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德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014.11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据此判断,他认为A.西周制度胜于商代B.立子立嫡之制始于西周C.宗法制适应分封制需要而产生D.西周分封对象限于宗族子弟2.伏尔泰说:“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该材料盛赞了古代中国的A.内外朝制、察举制B.三公九卿制、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D.内阁制、科举制3.乾隆时,军机处官员管世铭诗称“面承密敕语从容,分写新纶撰进恭;御笔亲增三五字,别传天语带朱封。”据此,对军机大臣职能理解不正确的是A.参与奏折批复B.提出处理意见C.草拟皇帝谕旨D.裁决军国大事4.古希腊民主和现代民主殊为不同,古希腊民主的局限主要在于A.剥夺了非公民权益以及女权B.剥夺了本城邦成年男子权益C.剥夺了妇女、儿童权益D.剥夺了穷人参政权益5.《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九条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第十一条又规定:“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这主要说明十二铜表法A.条款自相矛盾B.内容繁杂琐碎C.保护私有财产D.维护贵族利益6.美国总统被称为“第一先生”,他的妻子被称为“第一夫人”,家庭被称为“第一家庭”。以下不属于美国总统职权范围的是A.掌握国家行政大权B.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C.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D.任命和罢免最高法院法官7.“英国人坚持中国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其国家对外开放,这个要求引起了冲突。因为中国人仍然视英国人为蛮夷,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结果——发生战争。”这段话A.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起因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C.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D.完全歪曲了中国的外交观念8.下表是某同学对近代中国革命运动的分析,其中史实和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9.《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载:“士兵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符合“政变”之后情形的是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D.建立了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10.中共中央发布的某文件包含以下内容:“(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据此推断,该文件发布于A.1924年B.1927年C.1937年D.1945年11.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政协”是民主党派联合执政机构C.“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D.“政协”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12.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墓葬壁画。据此可知当时嘉峪关地区A.农耕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后来居上B.耕作技术进步,促进小农经济发展C.传统步犁已经基本定型D.土地兼并现象消失,促进了自耕农生产13.康熙二十三(公元l684)年,清廷下令开海,设立闽、粤、浙、江四海关,与国外通商。这表明当时清政府A.海禁政策有名无实B.主动适应西方贸易体制2C.加强海外贸易管理D.由于西方压力被迫开放14.清代景德镇督陶官唐英在《陶冶图说》中记载:“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A.清代设官监督官窑生产B.景德镇制瓷业兴盛C.私营手工业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5.下图为某一历史时期“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该图制作者所持的疆界观A.形成于l7世纪下半期B.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而形成C.是英国迈向近代化的必然产物D.反映了东西方联系开始加强16.李鸿章曾提出:“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一思想影响下开办的洋务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开平煤矿D.上海发昌机器厂17.1912年4月22日上海《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20世纪初的上海A.服饰革新遍及城乡B.崇洋心态已成社会主流C.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D.都市青年追求社会时尚18.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改良主义的办法”的实施使得苏俄A.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B.失去了工人阶级支持C.缓解了经济政治危机D.形成了斯大林模式19.右图为l933年10月美国《名利场》杂志的封面漫画,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A.说明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B.讽刺经济危机使美国受到沉重打击C.反映经济危机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对立D.说明美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20.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该表反映出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A.建立国营企业B.实行计划经济C.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D.一直奉行凯恩斯主义21.“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位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下列属于赫鲁晓夫“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表现的是A.下放部分企业管理权力B.提出20年建成共产主义C.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22.中共中央某决议提出:“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文中“”处应是A.农业生产合作社B.人民公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乡镇企业23.下图为1979年1月4日在《天津日报》发布的“蓝天牙膏”广告,它成为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内地发布的第一个商品广告。与此事件相关的背景有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促进了天津广告业的发展B.天津成为沿海开放城市C.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已得到全社会认可D.改革开放政策确定24.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各有不同,以下属于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的是A.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B.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C.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D.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325.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2010年4月25日通过了世行新一阶段投票权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共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O6%提高到47.19%。德国的投票权从原来的4.35%减少到4.00%,法国从4.17%减少到3.75%,英国则从4.17%减少到3.75%。美国维持l5.8s%的投票权,处于第一位置。日本从7.62%减少到6.84%,位列第二。中国从2.77%提高到4.42%,升至第三。这说明A.发展中国家取得了世界银行的控制权B.发达国家失去了在世界银行中的主导地位C.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形成D.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l6分。共50分。26.(18分)法律的继承、移植和创新是世界各国制定和完善法律的重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宪章》部分条款39.凡自由人除经其同等者依法判决或遵照王国法律的规定外,不得被处以扣留、监禁、没收其财产、褫夺其法律保护权,或被处以放逐、伤害、搜查或逮捕。40.国王不得向任何人出售、拒绝或延搁其应享之权利与公正裁判。材料二《权利法案》部分条款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l:7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权利法案》继承了《大宪章》的哪些原则?又有何创新?(4分)材料三辛亥革命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法律近代化努力及其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它们不仅是革命胜利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民主政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革命家们向西方寻求真理、移植外国先进法律理念和制度的积极结果,这是中国法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邱远猷《孙中山、辛亥革命与中国法律近代化》(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南京临时政府“移植外国先进法律理念和制度”的主要表现,并说明其影响。(8分)材料四中国制定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和趋势(1949—2009)——《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0——中国立法60年》(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上图中第一个立法低谷与第二个立法高峰出现的原因。(6分)27.(16分)关税税率的调整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甚至整个世界的贸易形势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l823年到l825年,他(哈斯基森,英国商务大臣)先后取消了长期以来对外国生丝输入英国的禁令,调整降低了全部的商品进口关税。特别是1825年,哈斯基森对《航海条例》继续作出重大修订,宣布向所有拥有海外殖民地的国家开放英国的殖民地贸易,条件是这些国家必须作出相同的让步。——张本英《评哈斯基森的关税政策改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哈斯基森关税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4分)材料二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1843年10月8日)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并附有《海关税则》。这个税则是璞鼎查委派英国怡和洋行职员罗伯聃(R.Thorn)拟定的……《海关税则》分为出口和进口两大类……绝大部分出口货及进口货的税率,都比鸦片战争前大为降低……所有出口货中,最重要的是茶的税率。鸦片战争前,茶的出口正税为每担1.279两银子,加上各种附加税,实际征收约6两银子。而《海关税则》则定为每担2.5两银子。——白寿彝《中国通史》(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4分)4材料三1926—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税率(%)对比表——摘编自(英)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美两国进口关税税率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制定关税政策的因素。(2分)28.(16分)明朝后期,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清]叶梦珠《阅世编》(1)依据材料一概括晚明货币交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6分)材料二世界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中国商品和白银的交换关系。当时(明朝后期),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关键是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当时中国的银价较高,在中外金银比价上,中国的金银比价是1:4,而在欧洲至少是l:12。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