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高三复习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项题,共48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52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Ag—108Ba—137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C.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答案】DA、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被还原生成的铁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故A正确。B、光化学烟雾和臭氧空洞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故B正确。C、铬对人体健康有害,故C正确。D、光导纤维的制作原料是二氧化硅不是硅,故D错误。2.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gB.8.0gCu2S和CuO的混合物中含有铜原子数为0.1NAC.标准状况下,将2.24LCl2溶于水,可得到HClO分子的数目是0.1NAD.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到0.2NA之间【答案】BA胶体离子的摩尔质量不是氢氧化铁的摩尔质量,故错误。C、氯气不完全转化为盐酸和次氯酸,故错误。D、无论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得失0.1NA,故错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B.可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也能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铝C.铝热剂、盐酸、水玻璃、双氧水、明矾均为混合物D.Na2O2、MgCl2、NaOH、NH4Cl均为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答案】AB、金属铝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取,故错误。C、双氧水和明矾是纯净物,故错误。D、氯化镁中不含共价键,故错误。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镁溶液:222222ClHOClHOH电解B.NH4HCO3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共热:432NHOHNHHOC.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2222aCClOSOHO32CaSOHClOD.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23224442FeOHFeHO【答案】DA、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错误。B、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也反应,故错误。C、次氯酸钙有强氧化性,所以生成硫酸钙不是亚硫酸钙,故错误。5.下列有关粒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检验SO42-:向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沉淀,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检验CO32-: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CO32-C.检验I-: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D.检验CI-:先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含有CI-【答案】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碳酸根离子,故B错误。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B.苯、乙醇和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C.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苯及其衍生物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答案】AB、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错误。C、石油分馏不能得到乙烯,故错误。D、纤维素和淀粉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故错误。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熵减的吸热反应可能是自发反应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使用催化剂既不会改变反应的限度又不会改变反应焓变D.已知2C(s)+2O2(g)=2CO2(g)△H1222CsOgCOg△H2,则12HH【答案】CA、熵减的吸热反应不可能是自发反应,故错误。B、能量越低的越稳定,所以石墨温度,故错误。D、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故错误。8.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条件关于离子共存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Fe3+、Na+、Cl-、SO42-B.b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H4+、Ca2+、AlO2-、I-C.c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a+、Ba2+、Cl-、CO32-D.d点对应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a+、K+、SO32-、Cl-【答案】DA、a点是中性溶液,但如果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则溶液应该呈酸性,故错误。B、b点溶液呈酸性,偏铝酸根离子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故错误。C、c点是中性溶液,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能生成沉淀,故错误。9.元素x和元素Y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与Y两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19,Y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多3个。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Y2X或Y2X2B.x和Y都是性质很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C.Y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却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D.X的化合物种类比Y的化合物种类多【答案】D元素x和元素Y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与Y两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19,Y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多3个,所以X、Y分别可能是B和Si、C和Al、N和Mg、O和Na。X的化合物种类不一定比Y的化合物种类多,故D错误。10.某pH=1的工业废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Mg2+、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干燥沉淀3.50g。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2.33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不变。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①一定存在Mg2+②可能存在CO32-③一定存在Cl-④可能存在Ba2+⑤可能存在Mg2+A.①③B.②③C.③⑤D.④⑤【答案】A某pH=1的工业废液,说明不含碳酸根离子,第一份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干燥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2.33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不变,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mol,所以溶液中不含钡离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知,溶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故选A。11.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答案】CA、溶液倒吸导致得不到氯化氢,故错误。B、氯化铵加热时分解,冷却时在导管口又生成氯化铵,所以得不到氨气,故错误。D、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温度计应该在支管口,故错误。12.U常见化合价有+4和+6,硝酸铀酰[UO2(NO3)2]加热可发生如下分解:[UO2(NO3)2]——22UxOyNOO(未配平),将气体产物收集于试管中并倒扣于盛水的水槽中,气体全部被吸收,水充满试管。则生成的铀的氧化物化学式是A.UO2B.2UO2·UO3C.UO3D-UO2·2UO3【答案】C气体气味被吸收,说明二氧化氮和氧气、水发生的反应为4NO2+O2+2H2O=4HNO3,所以二氧化氮和氧气的计量数之比是4: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知,U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生成物是UO3,故选C。13.下列对各种体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C1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Cl2,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B.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2OCH3COOH+OH-,使得溶液中的cOHcHC.常温下,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会使其电离平衡逆向移动D.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先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再加入盐酸,水垢就会溶解【答案】A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能水解,加热能促进其水解,所以得不到较促进的氯化铁溶液,故A错误。14.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4cNHB.新制氯水中:c(Cl-)cHcOHc(ClO-)C.室温下,向0.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244cNacSOcNHcOHcHD.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cH【答案】CA、溶液呈中性,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和铵根离子浓度相等,故错误。B、新制氯水溶液呈酸性,所以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次氯酸电离氢离子、氯化氢电离氢离子导致氢离子浓度大于氯离子浓度,故错误。D、当酸为强酸时,溶液呈中性,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当酸为弱酸时,酸的量大于碱的浓度,所以溶液呈酸性,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故错误。15.右图是铅蓄电池充、放电时的工作示意图,已知放电时电池反应为:22442PbOPbHSO2PhSO4+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K与N相接时,能量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K与N相接时,H+向负极区迁移C.K与M相接时,阳极附近的pH逐渐增大D.K与M连接时,所用电源的a极为负极【答案】DA、.K与N相接时,该装置是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都能,故错误。B、.K与N相接时,该装置是原电池,溶液中氢离子向正极移动,故错误。C、K与M相接时,该装置是电解池,阳极上失电子,硫酸铅和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铅和氢离子,所以PH值逐渐减小,故错误。16.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molB.n(Na+):n(Cl-)可能为7:3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mol,则0.15<n<0.25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答案】CA、根据转移电子数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转移电子数未知导致无法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故错误。B、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判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关系,当n(Na+):n(Cl-)为7:3时,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守恒知,次氯酸根离子和氯酸根离子之和与钠离子之比为4:7,但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时,得失电子数不相等,故错误。D、当.n(NaCl):n(NaClO):n(NaClO3)为11:2:1时,得失电子数之比为11:7,所以不相等,故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1.答Ⅱ卷前考生务必在密封线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写清楚。2.请你将第Ⅱ卷的答案用黑色中性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17.(14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1)若用C装置制备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氨气可以选用作为干燥剂,收集时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若采用D装置制备氨气,那么所选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请选择合适的仪器装置并按连接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