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1、选地: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灌溉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以玉米、大豆、甜菜为好。2、精耕细耙:小麦是禾本科作物须根系。小麦需肥较多,每形成100kg小麦籽粒约需氮3.0kg、磷1.25kg,钾2.5kg,随品种产量水平等不同吸收量也不同。培肥土壤选地力水平在亩产500千克以上的麦田,耕层土壤有机质1.2%以上,全氮0.09%以上,水解氮70ppm,速磷25ppm,速钾90ppm。施用基肥标准: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纯氮9千克、P2O511.5千克(按P2O5折算为25千克磷酸二铵),K2O35千克,硫酸锌1千克,缺硼的地块用硼砂0.5千克。培肥土壤是冬小麦优质高产保证。播前灌好底墒水,灌水量在80-100m3/亩左右,灌水要匀,不冲不漏,保证灌水质量。整地:整地质量达到“齐、平、碎、松、净、墒”六字标准。3、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品质好、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的品种,如伊农18、伊农20、新冬32等。做好种子精选、清选、晾晒和播前发芽试验,使种子纯度达到98%,净度达到99%,发芽率不低于95%,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3.5%。伊农18号:该品种属晚熟冬性品种,株高100-105厘米,全生育期260-270天.植株直立,株型紧凑叶挺,分孽力强,群体结构好,白粒,角质,千粒重38-42克,容重790-810克/升.抗逆性强、抗条锈、叶锈、白粉病、较抗雪腐、雪霉病。伊农20号: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冬性中熟类型,叶色深绿,株高95厘米属中杆分蘖力及成穗率中等。籽粒白色,粒卵圆形,角质透明,千粒重52—55克,容重800—830克/升。主穗粒数平均40—45粒,白穗,白芒,长芒。在伊犁河谷东西部冬小麦种植区生育期265—270天。高抗条锈,中抗叶锈和白粉病,耐旱,抗寒性及适应性强,茎杆粗,抗倒伏力强,属优质弱筋粉麦。春小麦有:宁春16、宁春17、新春27、永春25等。4、种子处理小麦拌种是防治病虫害、促根早发、扶助壮苗的重要措施,其特点是投入少、见效快,效果明显。具体拌种方法是:1、1包天达2116(浸拌种型)+恶霉灵1包+毒死蜱20毫升或辛硫磷25-30毫升,兑水1.5斤,拌种6-8斤,拌均后及时晾干播种,且勿闷种。2、防治雪腐、雪霉病:用2.5%的适乐时100ml,兑水2kg拌麦种100公斤,可随拌随播,防治持效期长,防效好,一般在越冬前即药后几乎无感病植株。平均防治率98.8%.3、敌委丹防治小麦黑穗病:用塑料袋或桶盛好要处理的种子,将3%敌委丹200-300ml兑适量水可拌100kg种子。充分混匀后倒入种子上,快速搅拌或摇晃,直至药液均匀分布每粒种子上(根据颜色判断)即可播种。用敌畏丹防病持效期达120天之久。用苯醚甲环唑200ml兑水1-1.5公斤拌种进行防治。4、防治锈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或20%三唑酮乳油0.5kg加水2.5kg,拌麦种250kg,可防治锈病、白粉病。5、小麦锈病、白粉病:发病初期采用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6克/亩,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6、小麦蚜虫:采用黄板诱蚜,预防蚜虫危害;保护利用天敌如七星飘虫防治蚜虫;药剂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8%啶虫脒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二、播种1、适时播种:小麦冬性品种适宜温度在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播种适宜温度14-16℃。根据本县气候特征,预计在我县大部分区域适播期应在9月25日-10月5日,超过适播期,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播种量适当加大,播种量的多少应根据土壤肥力、管理水平、水浇条件、小麦品种、播种早晚,统筹考虑播种量。播种量在18-22公斤/亩左右。行距15cm,播深3-4cm。2、带肥下种播种时种肥为磷酸二铵,每亩5公斤,肥、种分箱分施。不得肥与种子混合。播种质量要达到播深一致,下种均匀,播行端直,覆土严密,镇压严实的高标准。三、田间管理(一)苗期管理:查苗补种,破除板结。小麦齐苗后,对于因机播时排种管堵塞而造成较大面积漏播的空地,空行应进行催芽补种,在小麦播种后至出苗期间,如遇到降雨,待地面干燥后及时松土,破除板结,促进种子及早萌发,出苗。(二)返青期管理1、春耙:小麦进入返青期时,及时春耙,耙深5cm左右,伊宁县一般在3月上中旬进行。2、追肥:在小麦起身拔节期(4月上旬)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公斤/亩。(三)中期管理1、起身期(除草)冬小麦在3月底当春季日平均温度达到5℃左右时进入起身期,及时用机械或人工进行除草,实在难以用人工除草的,一定要选择高效易分解的低残留的药剂,并严格控制用量。伊宁县麦田主要有灰黎、田旋花、野燕麦等杂草。防治方法:每亩用75%杜邦巨星干燥悬浮剂1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除。2、拔节期:在4月初当日平均温度稳定达到10℃以上时,小麦进入拔节期,应及时灌小麦的第一次水(头水),灌水前先追肥,灌水量为55-60m3/亩。冬小麦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追肥时间多在来年春天的返青至拔节期。小麦返青后,便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的反应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此时期若氮营养不足,则会造成苗小,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但如果追施氮肥过多,氮营养过剩,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将来必定茎长秆细,易倒伏,并且穗粒少、粒重轻,也难获高产。因此,追肥量和追肥时期应视小麦苗情而定。追施氮肥量一般约占总施氮量的50~70%。对于肥力较好、长势正常、群体适中的壮苗麦田,应采取促控结合,坚持“冬前促、返青控,拔节以后攻穗重”的管理原则,在拔节时期每亩追施10公斤左右尿素。对于群体超过90万株的旺苗田,应以控为主,尽量避免大量养分消耗在苗期,造成后期脱肥。可采取深中耕断根、镇压、化控等措施,以加速小分蘖死亡,控蘖蹲节,控旺促壮,追肥时期可以推迟到拔节以后,并且以磷、钾为主,少追施氮肥;对于因底肥不足或播种过晚而导致的越冬群体50万株以下的弱苗麦田,应以促为主,追肥越早越好,春节前追肥比春节后追肥效果更好,上冻前就可以追肥,或者一开春地温开始回升时,结合浇返青水每亩施碳铵30~50kg或尿素10~15kg,以利于促弱转壮,增加有效分蘖,壮大根系,增加亩穗数,提高成穗率。对于磷钾肥基施不足的,也可以通过追肥补充,但追施磷钾肥也是越早越好,尽量提前到返青期,最好选用复合肥追肥方法一般结合浇水撒施,如果有条件用施肥耧隔行串施或穴施更好,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到小麦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差时,叶面追肥更直接有效。喷施肥料品种和喷施浓度,要根据小麦长势、土壤养分状况和气候等具体情况来确定。从灌浆初期至乳熟期进行叶面喷氮都有较好的效果。如果出现叶色发黄、脱肥早衰现象,可用1%-2%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均匀喷洒,喷洒时间一般在晴天下午4时以后或上午9时以前,风雨天或正午不宜喷施。对缺磷麦田,可以喷施2%-4%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缺钾地块,可以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于增加粒重,促进成熟,提高抵抗干热风的能力效果明显。小麦正常生长还需要硼、镁、铁、钙、锰、硫等中微量元素,在土壤供应不足时,小麦中后期喷施相应的肥料增产效果明显。土壤缺硼时,可用硼砂或硼酸0.1-0.2%进行叶面喷施,一般在小麦孕穗开花期喷施2-3次。缺锰地块,可在小麦孕穗开花期用0.05-0.1%的硫酸锰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3次。缺钼地块,可用0.02%-0.05%钼酸铵溶液连喷2-3次。小麦生长期缺锌时,可用0.2%-0.4%硫酸锌喷2-3次。缺铁时可用0.2-0.6%的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2-3次。缺铜地块,可用0.03-0.04%的硫酸铜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3次。缺镁时,可用1%-2%硫酸镁溶液喷2-3次。3、抽穗期(孕穗期)(1)追肥:孕穗期小麦的水、肥需求很高,灌水应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撒施尿素5公斤,撒后灌水。(2)灌水:小麦孕穗期灌第二次水,灌水量在60-70m3/亩左右,要灌足、灌透,不得大水漫灌,以防小麦倒伏。(四)后期(扬花成熟期)管理1、浇好灌浆水:扬花后12-15天灌第三次水(灌浆水),灌水量为60m3/亩,在无风天进行,防止倒伏和干热风的危害。同时,要及时进行人工拨除大草和去杂去劣工作,促进小麦正常生长。要以水保根、以根养叶、以叶保籽、以籽定产。在小麦灌浆期禁用任何一种化学合成农药和肥料四、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技术,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通过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轮作倒茬,培育壮苗,精耕细作等农业措施;利用灯光、颜色诱杀、机械人工捕捉害虫等物理措施;利用间、混、套种等生物多样性生态措施;选用低毒生物农药,释放天敌等生物措施;有限度地施用部分化学合成农药,每种农药在作物生长的一季当中只允许使用一次,使用要求、用量、方法等生产标准执行,把病虫害危害降低到最低。在加强农业防止前提下,在病虫害发生期使用高效,安全,无污染的生物制剂,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合理水平之内。在必要的条件下,可以科学合理地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浓度和安全间隔期,紧急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或者其他影响人体健康的农用化学物质。加强田间病虫调查,结合历年病虫发生资料,准确掌握病虫发生规律,根据各种病虫防止指标,适期用药,对症下药,做到用药量小,紧止盲目用药,严禁使用“无三证”、国家已公布禁用的农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1.土地准备土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应进行秋翻、冬灌或春灌。耕翻深度要达到25cm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耕翻,将全部有机肥料、氮肥的40%~50%及磷肥的70%~80%作基肥全层深施。玉米喜肥,不耐盐碱,对土壤要求较高。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纯氮2.6kg,纯磷2.1kg,因此亩产500kg以上,一般要求土壤有机质在1.2%以上,碱解氮60ppm以上,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整地前用50%乙草胺100~150g、或90%乙草胺(禾耐斯)80~100g、兑水30~40kg,均匀喷洒土壤表面对杂草进行土壤封闭,随后进行耙磨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标准的待播状态。2.种子准备选用优良杂交种: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应结合各地的生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选用先玉335、米卡多(7565)、新玉18、农华101、伊单30、31号、康地3564、kwc7551、郑单958、696号、新玉43、伊单14、登海系列等到优良品种。播种前做好种子发芽试验,发芽率要求在95%以上,种子纯度在98%以上。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使用达到国标(GB4404.1-1996)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纯度96%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8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13%。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以满足精准播种的要求。种子处理: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播种机具的调试:按照精准播种的要求调试好播种机具的传动、排种、追肥等部件。二.播种技术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适宜播种期的确定应参考以下三个方面:(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3)保证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这对无霜期较短地区的玉米制种十分关键)。玉米发芽最低温度为6~7℃,10~12℃为幼芽缓慢生长的温度。因此,在土壤墒情允许的情况下(田间持水量大于60%),播种过早,出苗时间延长,出苗不整齐,易烂种。如果考虑土壤墒情及保证无霜期较短的地区玉米能够正常成熟,可在5~10cm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适期早播。地膜覆盖玉米可提前至5~10cm地温8~10℃时播种。2.播种方式:使用精少量播种。行距45-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