锯齿状腺管或腺腔。2、锯齿状的腺腔中无成熟的杯状细胞存在。3、腺体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但Bariol等认为,如果在1个明显异型增生的腺瘤中见到20%以上的隐窝呈锯齿状生长,即可诊断锯齿状腺瘤。图一:内镜下锯齿状腺瘤图二:锯齿状腺瘤组织学片图三:大肠增生性息肉图四:增生性息肉2008年WHO国际肿瘤分类指出:增生性息肉病应该与“锯齿状腺瘤性息肉病”相鉴别。然而,大的增生性息肉和锯齿状腺瘤的组织学差别并不明了,不可能明确区分增生性息肉病和“锯齿状腺瘤性息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