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3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三文综4月考试试题2013、4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学校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第Ⅰ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9.范蠡提出广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平粜各物,治国之道也。”这里所说的“治国之道”是指A.重农抑商B.农商并重C.政府调控物价D.自由放任10.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11.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12.“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文中“其说”是指A.牛顿运动三定律B.达尔文的进化论C.普朗克的量子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3.1939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毛泽东撰文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的含义不.包括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革命的对象开始由清政府转变为北洋政府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起了领导作用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4.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2年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B.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D.学习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15.阅读《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①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②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③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④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④16.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A.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14道题。其中26~31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3.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须从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必做部分】28.(20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造就了深层次的文化结构,消费意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从一开始就沿着“尚俭”和“尚奢”主次并存、因时制用的模式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礼,与其奢也,宁俭。”——孔子“俭节则昌,淫浃则亡。”——墨子“财货足用则轻用(滥用),轻用则侈泰,……侈泰则家贫。”——韩非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司马光(1)材料一中孔子尚俭的目的是什么?(2分)墨子、韩非子、司马光分别是从哪种角度论述尚俭的重要性?(3分)材料二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至于统计天下之势则不然”。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者也。何者?势使然也。……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羞良酿,歌舞而行,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待爨(烧火做饭)者不知其几……彼以粱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明陆楫《蒹葭堂杂著摘抄》(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的观点及其依据。(5分)分析这种观点产生的根本原因。(2分)材料三“人人俭而人人贫。天下大事,遂乃不可以支。”“至贫极窘之中国”御侮“败亡之由,咸此而已矣”。“人人皆可奢,则人之性尽”。——谭嗣同(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谭嗣同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意义?(6分)2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2002年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材料二政策设计人员认识到,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危机,如果他们进一步得逞,美国安全将会面临严重威胁。不过他们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材料三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荚美特殊关系。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下:0%5%10%15%20%25%30%35%40%1955年1960年1965年1970年1974年美国欧洲共同体(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开始迈向统一的条件。(2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设计对外援助计划的意图。(6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6分)【选做部分】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维新体现出“眼观八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物质层面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替,从而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但是,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表现在体制方面实现新旧更替更难一些,精神层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是如何做到“眼观八方”的?(6分)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2分)(2)概括指出日本改革后在体制方面和精神层面局限性的主要表现。(2分)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在东瀛〈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1906年)(1)材料一对中国社会的变革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材料二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时说:“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但他的革命理想没有成功,遗留下许多社会问题。”(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新创”的民主思想的内容。(2分)指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尚未成功”的遗留问题。(4分)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军事开支不断地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受到干涉遭到了破坏。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有人正企图利用“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会关于永远结束冷战的声明》(1959年)(1)据材料,概括指出“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的原因。(4分)(2)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6分)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必做部分】9.C10.D11.A12.B13.B14.D15.D16.D28.(20分)(1)目的: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2分)角度:俭以治国、俭以持家、俭以修身。(3分)(2)观点:个人与家庭应提倡节俭;国家应该尚奢。(2分)依据:尚奢可繁荣地方经济;尚奢消费可扩大就业;尚奢可增加他人收入。(3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3)观点:尚俭是导致中国贫弱和败亡的原因,反对节俭,提倡消费。(2分)意义:促进人们消费观念转变;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救亡图存。(答出“促进人的自由和平等发展”也可得分。)(6分)29.(16分)(1)条件:思想家们的理论探索;惨痛的战争教训。(2分)(2)意图:维护美国的安全;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稳定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或遏制共产主义在欧洲的蔓延)。(6分)(任答三点)(3)变化:西欧试图摆脱美国控制(美欧关系分化)。(2分)原因:美国经济相对衰落,欧共体经济实力增强;在美苏两极格局下(或美苏争霸),西欧谋求自身安全。(4分)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2分)【选做部分】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眼观八方”: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确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6分)“神话”: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2分)(2)主要表现:体制方面:保留了天皇制度和大量封建残余。(1分)精神层面:灌输忠君思想;军国主义精神(或武士道精神)(1分。答出一点即可。)36.(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主张:以民族民主革命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宪政。(4分)(2)民主思想: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2分)遗留问题:内阁频繁更迭,总统选举有名无实,民国初年政治形同闹剧;宪法规定主权在民,但革命后普通国民的选举、监督权没有兑现;土地税和土地国有制没有体现;妇女的参政权也没有落实等。(4分,答出2点即可)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原因: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被用于准备战争;阻碍经济和贸易发展;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受到破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